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电视剧《毛岸英》的热播,人们对毛泽东为革命死难的6位亲人更加关注。1935年,毛泽东的三弟毛泽覃在赣南、闽西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中牺牲,年仅29岁。  相似文献   

2.
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阅批准,团结出版社最近出版发行了长篇传记文学《毛泽东和他的六位亲人》。笔者在网上购得一书,先睹为快,感触良多。《毛泽东和他的六位亲人》通过讲述毛泽东的革命经历,水到渠成地带出他的一个个亲人。全书笔墨主要侧重于毛泽东和毛家为革命牺牲的六位英烈杨开慧、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岸英、毛楚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毛泽东的父母毛顺生、文七妹,毛泽东继配贺子珍,毛  相似文献   

3.
1984年8月,由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毛泽覃同志纪念碑”,在瑞金烈士纪念馆落成。每当人们瞻仰毛泽覃的铜像时,不由得想起他与大哥毛泽东在这块红土地上生活、战斗的风雨岁月1932年10月上旬的一天傍晚,叶坪村西的谢长海家里,迎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客人。那男的身材高大,脸盘方方,浓眉大眼,宽宽前额,浑身透着英武之气。他便是毛泽东的弟弟毛泽覃。那女的即是毛泽覃的妻子、贺子珍的妹妹贺怡。1905年出生的毛泽覃比大哥毛泽东小12岁。几天前,毛泽覃接到中共苏区中央局的通知,要他移交公略中心县委书记的工作,立即赶赴瑞金就任苏区中央局的秘书长;同时…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革命的漫长历程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毛泽东一家牺牲6位亲人,高文华卖子筹党费,已成为美谈,受人敬仰。下面记叙的何长工舍家为革命的事迹,也同样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5.
《党建》2012,(8):31-3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一家有7人在红都瑞金工作。除毛泽东、贺子珍夫妇外,还有他的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及其妻子贺怡,岳父贺焕文,岳母杜秀。当时,一家人分散住在叶坪,平时很少聚在一起。一天,毛泽覃、贺怡夫妇来看望杜秀,恰好杜秀正和毛泽东在老乡谢来庆家门口坐着。谢来庆的老婆见他们来了,就端了几张木凳出来,毛泽东便让他们坐下。  相似文献   

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韶山地区有80多位同志为革命英勇牺牲。有的出外参加革命后,一直没有音讯。1949年全国解放后,不少人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询问亲人的下落,或报告亲人牺牲的情况。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接到信后,总是一一亲笔回复,高度赞扬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对其亲属给予安慰和勉励,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烈士的深切怀念和对  相似文献   

7.
毛泽覃,1905年生,湖南湘潭人,毛泽东的亲弟弟。他早年在长沙学习时,即开始从事青年运动。1925年秋,他随毛泽东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是我党早期有名的武装斗争专家。南昌起义后,奉朱德令,赴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络,成为井冈山会师的有功之臣。在开辟赣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善识真伪,果断处决了混入革命队伍的反动分子罗焕南,为革命除掉一害。此后,因为坚持毛泽东的正确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一家先后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6位亲人是: 一、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她是我党最早的优秀女共产党员。1901年9月26日生于长沙东乡板仓。1920年与毛泽东结为革命伴侣。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0月在家乡进行革命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1月14日在长沙浏  相似文献   

9.
黄邦在 《世纪桥》2009,(6):24-29
在毛泽东家乡的韶山纪念馆内存放着一部毛氏家谱,其中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的第三子毛泽覃名下记着一行:妻,贺怡,江西省永新县人,1911年12月生,1949年11月卒。贺怡是从井冈山里走出来的巾帼英雄。当她还是个初谙世事的15岁小姑娘时,就和姐姐贺子珍一道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洪流。在革命斗争中,贺怡与毛泽覃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结成志同道合的夫妻,最终先后为中国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和子女没有一人在中央和地方任要职,就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也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的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相似文献   

