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全球掀起“信息高速公路”热,表明第二次信息革命拉开序幕。如果说50年代的美国,是在汽车轮子上构筑了一个工业化社会,那么今天他们则是在信息网上建设一个信息社会。无怪乎克林顿政府的“信息高速公路”构想一出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继美国之后,欧共体、日本、新加坡、韩国、加拿大等,纷纷提出了自己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准备在2015年前全部建成。  相似文献   

2.
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它具有新颖性、生动性、简洁性等特点。流行语经常表达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新观念、新感觉,或社会生活中冒出的新事物。如80年代的“下海”,90年代的“上网”。一批“数字族”、“字母族”的出现,如“886”、“584”、“TMD”、“BBS”也反映了流行语新颖的表达形式。再如“恐龙”这种形容人非常丑的说法,十分生动夸张,把人与恐龙联系,讽刺效果非常强。此外,流行语的字数大都在4个字以内,且多为一个词语,如“灌水”、“恐龙”、“牲口”等。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高校流行语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为了搞清流行语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状况,笔者于2002年1月对北京一些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与访谈。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近代西方国家对产业结构的一种分类说法。这个概念出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1935年,新西兰的阿·格·费希尔教授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次产业”的概念,并把它和二十年代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流行的“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概念一起,用于社会产业结构的划分。后来英国的经济学家柯·克拉克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也把产业结构划分为三大部门。随后“三次产业  相似文献   

4.
夏中义 《探索与争鸣》2022,(12):150-162+213
1978年“思想解放”迄今,大陆学界自发地、间而未绝地酿成四次“钱锺书热”,无论就其文化辐射面之广,还是持续感动社会时间之长,后三次“钱锺书热”皆不及第一次更值得后世复议。面对1980年代红火欲燃的“钱锺书热”,钱锺书因忧其“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而喊停。钱学与“俗学”的落差,或许更体现在非知识学水平的、另一能量级的学术史“视野—格局”上。这一“视野—格局”一是须“打通”钱锺书与新中国成立初三十年学术史(即“风气”辨),二是须“打通”钱锺书与1980年代所谓“大师”的比较渠道(即“不为师”辨),由此构成复议1980年代的学术尺度。只有先弄懂“钱学从哪里来”,方可看懂“钱是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指出存在“发展困境”和“类发展困境”两种类型后,着重从生态环境、社会差距等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存在的“类发展困境”;接着,进一步从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资源配置的方向、社会良性因素与恶性因素的消长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类发展困境”的某些成因;最后,还从“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这一社会学深层理念的视角,提出了几点正确应对我国“类发展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郧西县人大常委会把依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工作来抓,及时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通过强化监督措施,纠正一系列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作法,督促解决了一批农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适当决议——撤销今年3月4日,六郎乡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两马”路升等改造工程实施方案的决议,其中有“决定在‘两马’路升等改造工程中,全乡每个劳力义务投  相似文献   

7.
李月 《前沿》2014,(13):143-145
通过选择社会治理领域矛盾较为集中的城市拆迁旧城改造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成都著名的曹家巷棚户区自治改造模式产生的背景和运行的现状。通过引入合作博弈的视角,重点研究了社会治理中合作博弈的作用,条件和基础,对自治改造中“模拟搬迁”“双百方针”等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解读,从而将“约束力协议”、置信度等以往易忽略的创新治理工具引入社会治理的实践工作中,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曾掀起过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第一次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二次是在80年代末直至现在。 这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的兴起都与当时国内外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中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状况有关,特别是与我国国内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对西方“和平演变”的斗争有密切关系。因此,两次人权理论研究高潮在其社会历史背景方面有极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正>在数字中国战略推进下,政府、社会、各行各业都将加速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化技术思维进行改造和转型。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地探索的“一网一门一次”“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省内通办”等数字政府建设范例,为提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202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5年,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乡土文学论战”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土文学论战”是当代台湾文学发展中一个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它的影响超出了文学的范畴而被及台湾思想文化领域乃至整个台湾社会.它的发生,则至少应追溯至台湾乡土文学历经20年的蛰伏后于60年代中期的重新出发,以及其后十余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演变.如黄春明、王祯和早期所谓“纯正”的乡土小说和70年代王拓、杨青矗等着重揭露社会阶级矛盾创作的先后出现;70年代初以“现代诗论战”为中心的对于现代主义的普遍反省运动,以及由此确立和带动的“回归传统、关怀现实”的文学思潮,在在显示台湾乡土文学迎来了它的又一次高潮并成为70年代台湾文坛的主流.这种日益浩大的声势引起各方人士的不同反应,也使它成为各种矛盾汇聚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一场震动台湾社会的“乡土文学论战”于1977年爆发并延绵了一、两年.本文拟对这场论战的发展过程、争议的焦点、论战的特征和意义等,加以概略的描述和论评.  相似文献   

