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爽 《法律与生活》2009,(24):12-16
《2012》与中国制造 2009年即将过去,伴随着年终岁尾这个时间句号,人类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也将翻过。与大悲大喜的2008年不同,2009年的中国显得纷乱而没有主题,你很难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来梳理这一年的体验,这是一个摸不出头绪的年代。值得庆幸的是,不少人在去年这个时候预测的最糟糕的情形没有出现,相反,由于在此次全球金融风暴中的不俗表现,中国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赢得前所未有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首先,感谢正义网、腾讯网、检察日报等媒体提供的支持,感谢参会的各位领导、知名学者和媒体人士。西南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利用公开的材料,撰写了《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既关注了中央,也关注了地方司法改革;既关注了司法改革文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中国司法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司法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来,司法人民性的强调、调解政策的转变、“三侗至上”的提出等导致许多人对司法改革的前景担忧。鉴于中国司法改革相对平稳和保守,这些至多表明司法改革趋缓或进入休整期,迈向司法现代化的大方向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4.
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中国当前以政治集权、财政分权为主要特征的地方政府治理机制所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影响的原因、机制和结果。  相似文献   

5.
刘惠怡  黄林涧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10,(1):44-48,107-112
刚划上句号的2009年,总括来说是香港抗击金融海啸的又一年,当中政经风云不定,政府施政面对重重挑战,另一边厢,历时9年的民事司法制度改革(Civil Justice Reform)开始实施,标志着香港民事司法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裹程碑。  相似文献   

6.
二者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提升司法公信力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必须。因为建设法治中国,法律必须被国民信仰,司法必须被国民信任和尊重,否则,法律、法治将形同虚设;建设法治中国,政府权力必须被制约,而制约政府权力的重要机制是司法。人民如果不信任司法,不运用司法监督和控制政府权力,政府权力的腐败和滥用将不可避免;建设法治中国,社会矛盾和争议必须主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人民法庭制度是根据1954年《人民法院组织法》建立的。60多年来,根据司法为民、便民、利民宗旨和原则建立的人民法庭,为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法庭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坚持既便于人民群众诉讼,又便于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高效行使审判权,为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治理视野下中国行政改革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玮 《行政与法》2004,(4):23-25
治理理论是有关政府改革的一个全球性话题。本文在阐述治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理视野下西方行政改革的总体趋势,对善治目标下我国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司法体制和检察机制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通过司法改革,是否多分一杯"羹"已经到了关键时期。就检察机关自身而言,现有职能设置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有些职能是否有设置和存在的必要等等问题,专家学者们都在积极探讨,各抒己见,难以统一。对检察机关和开展检察工作来说,职能当然越多越好,职权当然是越丰富越好。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要求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治保障和促进民生事业。本文紧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以法治保障和促进民生事业"的观点,立意高远,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分析透彻。既是一篇理论联系实际的佳作,也是一篇生动的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的辅导报告,值得广大读者一读。本刊将陆续刊发类似的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的辅导性文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经济发展逆势而上、弯道超越,连续两年进人中国中部百强县和环渤海循环经济竞争力百强县行列。与此同时,全县社会矛盾纠纷也呈现量大、多发、累积的态势,仅靠司法手段无法解决所有矛盾。怀仁县人民法院以诉前调解为龙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1,(7):5-5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对于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这两部法律总体上与我国国情是相适应的,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进步和人民群众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08,(1):5-5
美国耶鲁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在其最近出版的著作中断言:中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基本已成定局。这位华裔美女学者的断言绝非感情用事,太多的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正在力挺她的观点——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英国,2008年将超越德国。其实,面对“中国崛起”的速度,国人们从一开始的血脉贲张已经慢慢感觉到稀松平常。中国的崛起那是当然的事情,谁也遏制不了。刺激国人神经的倒是海外舆论针对“中国制造”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和攻击,在刚刚过去的2007,这种情绪形成了一个阶段性的高潮。可以预见,这场围绕着“中国制造”的信誉危机还将持续。  相似文献   

14.
游伟 《检察风云》2014,(17):34-35
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也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自1999年人民法院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算起。弹指一挥15年过去了,中国司法迎来了它的新一轮改革,其时间表和路线图也正渐渐清晰。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几年是中国司法改革向前迈进的重要时期,此番改革的成果也将对我国的法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能动司法是新时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的必然要求,‘大调解’是对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融入大局化解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王敏远 《中国法律》2014,(2):8-10,71-73
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已经启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这新一轮司法改革确定了方向、目标及具体任务。对研究者来说,需要在正确认识这一轮司法改革的方向的基础上,首先研究这次司法改革所设定的目标,以便理解和落实司法改革的具体方法、步骤,顺利推进司法改革。基於司法能否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防线,对司法改革的整体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这个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而且需要其他相关制度的改革与之配套。因此,我们将以正在进行的信访制度改革为重点,探讨这次司法改革,如何进一步保障司法成为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效防线,以切实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2,(22):2-F0002
相山区法院在新一届班子领导下,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任务,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深化司法改革,强化队伍建没,夯实基层基础。近年来,相山法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部¨的肯定。该院2010年荣获“全国法院文化建没示范单位”、2011年荣获“全国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4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全因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8.
《政府法制》2012,(11):11-11
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这个词贯穿始终,“改革”这个词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频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有关。今天,中国社会确实到了重新定位改革的方向、思路、理念和战略的时候了,中国改革进入了窗口期、攻坚期、抉择期。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当前社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一)民众公共产品需求同政府公共产品供给低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当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民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处在不断有所提高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商品供应总量丰裕,市场一片繁荣。可以说只要有钱,在正常消费范围内物质形态的商品几乎没有买不到的而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多数钱主要掌控在谁  相似文献   

20.
2010年2月1日,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09)发布暨司法改革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正义网与西南政法司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正义网络传媒执行总裁赵志刚主持,正义网和腾讯网现场直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知名学者和多家媒体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