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外交品格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是毛泽东外交战略的本质特征 ,主动、稳重、乐观是毛泽东外交决策的主要心理特点 ,热爱和平、同情贫弱、追求平等是毛泽东外交理论中的基本道德因素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是中国党、军队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新中国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因特殊的出身、经历,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性格风范,并对中国外交思维、战略选择与具体决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和策略思想的形成与新中国外交实践紧密相连。面对西方重围与大国围困的外交困难局面,毛泽东指出退让没有出路,必须以斗争求和平,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强调“不两面作战”,在美苏矛盾中捕捉到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同时回到阶级分析方法,将“美国”与“美帝国”区分开来。毛泽东使用“三个世界”取代“冷战”的概念,以在美苏夹击中打开胜利的局面。他认为全球治理有“两套逻辑”,应该探索出一条“愿自己好,也愿别人好”的援外模式。毛泽东的战略和策略思想对于观察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矛盾、外交实践和“一带一路”建设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创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设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而且还创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理论。邓小平在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中心任务的转移,以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勇气,提出并制定了一系列新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为现代化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6.
韦世强  韦国友 《前沿》2010,(16):129-132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发动"外交革命"以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特权、势力和影响;与"外交革命"一脉相承,毛泽东开展一系列"革命外交"行动,以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然而,"革命外交"所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对它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用主义:美国的外交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都有自己的哲学指导思想,这就是该国的外交哲学。根植于美国独特历史化中的实用主义,作为美国的外交哲学依赖于两个前提:一方面是其作为大众哲学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是其作为“官方”哲学对美国外交决策化价值观的塑造。以实用主义为指导的美国外交,在实践上具有战略决策的短视性、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战略关系处理的灵活性、价值观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外交作风上的言行不一等特征。  相似文献   

8.
1958年炮击金门是一个典型的外交案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外交决策的形式,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多种解释,包括理性行为模式、国内政治模式、官僚政治模式、心理认知模式等。然而,外交决策模式并不能全面地科学解释一国外交与安全决策行为,因为外交与安全决策总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综观中国外交的伟大变革,不难看出外交态势由总体的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由感性外交向理性外交提升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中国外交经历了具有深刻意义的伟大变革,开创了生机勃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的光辉指南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人制定的。这包括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10.
江帆 《人民论坛》2010,(8):38-39
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领域逐步走向更加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然而,东盟长期以来所坚持的大国平衡外交模式无疑将对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造成影响。中国在与东盟国家进行政治经济交往时,应尽可能避免大国平衡战略的负面影响,同时,积极寻找有利的外交机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外交工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外交工作的生命"。他就国际关系和对外战略策略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开创了大国外交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主要有: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要努力发展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坚持正确义利观,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改革;继续坚持发展党际关系的方针;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因此,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贯穿习近平对外战略与策略思想的一根红线。  相似文献   

12.
张翔 《人民论坛》2012,(23):246-247
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诸如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意识,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党自由派思想。前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根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后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策略选择。两者经过相互作用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奥巴马外交战略背后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楚图南以艰苦卓绝的努力成为一位著名的学者、翻译家、诗人、书法家,历任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80年代任民盟中央主席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外交活动家,从事民间外交30年,为中外文化交流事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牛军 《人大建设》2007,(2):16-18
当初,面对举步维艰的新中国外交,毛泽东是如何打开外交格局,重新树立起大国风范的?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3周年之际,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邀请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就此问题做了精彩讲演。牛教授研究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成果令人钦佩,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牛教授的讲演洞察深邃,对于今天的人们很有普遍的启发意义。原稿很长,我们特地加以缩编,以便共享。  相似文献   

15.
李晓伟 《思想战线》2001,27(2):19-22
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利益集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冷战后,利益集团更是公开走到了前台,通过游说等手段间接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为此,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把美国各利益集团因素考虑进去,大力开展第二渠道外交.  相似文献   

16.
何征宇 《传承》2007,(6):37-38
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的基本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以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和谐外交思想在非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堪称和谐外交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是我国外交事业的奠基人。毛泽东外交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辟分析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深入揭示和总结新旧中国的国家性质与外交实践而形成的外交理论体系。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外交战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日本对华政治、军事外交的开展受到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极大限制,公共外交就成为重塑其在中国的形象、重新赢得中国的理解与信任、促使中国奉行符合日本利益的温和政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员与文化交流、经济与文化援助、外向型的文化教育、对华宣传以及动漫外交等手段,对华公共外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其独特政治文化及国内右倾化思潮的影响,以及中日两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发展战略等方面矛盾的制肘,日本战后对华公共外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对的外交战略.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参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多边外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中国的多边外交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在美国占主流地位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哲学强化了美国大众的务实传统和领导精英对务实作风的推崇,并以此作为影响美国外交的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用主义给美国外交政策思想和外交战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外交政策思想方面,它使现实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在外交战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它使美国的外交战略与政策的制定以功利为目的、缺乏创新,而在外交战略与政策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言行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