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战时期我们党对中间党派采取团结和争取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政治上争取团结合作、组织上切实扶持帮助、利益上充分尊重照顾、思想上给予说服批评,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孤立国民党顽固势力,争取抗战胜利,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为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启示: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始终把民主党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始终做好广大台湾人民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党的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对南方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的中间势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这不仅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中共中央南方局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国统区聚集了大批知识分子,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对他们作了全面细致的统战工作,促使他们成为国统区坚持团结抗战、民主进步的生力军。民族抗战的重要宣传者.战时民主的重要追求者,民族文化的重要保护者,发挥了他们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成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战期间中共中央在国统区建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南方局不但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在新中国形成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甚至也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南方局的革命斗争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到重庆,大量政界、经济界、文化教育界的精英云集重庆,在中共中央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影响下,重庆成为民主党派的活动中心。各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通过不断地参与到全民性的抗战活动而逐渐紧密团结了起来,有力地推动了重庆甚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为抗战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政治的格局,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了合作,各中间党派一致拥护抗战,形成了以国共合作为主导的党派合作局面。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在阶级关系上的鲜明表现,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政局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代表广大中间势力利益的中间党派已经成为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变化成为观察中国政治走向的一扇窗口。抗战之初,为团结抗战计,中间党派与国民党联手共赴国难;抗战中期,因政治理念的差异,中间党派与国民党矛盾开始凸显;抗战后期,在追求民主的道路上,中间党派坚决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最终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中间党派的政治抉择,也注定了国共两党政争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8.
中间党派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其政治地位在国共两党斗争中举足轻重。当国共两党最终决战来临之际,最初奉行“中间路线”的各中间党派选择了不同的政治走向:一是追随了蒋介石国民党,二是与中共实行公开全面的合作并接受了中共的领导。正是各中间党派的意识形态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促使它们做出了不同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置身于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积极展开对民主党派及相关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以其卓越的统战策略和高超的统战艺术拨云见日、互通有无、雪中送炭、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开创了我党统一战线的光辉历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中共中央南方局(以下简称南方局)常委、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曾暂驻重庆,结庐红岩,协助南方局书记周恩来领导党在南方国民党统治区和部分沦陷区的工作。在1939年1月至1941年2月的南方局这段时期,叶剑英始终高举抗战、民主两大旗帜,广泛开展抗日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局面,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军事统战工作的开展,提高共产党在全国的威望及世界影响作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难当头,中间党派实现了民族与民主意识的双重觉醒。他们明确提出了自己抗战救亡的政治主张,并积极组织救亡活动,形成了一股不小规模的民主宪政运动,对民主运动的发展和走势发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中共对国统区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抗战时期,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为使命,在国统区运用多种方式,创造性地开展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团结和聚集了大批革命知识分子,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日后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对于我们新时期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中间党派建立了良好的团结合作关系,隐然已形成多党合作的雏形。毛泽东的论述为这一关系的形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中间党派阶级属性和特点的正确分析、对党内关门主义思想的反对和既联合又斗争策略的运用则成为了其团结中间党派政治策略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4.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是中国两大主要政党,国共两党之外还存在其他多个开展政治活动的党派,通常被称作“中间党派”,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下形成了国共两党极端对立与中间党派并存的政党格局。中间党派最初坚持“中间路线”,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不赞成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但是它们本身力量有限,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因而难以独立和强大,最终在国共两党激烈的斗争下不得不做出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民主宪政运动中,中共与中间党派在“团结、抗战、民主”的旗帜下,以国民参政会为阵地,围绕宪政问题开展了紧密的合作,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中共与中间党派的合作,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间党派在政治上向中共的靠拢,从而成为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事业的历史渊源和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一种文化。党派合作文化鲜明地体现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中。长期共存是合作的前提,互相监督是合作的方式,肝胆相照是合作的基础,荣辱与共是合作的保障。研究党派合作文化,有利于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8.
日本侵华引发了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关系、政党关系的巨大变化,促使国共两党由武装对抗走向合作,各中间党派一致拥护抗战。抗日战争期间形成的以国共合作为主导的多党派合作局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在阶级关系上的鲜明表现,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政局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抗战时期的重庆,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坚决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成功地团结并争取了国民党公开合法的群团组织,并巧妙地以之作掩护,引导他们开展革命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三支重要的政党势力。一是当权的国民党,二是共产党,三是介于国共两党之间的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第三党、救国会、职教社、乡村建设派等中间党派。这些中间党派后来联合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成为国共两党之外的第三大政党。团结、抗战、民主,是抗战时期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抗战第一,团结是抗战的前提,民主又是团结的重要条件。在团结抗战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国民党执政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