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救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始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民生存权的最后一层安全网,因而在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的特殊意义.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救助的主要制度有:五保供养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救灾救助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实施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农村社会救助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农村社会救助的不足,能够起到补充资金提高效率和满足多样性的作用.在农村社会救助过程中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模式的路径在于:构建共同的治理空间,形成组织上的互补和探索科学的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最古老的制度,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与改革应当从政策治理走向以法律治理为主体。由此,社会救助的公众参与非常必要。其内容包括对制度安排与制度实施的参与。公众参与社会救助的制度安排和实施应当以常规化和制度化为思路,其关键在于以"论辩"为精髓改进听证会机制,救助对象及其边缘群体对社会救助的参与是保障参与公平性及其实效的特殊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3)
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在西方福利国家福利多元化、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及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大背景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尤为必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应该在救助服务的三大阶段,搭建服务参与平台,使企业、社区、志愿者、非营利组织等服务主体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救助服务的过程中,构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流浪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然灾害救助酌制度框架是规范各类行动主体参与救助过程的纂本结构。本文从救助的法律法姚体系、救助范围、救助程序、救助标准以硬社会力登参与救助等方面梳理指导和规范我网离然灾鬻救助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5.
易钢  肖小霞 《青年研究》2006,14(4):14-19
本文论述,学校社会工作者介入大学生的权利救助领域,可以约束和监督管理者的权利,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提高学生在个体、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层面的自我救助能力,从而有效地表达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并协调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和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当前,做好新形势下工会帮扶工作是工会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的客观需要,也是工会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上海工会帮扶工作在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功能定位、帮扶形式及与政府救助体系的衔接等瓶颈问题,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救助发展源远流长,已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为核心,以专项救助与临时救助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但从当前社会救助立法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来看,我国社会救助存在立法层次低、标准不科学、救助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更新救助理念,提升立法层次,设计科学的社会救助标准,逐步提升救助水平,发展建立多元化救助方式,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理顺社会救助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暴力革命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基本方式,统治阶级的反动暴力是革命暴力的最终根源。在人类社会变迁中,暴力发挥着巨大作用,包括新社会的助产婆、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等。但从根本上说,暴力的作用也是有限度的,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还是其内在规律,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迷信暴力、以为暴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并不适当地使用暴力,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相似文献   

9.
肖柯 《理论导刊》2007,1(1):92-95
后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是西方学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的前沿理论。该理论将知识界定为推动社会变迁的核心资源,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系统阐释了后资本主义社会里人际交往、社会组织结构、政治参与方式及国际关系等方面新的特点、可能与趋势,蕴涵了大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和谐思想。但受研究视域和研究方法所限,其中存在诸多局限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4)
残疾人法律救助,尚局限于政策协调层面,法律救助成员单位救助职能欠缺法律约束。残疾人打官司难题未破解,经费短缺成为制约残疾人法律救助开展的瓶颈。建议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立法、保障经费、建立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人法律救助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随着乡土社会变迁,新乡贤文化能否参与到社会治理中,特别是能否在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一、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乡贤文化是"扎根于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以乡愁为基因、以乡情为纽带、以乡贤为楷模、以乡村为空间,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为目标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2)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整体上迅速推进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伴随日益增多的外出务工和城乡流动出现的大量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给我国的救助管理机构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立足当前苏州市救助站的现实,探求我国救助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一是制定详细实施细则;二是扩大救助对象;三是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四是推广社会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3.
周晓丽  张璐 《理论探讨》2015,(1):154-158
社会公众作为社会治理中的关键因素,在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公众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差异,其在社会治理中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能够参与社会治理的公众必须具备较高的参与意识、公共精神,参与能力、资源和技术以及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升公众的参与价值和主导价值,必须为公众参与搭建制度平台,加强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教育,提升公民参与能力与技术。  相似文献   

14.
构建我国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救助的基本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发挥了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很好的发展机遇,必须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应确立指导思想、基本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等发展思路,并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加强城乡统筹,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政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的法制化进程;有效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资金的保障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推进普惠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衔接配套;加强社会救助工作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基层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从而有效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和社会发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4)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建设快速推进,然而,在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碎片化、城乡救助标准差距逐年增大、信息化建设不全面等方面问题。做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培训与宣传,整合制度,实现城乡救助一体化,完善配套法规,尽快出台社会救助法,做实家计调查工作,选用专业社会救助工作者从事社会救助工作,是保证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实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救助变革背景下促进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保障项目,社会救助也出现了一系列变革。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出现的变化,分析了社会救助中最重要的民间参与形式———慈善事业的现状及发展条件,对如何发展我国慈善事业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保障贫困者基本生存的贫困应对形式,美国贫困救助在演变过程中因受到积极福利主义等理论的影响,其管理策略的精细化特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为对贫困者在进行精细分类的基础上实行个性化救助、将各种救助措施整合衔接以保障预期效果、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以满足贫困者精细化救助需求等。这些策略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也存在着制度衔接不完整、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或使用不当以及公平性缺失等问题,为我国有效推进贫困救助管理精细化提供了四方面的镜鉴或启示:加快相关制度建设,注重以贫困者精细分类为基础的个性化救助管理,充分整合救助资源,将公平与效率有机结合原则贯穿于精细化救助管理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4年对成都市低保家庭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成都市低保对象人力资本存量低、脱贫困难,现有社会救助虽然对低保家庭有所帮助,但还不足以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对各类服务的需求,也难以提升其能力与人力资本,低保家庭已经出现了"福利依赖"倾向,影响了社会救助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此,提出应该改革现有社会救助并积极构建发展型社会救助制度,要从"消极"转向"积极"的建制理念,并提出了制度设计方面的相关建议,包括适度提升救助水平,重视和重构就业救助,强化现有专项救助并增加服务类救助项目,以及改变社会救助递送方式。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国外通过立法的完善,确定社会救助的不同内容,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作为动态指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以及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救助中的作用,都是我国在实施和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应加以参考和利用的.  相似文献   

20.
行政救助是政府对生活困难者实施的救援行为,目的是促进受助者实现适当生活水准权.行政帮助的目的是实现公民发展权,与行政救助存在明显区别.行政救助标准是满足受助者适当生活水准,确定救助标准须考虑社会发展水平和政府救助能力.地震灾害行政救助包括应急救助和常态救助.二者实施方式是不一样的.行政救助可以是依申请行为,也可以是依职权行为.发放抚恤金是行政帮助行为,不是行政救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