11.
盖宁 《民主与法制》2010,(10):14-15
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国素以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社会保障,长期保持社会相对稳定著称,从而树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北欧模式”。虽自经历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两次较大经济危机及全球化潮流的挑战,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趋势,但北欧社会保障体系并未一蹶不振,在最新一轮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表现出某种引人注目的适应性,再度受到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李时新 《理论月刊》2006,2(10):46-48
对于党报党性和人民性问题的认识和讨论前后大致有三次,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和80年代。基于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人民性的含意不尽相同,在实践中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从历史上看,前两次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后一次则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鉴于意义本身的含混和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在新闻学中最好不要引入“人民性”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边缘人”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的群体性特征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亿万农民涌人城市或发达地区务工经商所形成的“民工潮”已经持续了近20年。如今这一特殊群体的总数已经超过1亿人,且数量还在增长,流动的范围还在扩大。与此同时,在这一群体内部,基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初次流动时间、就业类型、社会资本等不同而发生的二次社会分化也在不断扩大,异质性不断增强,使农民工问题增加了许多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4.
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毛泽东,他们在讲矛盾规律时,都是既讲对立面的对立,又讲对立面的统一的,所以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前提就是承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两对矛盾,所以才产生改造的问题和在改造中要注意和谐发展的问题,因为这种改造,并不是为了破坏和毁灭自然或社会,而是为了把自然和社会改造得更加符合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和谐发展,不但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而且符合实践的需要。翻开邓小平改革开放年代的著作,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除“改革”、“开放”两个…  相似文献   

15.
论文明的系统结构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明应包括制度文明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论述社会文明的,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党的十二大正是从社会实践着眼,把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分别概括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概括并不意味着文  相似文献   

16.
以“自由”、“平等”、“人权”、“人的价值”以及“博爱”等观念组成的人道主义,是中国哲学家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80年代又一次掀起高潮。但争论双方均未顾及人道主义与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本文拟对此作初步探讨,并论析80年代那场讨论的教训。人道主义是商品经济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唯物史观高明于其它历史观的地方之一,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而成的生产方式出发来说明社会意识形态。马克思正是依据这种科学方法,对适应于商品经济的一系列观念形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头变幻大王旗》质疑·周光春·今年2月5日,《农民日报》以《城头变幻大王旗》为题,报道了浙江湖州市等地一些私营企业的老板,向国营企业投资,引发了第二次“公私合营”。“第一次‘公私合营’(指50年代初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靠国家政策对私...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大舞台上,这一代青年的所作作为及其社会影响是史无前例的、独特的;完全可以说,和“50年代青年”这一特定概念之指称相类似,“80年代青年”也是一种特定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它涵盖了80年代中国青年:有别于以往年代同龄人、有别于以后年代同龄人的独特的、完整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金 《中国民政》2002,(4):30-31
一、 社会资源社会化重组的时代背景1949年之后,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组织重建,中国的社会逐渐被改造为一种“总体性社会结构”。就我们所关心的角度而言,这种总体性社会至少具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其一,国家垄断着绝大部分的稀缺资源和结构性的社会活动空间。其二,社会各个部分的高度关联性。在这种总体性社会中,政治框架成为定型社会的基本框架,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系统均附着于政治框架之上,政治和行政权力成为支配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力量。始于70年代末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了资源配置体制的重要变化,并由此开始了意义深…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两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在认识、改造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警察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同样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