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本文以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赵汤论争”为切入点,探讨了汤亭亭、赵健秀等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学创作动机;主要讨论了汤亭亭以女性主义角度塑造的“花木兰”,重塑了华裔新女性形象,以英雄主义手法塑造的先辈群像,颠覆了华裔男性概念化形象,最后超越性别与种族边界,成功地构建了既有别于主流社会又能与主流社会平等共处的华裔属性,达到了消除性别与种族对立,寻找到了在多元文化的美国主流社会中属于华裔美国人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裔文学在经历了美国文学世界中长期的曲折潜行之后,现在已经从文化的边缘地带成功地归入到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其中刚刚在去年底获得200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中卓越贡献奖(Medal of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相似文献   

3.
李杨 《前沿》2013,(14):136-137
文化身份认同是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百年来不变的主题。从最初东西方文化碰撞下,放弃自我与母体文化,不顾一切争取白人主流文化的认同,到反思过后痛苦表达自身的声音,全然排斥主流文化影响的极端行为,美国华裔文学在痛苦中蜕变、成长,最终走到当前的全面繁荣时期。对文化身份的索求也演变成通过强调族裔文化的差异性,证明华裔构建具有间际性、包容性、多样性的独特华裔文化身份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在某种意义上既反映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生活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中母女两代人所受到的男权制的迫害,同时又体现了新时代女性的新面貌。作家们借助对两性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过程的书写,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相处应具有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追求。本文从分析女性主义思潮的演变入手,探索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书写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美国华裔文学的整体观开始显现,大量文学作品相继斩获西方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影响力日渐增强,受众群日益扩大,基本实现了在美国主流文学界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20世纪30年代以降,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许多重要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完成了从文字到影像的媒介转换,实现了从文本到图像的意义再生。  相似文献   

6.
活跃在美国文坛的华裔女作家很多,但最著名的要数“书林盟主”的马克辛·洪·金斯顿、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中持续9个月之久的谭恩美、令美国读者对移民文学耳目一新的吉西·任、擅长中英两国文字的多产作家云菁,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前美国驻华大使夫人包柏漪等女士。 马克辛·洪·金斯顿的代表作是以她儿时的回忆、中国和美国的神话故事熔于一炉的《女斗士》和《中国人》,1992年她还得到美国文学及艺术创作者的最高荣誉——美国文理学  相似文献   

7.
外国馆精粹     
美国馆:徜徉在2030年的城市 在展示空间里,一位美籍华裔青年带领游客徜徉于未来时空,亲身体验2030年的美国城市,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团队精神、健康生活、奋斗和成就”等四大核心理念,展示美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美国的商业、科技、文化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求索》2014,(7):133-136
美国黑人文学在整个世界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随着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美国是不同族裔聚居融合形成的多民族国家,这就注定了美国文化是多种文化碰撞与糅合的结果。美国文化主要以白人文化为主,中间还夹杂着许多外族裔文化,最后糅合形成善国当前的综合性文化。主流文化与备种少数族裔文化在某些方面无疑会发生碰撞与磨合,由于文学恨植于文化,这就使得处于特殊境遇的美国黑人文学拥有了非洲族裔文学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美国黑人文学的思维逻辑、创作主题及其“自我”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阎瑾  杜军 《求索》2012,(3):206-207,245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关注的对象。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先导,旨在解读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笔者试图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10.
周标  孙勇彬 《求索》2013,(10):170-172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美国的黑人文学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变化,这种变化与黑人民族觉醒与抗争的政治斗争相伴而行,也与黑人作家和民众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对人性认知的逐步深入直接相关。美国黑人作家独特的生存方式使美国黑人文学呈现出一种和美国文学既相象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与“双重声音”。黑人文学文本通过反映主流文化霸权下黑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对文化身份的寻找、定义与建构打破了传统僵化的、白人主流文化框定的族群文化身份,代之以流动的、差异的、主体的黑人生存体验,给主流文化带来了创新式变革。  相似文献   

