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为短期化是指想问题、办事情,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是决策主体不追求未来长期目标,只考虑短期利益的一种决策行为。在共青团战线上,少数团干部把共青团岗位作为跳板来谋取自身利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期急功近利思潮和"官本位"思想的侵蚀,团的岗位实行兼职和专职团干部的转岗难又加剧了团干部的短期行为。对团干部行为短期化实行宏观治理,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来抑制急功近利思想和"官本位"思想的泛滥,树立团干部"服务团员、服务青年"的主体意识,把团干部短期行为控制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短期化行为”等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尽快改善地方政府行为,从而充分发挥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当代行政思维从"全能"到"有限"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现代有限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角色定位必然是有限政府。所谓市场经济就是承认市场主体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排除政府对市场行为、企业行为等进行直接干预的经济制度。它的政治含义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分离,其政治前提是政府不插手民间的事务。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通过限制政府的作用来创造市场经济所依托的政治环境,市场经济要求政府的最为根本的职能是保障财产和经济自由,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也不允许他人侵犯这种权利和自由。可以说,市场经济和有限政府是一对特殊的双…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中的短期行为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行政现象,它产生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将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中造成的短期行为划分为两大类:主观无意造成的短期行为和主观有意造成的短期行为.主观无意短期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1)决策问题的关键信息缺失;(2)决策主体认知能力不足.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形成主要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种因素所导致.内在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官员谋取自身利益倾向和多重责任义务冲突中的不恰当选择倾向;外在因素是指地方政府官员所处的会对自身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制度缺陷和不良社会历史文化氛围.主观有意短期行为的现实发生是地方政府官员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政府主导型的企业并购,存在着种种不规范,引起了与此相关的各个方面利益的变动,利益的变动和调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我国的企业并购中,所涉及的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是政府和企业。政府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利益共同体,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甚至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从而它们具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而作为本应成为并购主体的企业却处于一种次要的、从属的地位。这种并购方式的矛盾和弊端严重阻碍和限制了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存量资源的再配置或由于产权虚置而流…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用事业所具有的特征,决定了引入民营化、市场化机制并不是让政府放弃责任,不是简单的依赖市场让企业放任自流,而需要政府通过监管来控制企业行为,引导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公共利益.可以说,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公用事业民营化、市场化得以运作的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不同的政府行为模式,经济体制转变必然要求政府行为的转变与之适应。现在,计划经济体制已成昨日黄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这一重大转变迫切呼唤政府行为的转变。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作用范围、行为方式和监督机制谈一点管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是有为与无为的合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 ,政府如何转变职能 ,提高管理效率问题 ,是当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一、政府转变职能 ,提高管理效率是我国加入WTO的客观要求加入WTO是参加方的政府就一揽子多边国际贸易协议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世贸组织规则实际上是对参加国政府的约束 ,它直接约束政府对经济行为的控制 ,而不是直接约束企业行为。企业是政府颁布实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游戏规则”体系。加入WTO后即使发生经济纠纷 ,或经济制裁 ,也只是针对政府而不是企业。我国加入WTO后 ,政府承…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省市政府是否有调控经济权的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由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 ,单个家庭或企业的行为是微观经济学的问题 ,属微观经济行为 ,而所有家庭或企业的总量及行为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 ,政府的整体行为自始至终具有全局性 ,也是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省市政府作为政府的一部分或局部 ,是中央政府管理经济的部分职能的具体承担者或执行者、贯彻者 ,与中央政府的经济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而不是宏观 (政府 )与微观 (企业或家庭 )之间的所谓宏观或中观经济主体。所以 ,省市政府自身不要再自称什么宏观或中观 ,如果如此 ,县、镇…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体系包括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三个最重要的次级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对我国在现代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短期行为、政出多门以及部门主义和地方主义,是我国现行治理体制和公共政策的致命弱点,严重削弱了国家的治理能力。在此,先从正反两个事件说起。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政府行为一直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本文从理论上探导了政府行为运作的前提 ,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的基本关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运作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视角看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类似的提法在媒体、学界更多,诸如责任政府、诚信政府、透明政府等等.笔者认为,这些提法,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内涵不同,外延不同,有的还是交叉关系或者包容关系.从理论上分析,所谓服务型政府,从根本上讲还是指政府的宗旨、目标,法治政府则主要是讲政府的组建和行为的规则.两者不是同一概念,服务型政府是更高目标,法治政府是最低限度的行为规则.就服务型政府而言,主要包含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政府的目标;二是政府的职能;三是政府行为的方式.笔者就服务型政府的三项内容以及与依法行政的关系,作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政府经济角色定位及其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强政府、强市场为典型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中 ,政府必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执行经济总量和结构调控、制定规则并监督执行、以直接经济行为弥补市场缺陷等职能。但是正如市场不是万能的一样 ,政府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对政府行为不加约束 ,政府经济行为失效和失范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国有企业又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处在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造就一支现代企业家队伍,领导国有企业走向稳定、健康的发展之路。但现实情况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整体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经营短期行为突出,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为了解决好这个突出的矛盾,不仅需要重视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激励体系来调动国企经营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自我约束。 一、建立国企经营者激励体系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使企业逐步摆脱了对政府的行政依附关系。这就使政府的宏观管理借助于中介组织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组织对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组织设计所涉及的产权结构、组织形式、管理类型和规模设置等要素 ,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的、长期的。企业健全的组织行为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 ,也是政府实施有效宏观管理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7.
政府的“生产”和“供给”有不同于企业生产和供给的行为特征。政府支出要注意公共产品价格与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动态对立统一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政府支出行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行为一直为我国法学界所诟病,是实现程序正义和司法公正的最大障碍,并且刑讯逼供行为也经常被敌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西方国家当作攻击我国人权保障状况的炒作点。刑讯逼供既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不是只有在我国才存在的独特现象,世界各国概莫能外。本文选取刑讯逼供的域外考察角度主要是突出国外相关国家应对刑讯逼供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以期对我国解决刑讯逼供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企业只不过是行政部门的附属物。这时,政企不分,企业不自主经营,不自负盈亏,政府的指令取代了企业的自由选择,计划配额排斥了供求的竞争,因此,企业行为的不规范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行为的不规范,一方面必然引起无效供给的增长,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投资失控、消费基金膨胀、企业亏损累累、财政收支紧张;另一方面,又必然使得社会所需要的产品与劳务长期短缺,使得消费者的意愿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换言之,在企业行为不规范的条件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不是“个人利益至上”;以人为本不是西方的人本主义,二者对人的本质认识是 不同的;以人为本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是科学 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在创建和谐企业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