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江行(下)     
左右开弓 两个市场 在这10年里,吴江抓流通以促生产,成效显著。他们是怎样抓流通的呢?几年来。他们坚持“左右开弓,两个市场”的方针,同时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发展外问型企业,生产出口商品,在吴江是有传统基础的。早年海关输出记录里曾有“辑里丝”这个专项,“辑里”据说是当时外商用来称吴江这一带的地名。本世纪初丝绸出口衰落直接影响了吴江农村的经济基础。解放后,即使在“文革”期间,由于创汇的需要,盛泽的几个丝织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维持生产的。到了80年代,丝绸之府才得到复兴,这也表现  相似文献   

2.
勤勉 《瞭望》2005,(43)
江苏吴江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如今更被誉为“电缆之都”、“电子之城”。2004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第6位,2005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列全国县级市第三位。  相似文献   

3.
吴江行(上)     
《吴江行》是费孝通教授对家乡10年巨变的一次回顾。在这篇上万字的文章里,费老在描述了吴江农业稳定、副业兴旺、工业发达、创汇力强,国民收入已接近小康目标之后,着重阐发了吴江坚持以农为主实现农副工三业良性循环,推行培育政策重振丝绸之府,狠抓流通形成贸工农一条龙,左右开弓同时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加强横向联系扩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轨迹……。 近年来,我们见到以一个县为单位观察分析其改革开放走向和态势的理论性文章和新闻报导不少,但是象费老10年来12次返乡进行追踪调查,以第一手材料,用通俗的语言写成的考察报告则不多见。他不仅将一个年代里所发生的复杂经济现象,如讲故事似地娓娓道来,而且在关键之处,寥寥数笔,言简意赅地将道理点了出来。学者们写这种深入浅出的文章,实际是在做还学问于人民的事情。 显然,费老要还给人民的学问,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学问,并且希望人们象吴江那样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结合自己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看,吴江可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一个小“标本”,具有某些中国特色。因此,我们从本期起,将分三次刊登完《吴江行》。  相似文献   

4.
吴炜 《瞭望》2002,(29)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自古就是太湖之滨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吴江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其中有著名爱国者、杰出诗人柳亚子,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1990年9月吴江市被评为江苏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后,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市民整体素质、城市建设和管理、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70年代末期开始我的第二次学术生命以来,差不多每年都要回家乡苏南走一走,有时候甚至一年几趟,去看看那里的变化。不久前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次走访了苏南的一些地方。我的行程从南京开始,最后一站是我出生的地方——吴江。在吴江期间,我第23次专访了江村,了解江村的发展,看望那里的乡亲和领导。时近清明,大地上油菜花正黄,柳树嫩绿,掩映着一片又一片新盖的民居,爽心悦目。在苏南地区,城市工业、乡镇工业和农村副业,这三种不同层次的生产方式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区域经济的大系统。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婺源与徽州     
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 “安 徽”一词的出现,大概始 于十七世纪中叶的清康熙年 间。当时是取境内最重要的两个府之 首字合作省名,其中,安庆府为安徽 省的政治中心,而徽州府则以商业和 文化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7.
廖群  许红 《民主》2014,(2):19-20
<正>苏州,曾拥有如丝绸般华丽柔软的绮梦,是文人笔下的"温柔富贵乡",是丝绸悠久历史的见证之地。有史料记载,大约在5000年前,先民已开始植桑养蚕。明清时期,苏州丝绸生产领衔全国。到民国时期,苏州丝绸产业链完整,制作精良,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代表性工业产品。1949年后,经过公私合营,苏州百余家厂整合为振亚、东吴、光明、新苏等四家丝织厂和新光漳绒厂及两个漳绒合作社。苏州丝绸跃上一个新台阶,形成了  相似文献   

8.
蚕,历来就以其不知劳苦,只知奉献而为人们所赞誉。如今,在素有“丝绸之府”美称的湖州市,就有一位被人们称为象“春蚕”一样一生只求奉献的人,他就是浙江省湖州市永昌丝织厂党委书记——马志强。马志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三等功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军功章。历任空军机械师、中队长、机务主任、大队副政委、场站副政委。1977年2月,到湖州永昌丝织厂任党委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这块土地上,象“春蚕”一样  相似文献   

