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新常态下,治理“为官不为”现象势在必行,要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及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入手,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官必为、为官愿为、为官能为及为官有为,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新常态下的各项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素质是干部素质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灵魂。笔者认为,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必须在思想认识上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正确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江泽民同志在《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中强调指出:“我们搞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发展经济,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在实际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5,(9)
<正>"为政之要,唯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新近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首次对干部"能上能下"做出专项规定,剑指干部制度多年存在的能上不能下的积弊,这对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规定》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的重要突破《规定》破解了干部能上不能下长期积弊。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  相似文献   

4.
一、深刻认识“三严三实”的本真内涵和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短短6句话24个字,精辟深刻地阐明了做人做事的要求,明确了干事创业的准则,划定了为官用权的红线,体现了内在自律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本真东西,我们必须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2008年秋季开学典礼上强调“为官学为先,领导干部要善于学习;为官干为重,领导干部要勤于实践”。联系到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基层统战干部特别是乡镇统战工作领导干部当务之急是“学为先,干为重”。  相似文献   

6.
杨维兵 《群众》2017,(4):69-69
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央视开年大戏《于成龙》,以宏大的历史视角,生动诠释和弘扬了清代名臣于成龙“以民为本、勤政清廉、敢于担当”的为官之道。于成龙展示的人格魅力和为官风范在当今仍有值得学习之处,特别是他在当官前、考试中、当官后等几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格,对今天的全面从严治党也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需要更多“于成龙”式的旁观者。  相似文献   

7.
<正>心态即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情境下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是其思想、情绪、意志、性格、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心态决定状态,心态影响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良好的心态。培育积极乐观、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良好心态,对于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处理好从政为官、处世做人的关系,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践反复证明,为官从政,一定要拥有好的心态,尤其要十分注重培育和保持十种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8.
麦加 《创造》2015,(7):66-67
<正>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聚焦整治为官不为,能够带动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提升。"八项规定一出,干事没了好处""干事是大家的,出事是自己的,宁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改头换面的"为官不为"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多次提出对"为官不为"现象加强整治。针对当前少数干部中出现庸官懒政、为官不为苗头,云南昆明市委组织部近期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治理为官不为,是昆明首个整治"为官不为"的制度,按规定建立昆明市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11)
<正>近日,广东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三个区分开来”治理为官不为的意见》,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为官不为”现象亮剑。专家认为,此举是一种积极的容错机制,守住不准为私的底线,让真正想改革创新的干部得到保护。清代纪晓岚撰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个“公堂木偶”的寓言。一官员在阎王爷面前自称生前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虽无功,但总无过”。阎王爷斥道:“如不贪就是好官,那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这是对为官不  相似文献   

10.
廉洁从政,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四个"常"字。第一,要常修为官之德。常修为官之德,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正确树立两个观念。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权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在经济发展、从严治党、作风建设走向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警世箴言、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言行举止的根本尺度.省政协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把“三严三实”作为永远的必修课,争做躬身践行“三严三实”好干部.  相似文献   

12.
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规章。贯彻落实好《条例》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解决好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的问题。具体应按照“德、能、勤、绩、廉”的标准,做到“五用五不用”:  相似文献   

13.
三言两语     
赵雪峰 《当代广西》2012,(16):60-60
好官、坏官,衡量标准不过良心二字。凭着良心为官,好官也;昧着良心为官,坏官也。——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日前面世,书中将“贪官”分为三类:贪渎、权奸、酷吏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为官不为,廉而不勤"是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门话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随之,2014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15年4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201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  相似文献   

15.
近日,青岛港(集团)公司为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把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结合起来,制定了《关于深入贯彻“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实施意见》,效果不错。他们要求领导干部做到:一、端正学风。一是要带着感情学;二是要带着压力学;三是要带着责任学;四是要带着榜样学;五是要带着愿景学。二、联系实际。结合“八荣八耻”的八个方面,针对实际工作提出:要热爱祖国,履行好“精忠报国、服务社会、造福职工”三大使命;要做好服务,坚持“职工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在参加上海、辽宁、四川三个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从政路上,把好"方向盘"。方向不正或发生偏离,车就不走正道会下道,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权是双刃剑,荣辱一挥间。"领导干部在为官从政的道路上,必  相似文献   

17.
潘春华 《群众》2014,(12):88-88
古人云:“百行德为首,德为官之魂”。领导干部的“德”看似无形,却力量无穷。综观焦裕禄、沈浩、杨善洲等有形的正能量,他们所坚守的精神家园、诠释的道德内涵,对社会文明风尚和道德建设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领导干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常修为政之德。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与深入的今天,加强对“一把手”选人用人的监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教育要增强针对性。从查阅一些领导干部在接受审讯期间写的检查和《悔过书》来看,几乎每个人都不无痛悔地说,自己的堕落,一方面是对不起党多年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却是埋怨党组织平时对自己教育不够。对此,应该对“一把手”加强四个方面的教育,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纪党规教育,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教育,加强警示教育。二是监督要突出重点。首先,要加强对选拔任用“一把手”工作的监督,确保选准用好人。“一把手”的…  相似文献   

19.
实现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干部的“上”和“下”联系起来考虑,在解决干部“上”的同时积极探索“下”的问题,对干部的“下”与“出”规定了一套比较合理、便于操作的制度,疏通了干部“下”与“出”的渠道。按照《干部任用条例》的规定,我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建立科学完善的干部评价标准和考  相似文献   

20.
栗金凤 《前进》2003,(9):39-40
《过好“五关”》,是周恩来同志于196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所作的一篇重要报告。在《过好“五关”》中,他恳切地告诫并阐明了各级领导干部自觉过好思想、政治、社会、亲属和生活“五关”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过好“五关”的方法。在报告发表4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不仅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坚持自我改造的思想利器。过好“思想关”,就是要把确立和保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看作是一个不断改造和不断进取的过程,始终保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把确立和保持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