11.
马宏骄 《党史纵览》2002,(11):40-41
毛泽覃,1905年生,湖南湘潭人,毛泽东的亲弟弟.他早年在长沙学习时,即开始从事青年运动.1925年秋,他随毛泽东到广州,从事革命活动,是我党早期有名的武装斗争专家.南昌起义后,奉朱德令,赴井冈山与毛泽东联络,成为井冈山会师的有功之臣.在开辟赣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善识真伪,果断处决了混入革命队伍的反动分子罗焕南,为革命除掉一害.此后,因为坚持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受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中央的错误批判,但他始终坚持真理,表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笔者现从毛泽覃短暂而不平凡的革命生涯中,精选几个片断,以示对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2.
<正>毛泽覃是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者、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朱毛井冈山会师的重要联络人。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以及对党无比忠诚、理想信念无比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18年,年仅13岁的毛泽覃从追随兄长毛泽东参加新民学会伊始,就一直在毛泽东的亲自教诲和指导下,先后赴湖南水口山开展工人运动以及在黄埔军校做政治工作。后来他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到江西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投身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以及中央苏区的创建中。直至29岁那年,毛泽覃为了指挥部队和掩护战友突围,在激战中不幸英勇牺牲,将满腔热血抛洒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进而为这一历史增添了一抹悲壮,同时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使命担当以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赤胆忠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幸存的亲人和子女没有一人在中央和地方任要职.就连在革命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的大弟媳王淑兰,也只留在韶山故里做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的接待和宣传讲解工作。  相似文献   

14.
周燕 《湘潮》2013,(8):50-56
1959年6月25日,离别故园32年的毛泽东回到韶山冲。当走进弟弟毛泽民和毛泽覃的卧室,端详着挂在墙上的烈七遗像,他心绪难平。当初,毛泽东离开家乡时,怀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抱负,把自己的亲人带进铁血疆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两个弟弟先后为革命献身,留下毛远志、毛楚雄、毛远新三个遗孤。毛家兄弟手足情深,毛泽东对他的侄儿侄女始终充满关爱。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动员组织自己所有的亲人参加革命,他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挣脱家庭、家族、家乡的层层罗网的束缚,义无反顾地冲出韶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安排去发家致富,而是开创出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非但如此,他还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妻儿都引上了这条革命道路,并为此有6位亲人血洒疆场,长眠天南海北。舍小家为大家毛泽东记事时,家里上有祖父和父母,下有弟弟毛泽民。祖父去世之后,添了小弟毛泽覃。后来又增加了弟嫂王淑兰、堂妹毛泽建。其时,可谓人丁兴旺,家业兴隆。但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去世后,家境每况愈下。父亲留下的包括13间半瓦房、20亩水田和经商铺面在内的家业,由毛泽民夫妇掌管。  相似文献   

17.
我那成为记忆的舅、姨“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六位亲人”,这种说法大家想必都熟悉。但又究竟有多少人清楚:外公及他的两位夫人还因此失去过六个儿女呢?其中,除了岸龙舅舅是开慧外婆所生,其他三男二女都是我外婆的骨肉。我到现在还仍然认为:不了解这些,就不能叫真正了解我  相似文献   

18.
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的许多亲友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他的二弟媳毛泽覃之妻周文楠就是其中之一。周文楠,又名周菊年、周润芳,祖籍江西临川县,1910年10月生。她的父亲周模彬在清末时曾做过道台。周家后迁往湖南长沙。周模彬去世后,周文楠和母亲周陈轩以及哥哥周祖余一家在一起生活。周陈轩本姓陈,嫁到周家后随了夫姓。她出身大家,思想开明。受她的影响,周文楠和周祖余都成长为同情革命的进步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9.
长兄领上革命路毛泽覃生于公元1905年9月25日,字润菊,比大哥小12岁,8岁入私塾,13岁跟随大哥毛泽东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读书,同年参加新民学会。在大哥的管教下,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三名。小学毕业后,进入长沙私立协均中学读书。期间,毛泽东经常借些政治书籍给他看,向他灌输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相似文献   

20.
她们都是普通的母亲,但是正是她们,默默无闻地成就着领袖们光辉的事业。损己利人的毛泽东之母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1867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唐家坨的一个富裕农家,18岁嫁到韶山冲,成为农民毛贻昌的妻子。1893年始,她相继生下了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