9.
邱梦华 《党政论坛》2008,(21):47-49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农村改革的30年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左云县曾经是山西省最穷的县之一,现在已经跃为全省的首富县。一九八四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一亿九千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八百二十元。与一九七八年相比,农村人均收入增长十倍,县财政收入增长八倍。 历史上的左云,曾是边关重镇大同府的屯兵营寨。明朝有位诗人曾这样描写这块土地;“雁门关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打破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为弥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的不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在农村改革的30年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增长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更是加强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清代地方政权分为四级:省、道、府、县(包括非直隶州)。中央政令通过省、道、府而达于州县,通过州县而达于民。因此,县级政权是直接对民的施政机关,它在各级政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清朝统治者认为,“天下之治乱,视郡县而已”,而中央和省、道、府的职能“皆以整饬州县之治为治”。中央和省、道、府等上级机关都拥有对县官的监督、考查、节制之权。因此,如何管理好县政,是每一位州县官员都必须认真  相似文献   

13.
古丝绸之路     
正丝绸之路的命名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中因该路线是为向罗马运送丝绸的目的,而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德文是Seidenstrassen,英文作Silkroad。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司马迁的《史记》将此称作"凿空"之举,历时13载,走过甘肃、青海至新疆塔里木盆地。公元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行300余人,携带大量金银、丝绸、牲畜。此时匈  相似文献   

14.
一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伟大改革之风起于幅员辽阅的农村。这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各种历史和社会条件交织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八亿农民坚韧不凡的创造之功。九年来的农村改革,不仅使农村开始摆脱贫困,走上富裕文明的发展道路,而且极为有力地启发和推动着城市和其它各个领域里的改革。农村在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中,又一次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实,历史已不止一次告诉我们,中国的农村问题,是左右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也许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的战略意义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了《黎雄才教授手卷画展》。以手卷为专题而举办的画展在国内尚属罕见。这次展出的作品,是黎教授50年代至90年代近半个世纪创作的一部分。这些作品都是老画家写生得来的,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当年的时代风貌。作品有《韶山毛泽东故居》,是画家1955年实地现场写生的,每一点小景都不含糊;1956年的《武汉市郊区农村之冬季副业生产》,是在春和乡三天完成两幅手卷水墨速写画,生动描写当时农村风貌;“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  相似文献   

16.
范福潮 《各界》2011,(10):78-79
辛亥春,清政府的大牢里,一南一北关着两个名闻中外的同盟会英雄,一个是关在武昌府监狱里的日知会一。案的主犯胡瑛,一个是关在北京刑部大狱里的谋炸摄政王的汪精卫。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 大问题(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吴江小城镇,商品流通以一层层的行政级别为依据,而其销售范围却决定于小城镇的乡脚大小。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有畅通的和新的流通渠道,小城镇要适应和促进这一改革的到来。  相似文献   

18.
未羊 《瞭望》1994,(27)
江苏省吴江市市长张钰良和别人不同,他不向我介绍吴江的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和规划,却在言谈中时时流露出一种绵长的忧思。 正是烟花三月时光,吴江农村的油菜花开得正盛。我观察,这里的油菜比别处长得壮些。我说,油菜籽看来要丰收了。他笑了,说: “油菜籽收购价每斤6角,轧掉了油之后,菜籽饼卖给农民作肥料、饲料,每斤6角5分。你整天说要重视农业,农民就信你的?农民是讲实际的,他们总结出来了:上头是‘口  相似文献   

19.
春天,带着生机勃勃的势头来到了神州大地。这是我国农村进入激变年代以后的又一个春天。人们关注着来自各地的信息。我们应《瞭望》编辑部之约,向广大读者报告:——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原来议论纷纷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也在全国半数左右的生产队实行起来。这样,许多地方多年存在的管  相似文献   

20.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劳动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50年代中期的舆论倡导开始,到60年代初逐步转入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再到70年代末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风潮结束,前后经历了整整25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计达1800万人。这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历史问题,不论世人如何评说,在新中国青年运动史上都有其抹不掉的历史地位。我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最初提出,是由于初等教育的比例大于高等教育的比例,城市里既不能升学,也不能就业的中小学毕业生逐年增多,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首先是号召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要高高兴兴地返回家乡,参加农业建设;紧接着又动员城市的毕业生下乡。因为就全国来说,最能容纳人的地方是农村,容纳人最多的方面是农业。所以,从事农业被认为是安排中小学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也是他们今后就业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导致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直接原因有二个:一是城镇里不能安排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