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下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具有特殊意涵。发展和教育好党派成员、培养好党派干部、建设好党派组织是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的基本环节。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2.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新时代,我国参政党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要处理好领导与合作、执政党与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以思想建设为引领、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参政党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建设什么样的参政党、怎样建设参政党"是民主党派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顾参政党建设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不断深化对参政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成效,要全面加强民主党派的思想政治、组织、履职能力、作风、制度五大建设。  相似文献   

4.
保持进步性是参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参政党的进步性植根于民族精神,立足于文化基础,产生于民主意识。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是参政党进步性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保持和发挥特色与优势是参政党进步性建设的战略性工程,建设和谐组织是参政党进步性建设的关键性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参政党要在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中巩固和发展进步性,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履行职能中巩固和发展进步性,要在社会发展中巩固和发展进步性。  相似文献   

5.
参政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政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作为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政治联盟,参政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显示出独特的政治优势;作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架构中的政党主体,参政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政党功能.  相似文献   

6.
政党协商制度设计转化成现实实践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做支撑。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事关政党协商乃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民主党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把握好代表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加强代表性建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定位;强化专业性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7.
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应根据时代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加强参政党的理论建设,优化参政党的参政环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创造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组织自身规模的不断扩大,均对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致公党江苏省组织的实践,试图从思想建设、履职实践、自身建设三个方面探索建设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思想建设是政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核心。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有赖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不断增进政治认同、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担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历史使命,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同事、好帮手",共同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之内涵,厘清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是建构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理论话语权的基础概念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打破了西方关于"政党"的标签,突破了西方把政党之间的竞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衡量标准和实现形式的思维定式,为确立政党协商的民主政治中国形式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面临的政治责任和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主、客统一体,要发挥自身能动和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作为中国政党组织结构的模式 ,参政议政是中国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不断发展 ,中国各民主党派对于参政议政的发展形成热潮推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参政党理论的建设。一、把握参政党角色关于“参政党”的研究 ,从话语建构的角度来看 ,真正兴起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参政党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 1989年 12月 3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中首次明确…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参政党建设在生动的多党合作实践中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确保参政党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全面系统统筹推进参政党建设,进一步加强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相似文献   

13.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人才,其自身的性质定位、组织优势和主要职能等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在国家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新时代,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在总结新时期参政党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提出了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命题,明确了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赋予参政党建设以新的内涵。同时,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原则和要求,推动了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关切参政党自身存续和发展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实践中,民主监督仍是参政党履职的短板和多党合作的薄弱环节。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背景下,激活政党特性,增强民主监督效能,既是参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应深刻把握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和新意。其内涵和新意即: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与执政党相对应的新型政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应真正发挥好参政党作用,应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科学定位了民主党派的性质,体现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人民民主价值理念、统一战线政治联盟性质和多党合作重要政治准则等内在规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深度聚焦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强化了民主党派的政党功能,塑造了新时期参政党形象,战略性地提升了和谐政党关系的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促进参政党理论建设、多党合作实践和多党合作"三化"建设方面都有新突破,为进一步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开拓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8.
新型政党制度视野下加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新型政党制度,关键靠人、靠队伍。针对这一问题,民主党派应立足新型政党制度的发展,抓住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环节,主动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政治建设、思想引领、能力建设和制度保障,参照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在发展政治文明、推进治国理政、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等方面担负重要的政治责任。新形势下,民主党派落实政治责任,应将政治交接贯穿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挥联系界别的优势,巩固参政议政传统重点领域;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建设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度安全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的安全,离不开参政党的支持与维护。参政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属性,要求其注重自身意识形态建设。作为参政党中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社会思潮敏感度不高、互联网新媒体意识不强、意识形态工作不积极等问题。需要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借力参政议政平台,主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更新观念理念,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