11.
浏览器     
《乡音》2006,(1)
中华民族应实现自己的“文艺复兴”《重庆日报》: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最近指出,中华民族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应该本着文化自信,踏实地去求真、求美,实现自己的“文艺复兴”。丘成桐认为,西方的文艺复兴也是文学和科学并重。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虽然受到当时教会的阻拦,但是他们充满自信,以大无畏  相似文献   

12.
由“发展妇女和社会性别在文学文化中的学科建设项目组”主办,陕西师范大学妇女文化博物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女性文学与文化学科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3-5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得到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与陕西师范大学的资助。参加会议的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3.
吴瑜 《新东方》2008,(2):60-63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深受美国大学生的喜爱,被誉为振兴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全书分为五章,分别叙述了无名姑妈、花木兰、母亲勇兰、姨妈月兰和蔡文姬的故事。其中第四章“西官门外”讲述了姨妈千里寻夫的悲惨故事。她年轻时受父母之命嫁给了比自己年轻许多的丈夫,可完婚后不久丈夫就远赴金山,并在有了钱后抛弃了旧中国的发妻和女儿,月兰足足守了:30年活寡。晚年在姐姐的帮助下,月兰移居美国,千里寻夫,但最终死于一家疯人院,落得个悲惨收场。国内有学者曾从女性发声和历史想像的角度对这部小说做过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杨敏 《求索》2013,(11):156-158
美国华裔女性作家是一个重要的海外华人群体,对祖先文化一方面表现出深深的眷恋,想通过创作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但另一方面,为了融入主流话语,建构自己的身份,又不免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疏离。在她们的作品中,中国文化/母亲被视为"他者",而被扭曲。本文试图探索华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维环境之间的女性形象,揭示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中成长的困惑和艰辛。同时,还探讨了在"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和白人主流社会双重边缘化的美国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美国华裔的命运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50年代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活在美国的绝大多数华裔放弃中国国籍,宣誓效忠美国,走上了认同美国之路。他们成批迁出华人聚居的唐人街而搬到市郊居住,选择高等教育作为“向上移”的突破口,重新塑造了华裔的形象并开始被主流社会接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从不提及美国社会的工作歧视和种族隔离问题,对主流社会一味采取了迎合与屈从的态度,从而使这种认同带有明显的屈辱性。美国华裔的认同抉择,主要不是所谓“化离心”,而是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郑婷 《八桂侨刊》2012,(4):72-75
海外华侨华人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情怀。不管是“落叶归根”,抑或是“落地生根”,中华文化传统之根越来越深植于海外华侨华人之心;温州籍的海外华裔青年大多是侨二代,主要分布在欧洲,于他们而言,中华文化的“纽带”一直连接着他们和祖籍国,通过2012年暑期温州大学承办的“中国寻根之旅——优秀华裔青年文化营”活动,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华裔青年对于故乡文化态度的调查,了解了该群体的故乡文化态度、认知情况,并就出现的特点结合我们的寻根之旅夏令营课程体系进行分析,提出“寻根之旅——青年营”活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简讯     
第三届“北京海联华裔青少年主题日夏令营”活动圆满结束。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100多名华裔青少年代表参加了  相似文献   

18.
九月初,正是温哥华秋高气爽的时节,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和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联合举办了“天涯共此时——跨世纪的世界华人文学”研讨会。这已是他们举办的“华人文学——海外与中国”的第三届盛会了。 这次会议从实际出发,研究世界华人文学的创作状况、存在困难及发展前景。由于会议在北美洲召开,与会的美、加作家占多数,对北美华人  相似文献   

19.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清教主义的价值体系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考察其对不同时期美国文学的影响以及形成于17世纪的清教徒文学传统在美国文学的延续与发展。笔者认为,清教主义与其它宗教相比,包含三个层面的价值体系,并对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时代特征,以清教主义作为参照系,可以说17世纪美国文学是“信仰时代的文学”,18世纪美国文学是“世俗时代的文学”,19世纪美国文学则可称为“宗教批判与宗教道德时代的文学”。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日前履新中国。这个“黄皮肤美国心”的华裔引来了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其华裔心结更成为各界议论的对象。其实,不止骆家辉,美国历任驻华大使大都抱有很深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