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盛大而又庄重的北平入城式,成为这座文化古城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重大事件。北平是人民解放军当时解放的最大城市,她不仅具有全国性,而且具有国际性。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北平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阅兵是显示国威军威的军事仪式。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对此十分重视。仅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先后组织过十多次国庆阅兵,其中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四次。开国大典阅兵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三日在北平(今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典礼,然后举行阅兵。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任检阅司令员,华北军区兼平津卫区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华北军区参谋长唐延杰分别任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阅兵筹备工作。受阅部队以陆军为主,刚开始筹建的海、空军…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入城式。清华“迎接解放人民服务队”和燕京大队以及部分解放军一起,乘火车到达市内前门东火车站等待检阅……这组  相似文献   

4.
周进  伍佳 《北京党史》2009,(2):29-30
一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北平城。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将军接受北平和平解放协议。1月31日。北平国民党军队开出城外,听候改编。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入城式。北平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的胜利结束,北平的和平解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的入城式。毛泽东说:“北平入城式是三年半战争的总结,北平是全国打出来的,入城式是全部解放军的入城式。”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31日,驻守北平的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撤退完毕,人民解放军进城接管防务,这座历尽沧桑的文明古都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就在这一天,新华通讯社广播了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于1月16日致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的一件公函,即《林彪、罗荣桓为敦促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致傅作义函》。此公函又被称为通牒。这件通牒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有以下三点:(一)列举几年来傅作义执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剿匪戡乱”的命令,率领所部向华北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现又退守平津,据城抵抗,使两市人民受尽痛苦。(二)阐明人民解放军顾念平津两市几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数千年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大刀阔斧整治华北治安,为定都北平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条件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2月1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与林彪、罗荣桓一起,进入北平城,住进了北京饭店.  相似文献   

8.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  相似文献   

9.
70周年     
《湘潮》2019,(2)
正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和平解放。1月14日至15日,东北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天津守敌发起总攻,解放天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东北野战军随即进入北平接管防务。2月3日,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北平入城仪式。至此,  相似文献   

10.
李友唐 《世纪桥》2009,(10):9-16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 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3月25日到达北平西苑机场,进驻位于北京西郊20余公里的香山,对外号称劳动大学。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为使闻名世界的古都免遭涂炭,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在多方努力下,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接受和平改编。1月21日,傅作义在《关于北平和平解放问题的协议书》上签字。1月22日,国民党25万守军按协议开始陆续撤出北平市区,接受解放军改编。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入城接管防务,至此,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当年,新华社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了连续报道,详细记载了这一历史进程。近日,笔者查阅了中共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刊载的新华社报道,梳理出当年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城的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3.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获得全胜,平津战役打响。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军队质量上,而且在兵员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军。11月8日,中共中央决定,将接管平津地区的任务交给华北局。12月8日,中央任命聂荣臻为平津卫戍司令,薄一波为政委,彭真为北平市委书记,叶剑英为市委副书记、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黄敬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市长。  相似文献   

14.
董毓华同志是湖北蕲春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担任北平、平津、华北与全国学联主席和平津、华北与全国各界救国会党团书记,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委员、党团成员兼军事部部长,华北人民抗日军政委员会党代表,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司令员和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中共冀热察区委秘书长、冀察辽热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委联络局成员、中央北方局特派员。董必武同志生前曾称他是“具有很高的雄才大略,是我党精干有为的年轻干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驰名中外的北平城和平解放.看着一队队开出城去的国民党军队,老百姓们期盼着,猜测着,将要开进城的解放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一时间,北平成为举世注目的焦点.正月初三,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规模盛大的入城式开始了!老百姓们睁大了惊异而兴奋的眼睛:这场面,这气势,这雄姿焕发的威武之师,就是从前听说的那个“土八路”吗?!  相似文献   

16.
1948年冬,东北全境解放.华北的国民党军队面临着随时被我军消灭的危险,遂把52个师60余万兵力集结在塘沽、天津、北平、张家口至包头一线,摆下一字长蛇阵,以求自保;如自保不成则东由塘沽取海路南逃,或西窜河套老巢.党中央和毛主席识破敌人企图,当即命令刚结束辽沈战役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迅速入关,与华北军民并肩作战,进行伟大战略决战的平津战役.首先把东西两面敌人逃路截断,同时分割包围天津、北平、张家口等地敌人,最后各个歼灭.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就地歼灭国民党华北守军,以迅猛之势把敌人分割包围于北平、天津、唐沽、张家口、新保安,并继辽沈、淮海两大战役后又揭开了平津战役的序幕。我人民解放军首先于12月下旬攻克新保安,继而又攻克张家口。年满七旬的蒋维平谢绝领导让他留守后方的关照,自始  相似文献   

18.
1937年7月7日夜,侵华日军策划卢沟桥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北平守军“伤亡极惨”,7月30日凌晨被迫全部撤离,古城“形同失守”。当日,伪“北平地方维持会”成立。8月8日中午,日军举行北平入城式,故都沦陷。次日,汉奸江朝宗就任“北平地方维持会”会长。8月19日,江又出任伪北平市政府市长。北平沦陷长达8年之久,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  相似文献   

19.
解放天津     
解放天津(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李宪科解放天津是平津战役中的重大军事行动,是促使北平和平解放的关键一仗。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反攻。当时,国民党在华北地区还保留了44个师约50多万人的兵力,由傅作义指挥,以继续支撑华北地区残局,掩护长江...  相似文献   

20.
1964年,国外某军事代表团访华时,要求我军介绍平津战役。中央军委指定国防部副部长、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负责介绍,因为刘亚楼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的全过程。当时平津前委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组成,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参战部队,同时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刘亚楼为司令部参谋长和天津前线司令部司令员。根据我的回忆和记录,将刘亚楼的谈话整理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主席的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