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曾预言:20世纪末,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然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到来,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战胜,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向前发展,宣告了这位西方政治家预言的破产。尽管当代资本主义有了新变化,但本质依旧,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和一些非执政的共产党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文学”重要范式之一的“国际题材”文学具有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含义。这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国际题材”文学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国际题材”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及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日常生活是孕育意识形态的场域,意识形态则是根植于日常生活世界之文化精神的外显。在现代社会中,日常生活世界愈益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面对西方意识形态、多样化错误社会思潮对我国大众日常生活的侵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亟待找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链接点”,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表达,制作“入眼”“养眼”“入心”的日常文化景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秩序等实践理路,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世界的政治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蕴涵着丰富的政治内涵:构建和谐世界是针对当前不和谐的世界提出的真诚而正当的呼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外部国际环境的延伸,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合”思想基础上中国外交的价值回归,是中国和平国际主义的再一次宣示,是对“新安全观”的继承与发展,是作为崛起大国的中国重塑国际新秩序的世界责任。构建和谐世界的倡导和理念必将在求和平、谋发展的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回应,必将在树立中国国际新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建立世界新秩序方面起到观念建构与行为影响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末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本文从我国法律教育的历史发展和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法律教育定位,认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律教育应从法治建设角度来认识和架构,它是法治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先导工程,是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事业,是一种整体上全面而结构上多层的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在上个世纪末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了长期封建社会的国度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这种困难不仅仅在于要引入一种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的制度安排,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比较缺乏支撑这种制度安排的观念基础。本研究力图通过考察我省城市…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根本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中是一个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即无产阶级政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这个根本问题的两个方面 ,也是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一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方面。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 ,着重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中有关社会主义的方面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重点回答了这一根本问题中有关无产阶级政党的方面 ,回答了新世纪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15 0多年来 ,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在人类历史上打下了深刻的印记。虽然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 ,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深层矛盾的不断出现 ,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苏式社会主义模式破产的反思 ,驱使西方一些左翼人士开始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探讨当代社会主义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社会主义与市场、社会主义与市民社会、社会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有着重大意义。一、“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出现表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召开的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是统一战线历史上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江泽民同志在这次会议上发表的题为“大力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完成新世纪宏伟任务服务”的重要讲话,立足国际国内宏观背景和现时状况,环顾新世纪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大势,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战略高度,系统、全面、深刻、准确地  相似文献   

10.
“生存论转向”、“社会有机体转向”及“世界历史转向”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体论基础,而“生存论原则”、“系统整合原则”及“差异性发展原则”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位一体”的建构原则,这一建构原则在实质上就是生态和谐化与和谐生态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者在知识产权、财产权、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被发达国家学者郑重引证,或与发达国家学者的成果有同工异曲之妙。这就充分说明了中国起步较迟的知识产权法学研究,虽不似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超前,但也并不似有人所想象的那样“滞后”。本文并提出了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应抓住电子商务和知识产权保护两个立法重点,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法律人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期,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①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的出现,使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发展、进步为主要内容的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处在这个时代潮流之中的世界社会主义也发生了新变化,研究这些新变化,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②的需要。一、社会主义存在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20世纪后期,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社会主义也因苏联东欧剧变而遭受了严重挫折。在此情况下,一些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放弃了追求、改变了…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20世纪末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是一个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国防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发展概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21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是孕育和产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服力、吸引力、引导力的根本,亦是当代大学生对已被构型的价值理想生发自觉认同并付诸实践的关键.在溯源“话语”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话语转换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归生活教育”的重要意义,凝练提出了话语转换过程中“原创性与诠释性、崇高性与平凡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现、人生观、价值现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先在分清是非,重在“八德”规范,贵在坚持不懈,以推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中国和世界,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工业经济的时代、是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时代、是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时代,体现这些时代性是“与时俱进”的关键要求;不断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核心要求;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与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列宁的革命与战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把握时代特征 ,用阶级分析方法充分肯定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霸权、争取世界和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并指出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漫长历史过程中 ,二者之间的斗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谋求和平仅是一种现实的努力 ,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 ,要提高警惕 ;发展经济是世界人民的愿望 ,尚需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社会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中,往往都经历社会发展的“常态”与“非常态”的发展过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无论是从外部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是中国内部社会主义的发展来分析,已进入了一个“常态”发展阶段。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20世纪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环境不同,当代社会主义不仅面对着资本主义的常态化发展,而且面对着自身的常态化发展。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正视这些方面的“常态”内容,充分吸收这些常态化的制度建设、社会建设的成果,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和根基。当代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取得的成果———科学发展观正是以此为基点的建设性收获。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认识 ,必须有深广的世界历史眼光 ,即把它放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中来考察。马克思 (恩格斯 )关于共产主义事业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 ,它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可能实现的基本思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实现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 ,没有克服“地域性”的局限 ,是其遭到严重挫折的最基本的原因。坚持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大方向的辩证统一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获得成功的最基本的经验。这一经验 ,将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出低谷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多次曲折和严峻考验。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生重大转变。在新的世纪里,社会主义这一新生事物将逐步成熟和强大,将对世界产生全新的影响。一、现代社会主义的形成。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