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甄真 《奋斗》2009,(4):39-41
位于我国东北边陲的大小兴安岭,是东北、华北乃至东北亚的天然生态屏障。这一区域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1%,拥有林地面积1231万公顷,人口370.5万人。林中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和中草药材2400多种,野生动物400余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60多种,其中铜的保有储量375万吨,居全国第5位。作为全国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该区累计向国家提供木材3.6亿立方米,上缴利税超过百亿元。  相似文献   

2.
《党史纵横》2020,(1):F0003-F0003
泉头镇位于辽宁省昌图县城东北15公里处,“六山半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区域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万亩,林地面积11万亩,是昌图县三个山区乡镇之一。下辖10个行政村,1个街道委员会。人口2.3万,其中满族人口占半数。  相似文献   

3.
实施振兴东北战略以来,东北社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低,削弱了东北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走协调发展的道路,全面整合区域资源,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模式,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4.
正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对俄经贸合作的前沿阵地,物流业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一、以黑龙江省辐射东北区域,培育发展东北经济区物流圈我省应与辽宁、吉林、内蒙古充分对接,建立黑辽吉蒙"三省一区"交通物流体系。明确依托黑龙江省作为"一带一路"大通道建设的战略枢纽,加速融合东北经济区物流圈。搭建东北区域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区域物流大融合。强化东北区域物流协调机制建设,通过协商协作,打通区域物流互联互通的制  相似文献   

5.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作出了全党力争东北,把东北建成巩固的战略基地的重大决策,从各解放区抽调2万干部、10万部队,先机进入东北,开展创建东北根据地和解放东北的斗  相似文献   

6.
东北振兴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重要的积极影响,而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也为东北振兴提供了重要机遇,这种互动关系应该为各界人士所重视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马少辉  陈学良 《世纪桥》2011,(20):39-45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的配合下,向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共中央及时制定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11万部队和2万余人的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  相似文献   

8.
孔令波  孔刚 《世纪桥》2010,(12):37-40
<正>1932年夏秋,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猛烈攻势给日伪在东北的反动统治造成严重威胁。为巩固其殖民统治,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由南向北进行大规模"讨伐"。在日伪军重兵围攻下,孤立无援而又缺乏统一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从1932年10月开始大部散败,一部10万余人转进热河,一部4万余人随马占山等人退入苏联境内,虽然如此,还有17万余人仍在东北地区坚持斗争,是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后期斗争,他们仍是东北抗日战场的生力军,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东北文化整体属于移民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包容性特征,但并未实现向现代理性主义的转变;东北地区区域文化具有浓郁的体制文化色彩,求稳怕乱,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独立创新精神;东北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农业本位的弱商文化,不同于东南沿海的以商业经济意识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尚武”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特征,东北人规则意识淡漠,易冲动,少理性。东北区域文化的这种特质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竞争意识,开发创业精神,创造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地域文化是东北振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贵溪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抗日战争初期,是赣东北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中枢所在地。周坊暴动1928年6月25日,在弋阳、横峰两县交界的方胜峰一个庙里,方志敏主持召开弋、横两县的党、团组织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派黄道去贵溪周坊,开辟贵余万革命新区,打破敌人对弋横革命根据地的包围。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有效地制止蒋介石发动的内战,中共中央鉴于东北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并且决定向东北派遣10万大军和2万名干部。这一战略决策是我军夺取东北的重要步骤和  相似文献   

12.
赵嘉宾 《奋斗》2013,(4):25-30
正开篇的话: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也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得天独厚的宝藏。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商品粮年产量占全国总量30%,有中国粮食生产"稳压器"之称。我省处于东北地区黑土带的核心区域,黑土区总面积为45.46万平方公里,占东北黑土区的50%。黑土带土壤肥沃,主要以黑土、草甸土、黑钙土和白浆土为主,有机质含量大约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铁路史,始于东北铁路的创建,而东北铁路是在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诞生的。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党立即派部队进入东北。 9月15日,党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中央局。9月8日,彭真、陈云等同志即到达沈阳,加强对东北工作的领导。9月19日,党中央做出了“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并迅速从关内各解放区抽调2万名干部、1O万大军,比国民党军队早两个月挺进东北。到11月底,  相似文献   

14.
长安区地处石家庄主城区东北,面积110.24平方公里,总人口接近45万。作为石家庄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自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就长期引领石家庄的工业发展。时至今日,化工、冶金、纺织、印染、医药、机械等行业依然雄踞全市之首,商业物流也在全市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的东北,是当时中国最复杂也是最敏感的地区。从国内来看,由于东北背靠苏、蒙、朝等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无论谁拥有了东北,都能对华北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战略上处于相当有利的地位。当时东北有3400多万人口和130万平方公里土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均很发达,远远超出全国其他地区,其中钢铁工业和兵工企业更是居全国之冠。  相似文献   

16.
正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动了150余万红军,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分三路沿中苏、中蒙、中朝边境进入中国东北,并对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伪军发起了猛攻。两个星期后,70余万日本关东军和20余万伪满军被消灭。此时,国民党的军队都远在中缅边境、云南、四川等西南大后方,一时难以进入东北。共产党的军队也在关内,距东北虽然较近,但一时也难进入东北接收政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可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交通网络一体化、信息一体化几方面进行目标设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思想上树立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观,要有切实到位的组织保证,并且要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条件,打破省际间的行政壁垒,建立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18.
高顺福 《世纪桥》2003,(1):57-57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军投降时,东北地区尚无国共两党军队,也没有两党的公开活动。此时,我党中央按照“七大”制定的“发展东北我之力量、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方针,派出20名中央委员,2万名干部,11万大军挺进东北。当年11月陈云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北满分局书记、北满(吉、黑)军区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9.
静德 《党史文汇》2002,(10):22-24
“我们的任务是争取全东北”一1945年9月18日,曾是戒备森严的东北王张作霖私宅的大帅府中,住进了一批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他们就是中共中央刚刚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东北中央局的领导:书记彭真,委员陈云、伍修权,以及随员叶季壮、段子俊、莫春和等。他们的任务是,根据中共中央确定的把全国的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的方针,全权代表中央指导东北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活动,发展东北我党我军的力量,争取控制东北,以保障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同时,中央又从各根据地急调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100个团架子的军队干…  相似文献   

20.
刘进  郭雪芳 《党史纵横》2006,(7):F0004-F0004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是东北区域性枢纽机场和辽沈地区的空中门户。以沈阳为中心,与抚顺、本溪、辽阳、鞍山、铁岭等周边各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形成巨大的沈阳经济圈,区域人口约2400万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具有较强的辐射能力。机场硬件设施完善,跑道长3200米,宽45米.飞行区等级4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