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湘评论》2020,(2):F0002-F0002
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铸造。通高88厘米,口长26.1厘米,口宽21.6厘米。1919年桃源县水田乡茅山峪出土。罍是一种大型盛酒器。“皿而全”铜方罍盖内铸有“皿而全作父已尊彝”铭文,器身内铸有“皿作父已尊彝”铭文,也称“皿方罍”,是迄今所见最高大的方形罍,被誉为“方罍之王”。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最早的铁器:在台西商代遗址出土的铁刃青铜钺,是如今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铁器,距今约3400多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铁器。  相似文献   

3.
藁城,地处沃野千里之要冲,西望太行山,中控滹沱河,从古至今冀中平原就不缺少中心城市,鲜虞国都新市,中山故国东垣,千年古城正定都曾独领繁华灿烂,然溯时光而上,就首推藁城的台西商代文化遗址了,罕见的青铜铁刃钺、珍贵的纤维丝织残片、最早的手术器械砭镰、最早的酒曲实物以及商代人类聚集房屋基址都开创了滹沱河沿岸早期城市的先河。其它的诸如:前西关商代遗址、九门古城遗址、肥子国遗址再加上南董元代古墓群、  相似文献   

4.
藁城,地处沃野千里之要冲,西望太行山,中控滹沱河,从古至今冀中平原就不缺少中心城市,鲜虞国都新市,中山故国东垣,千年古城正定都曾独领繁华灿烂,然溯时光而上,就首推藁城的台西商代文化遗址了,罕见的青铜铁刃钺、珍贵的纤维丝织残片、最早的手术器械砭镰、最早的酒曲实物以及商代人类聚集房屋基址都开创了滹沱河沿岸早期城市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最早生产和使用钢铁的国家,中国最早的铁器是河北出土的商代铁刃。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总结出块炼铁渗碳成钢的经验,以后又发明了炼钢的淬火工艺。六盘水地区是贵州省史料记载最早炼铁的地区之一,三线建设时期建成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内最大的钢铁企业。水钢集团在构建企业文化体系过程中,特别重视自身发展历程的梳理固化,着力建设清洁文明的  相似文献   

6.
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是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高35.7厘米,深褐色,间有绿色。相传,此物在解放前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县,现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卣是古代用来盛酒的器皿,是祭祀常用的礼器。此卣为坐虎形。老虎目瞪口张,气势汹汹,前爪将一人置入张开的大口内。人披头散发,表情肃穆,身着方领窄袖衣,大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20,(5):F0002-F0002
商代铸造,高37.7厘米。1970年宁乡市黄材镇寨子山王家坟山出土。卣是古代盛酒器。器盖、器身上装饰有凤鸟纹。出土时器内有三百多件玉器。器盖和器内底有一“戈”字,是族徽。戈族在夏商时期是中原地区的旺族,湖南境内出土多件“戈”族铭文铜器,为戈族等商人进入湖南的物证。  相似文献   

8.
2001年3月20日,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湖南桃源出土的商代“皿天全”青铜方,以924.6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创下中国文物第一高价纪录。这次拍卖的不是一件完整的器物,只是一个器身,器盖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方器身高63.6厘米,盖高28.7厘米。颜色深褐,莹澈如玉。盖呈四坡屋顶形,  相似文献   

9.
北京是近千年的封建王朝故都,工艺美术源远流长,驰名中外,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我国民族工艺美术的优秀传统。北京的玉器可追溯到商代,到金、元时期技艺水平已很高;景泰蓝源于商代的铜镶嵌制品,到明代形成了中国独特风格的铜掏丝珐琅。北京雕漆始于元代,明永乐年间由于征召嘉兴著名剔红艺人进京使技艺大为进步。北京玉器、景泰蓝、雕漆、花丝镶嵌、地毯、宫灯、绢花、牙雕、刻瓷、内画壶等,精巧细致,典雅富丽,屡次获得国际博览会  相似文献   

10.
《新湘评论》2020,(10):F0002-F0002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浇制,通高35.5厘米,口径28.6厘米,1959年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此鼎是目前全国唯一以人面为饰的青铜鼎,结合其兽角、鸟爪特征,被认为是传说中"有首无身"、贪吃的饕餮类怪神;鼎腹内壁有"大禾"二字铭文,寓意祈祷谷物丰收。  相似文献   

11.
张翀 《党课》2011,(16):121-123
一月的西安,天寒地冻。城南郊一座不太起眼的大楼仓库的拐角,放着佛舍利五重宝塔。此塔为五塔重叠相套,由外及内依次为石塔、铁塔、铜塔、银鎏金塔、黄金舍利塔。最外层的石塔立在房间中央,全高1.75米。石塔四周,立青石圆雕四天王,高40厘米,表面彩绘贴金,保存基本完好。记者所见时,原先嵌套在内的铁塔、铜塔、银鎏金塔已经在3个保险柜内分别置放,最为珍贵的黄金舍利塔由数名保安看守,静静地安放在单独的双层保险柜内。如此严密的安防措施,不禁让人产生了疑问:佛舍利五重宝塔究竟是何人于何时建造,该塔中供奉的舍利究竟是谁的?  相似文献   

12.
1938年出土的商代青铜四羊方尊,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器高58.3厘米,重34.5公斤,器表漆黑发亮,是典型的“黑漆古”。四羊方尊造型奇特,四方形,大口沿外敞,腹部鼓起,方形圈足。全器纹饰繁褥,颈部装饰精美的蕉叶纹和夔龙纹;肩部四边各有蟠龙一条,长双角的龙头探出器表;自肩至足的四隅,立雕四只卷角的大绵羊:微张的嘴巴、温忱的眼睛,自在的神态,把绵羊温驯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羊的背部和胸部饰鳞纹,腿上饰凤鸟纹,圈足饰夔纹、云雷纹,线条刚劲光洁。此器工艺设计新奇,匠心独具,集线雕、浮雕、立雕于一器,把平面图象和立体雕…  相似文献   

13.
多层覆盖在塑料大棚内套小拱棚,可使小拱棚内的气温提高2-4摄氏度,地温提高1-2摄氏度;在大棚中采用塑料薄膜做成二层幕,于夜间覆盖,可使棚内气温、地温平均提高1-2摄氏度;在大棚四周覆盖一层100厘米高的草苫子,亦可使棚温提高1-2摄氏度.……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出土的商代青铜四羊方尊,是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  相似文献   

15.
商代是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最早王朝,商代的甲骨文虽然还存在郭沫若所说的不规范的“五花八门”现象,但如陈梦家所言是“已经基本定型”字。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它初始起,就具有重人文的性格,至少从商代开始,就不只是单纯的巫文化,而是巫史文化,在巫之外还有偏重人文的史。商人尚敬的文化,不只是对上帝之敬,而是以崇拜祖先神为主之敬,正是这一包含人文因素的敬,才有接续商代的周王朝制礼作乐的礼乐文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正"快拿尺子来量一下,这个是圆口铜鱼。""长11厘米,长得不错,登记好。"每年2至6月是鱼类产卵繁殖的季节,在这段时间里,从事畜牧水产工作27年的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畜牧水产股股长李云都会和同事一起,到赤水河上游支流的五马河检查鱼类生长繁衍情况。"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网到了4个品种,有长9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7.
贾湖刻符龟甲1987年11月出土于舞阳贾湖遗址。一件为龟腹甲片,长约4厘米,宽约4厘米,土黄色,呈不规则方形,上刻“曰”形符号。另一件为龟背甲片,长约2厘米,宽1厘米多,土黄色,呈不规则长方形,上刻“目”形符号。  相似文献   

18.
李桂芳 《党史文苑》2011,(21):42-43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本刘少奇少年时代读过的《辛亥革命始末记》。这是刘少奇的六哥刘云庭送给他的。书长27.5厘米,宽19.5厘米。封面呈浅黄色,上面印有长方形双边花纹图案,图案内印有竖排的书名《辛亥革命始末记》,书名下标有"第九册"字样。虽然这本书看起来十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要维护党徽、党旗的尊严。要按照规定制作和使用党徽、党旗。党徽、党旗的图案和规格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的通用规格有下列五种:1号旗长288厘米,宽192厘米;2号旗长240厘米,宽160厘米;3号旗长192厘米,宽128厘米;4号旗长144厘米,宽96厘米;5号旗长96厘米,宽64厘米。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一绝》节目中,介绍了一只明朝出土的国家级文物———“龙洗”。“龙洗”也称为“金盆”,是用青铜铸造的盛水器皿。盆底有四条龙,盆沿有两只铜耳。将水注入盆体后,用双手摩擦铜耳,可发出嗡嗡之声,与此同时,四条龙须会喷出20多厘米高的小水柱,令人拍案叫绝。“龙洗”可赏玩、娱乐,把玩有健身之效。据民间传说,“龙冼”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召集全国上下的能工巧匠专门为其不爱洗脸的儿子精心设计制作的,后来逐渐成为一些皇亲国戚、才子佳人的赏玩之物。可惜它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民间只流传着极少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