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镔 《中国公证》2010,(9):26-29
2008年,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华尔街“金融海啸”。由此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消除和降低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低效和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黄振辉  刘海 《中国律师》2009,(10):14-15
自从全世界范围暴发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干预的紧急措施。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及后续发展如何,短时间内还很难判断。但是,人们已经开始反思和追寻这场危机产生的根源,积极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共支出与公共债务的急遽扩增,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一场几乎令世界"窒息"的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这既是一场财政危机、货币危机,也是一场宪法危机。积极财政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各国主要采取的反危机举措。货币发行权作为一种主权性权力,其失范与滥用成为这场危机的宪法根源。为货币发行"立宪",是应当予以认真思考和积极选择的规制货币发行权的宪法路径。  相似文献   

4.
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信用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和金融监管松懈导致的金融泡沫的破灭。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和失业加剧,并使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遭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阐述了如何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和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简评金融危机下各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产生的原因都有哪些,世界各国都采用何种手段应对这场危机的,其效果又如何,都是本文所阐述的内容。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拯救国家经济。政府所运用的这些手段的作用与效果究竟如何,应该有哪方面的调整,也是本文所要评述的。本文将从经济法的视角,运用宏观调控的基本理论对这场经济危机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前景不容乐观,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中国经济作为一体化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中国作为美国的重要债权国,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危机的冲击和不利影响.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有关国家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尽可能减轻这场金融危机所能产生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7.
翟继光 《中国法律》2008,(6):5-7,54-57
金融危机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所能采取的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由於金融危机在本质上是财富重新分配的危机,因此,作为财富重要分配手段的财税政策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7年初以来,美国出现了一场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危机后来演化成为全球金融风暴,并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不亚于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它与美国房地产的衰退结合发酵,使美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造成这场次贷危机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分析促使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其对我国公法和私法的法制建设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钦 《法制与经济》2010,(2):108-109
爆发于2007年6月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先是通过金融衍生品——次级债券迅速波及到全球资本市场,于2008年7月开始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来又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这场近十年来始于美国的最大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新一轮的经济恐慌。深刻认识隐藏于这场危机背后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金融海啸席卷而来,全球经济陷入寒流。当前,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进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会进一步扩大。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从国内来看,这场金融风暴正从沿海吹向内地。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危害性、严重性、复杂性、广泛性将更加明显:外部需求收缩明显,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关停、失业增加、房市冷清、股市缩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经济关联度极高的律师业也未能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11.
欧洲金融危机已经被世界关注了一年多,把欧洲金融机构的弱点作为报道头条的文章比比皆是。然而.无需过多深人研究即能发现,在欧盟不同的国家遭受这场危机影响的程度有着巨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张玮 《政府法制》2013,(11):50-52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主要采取较为宽松的态度。进入2008年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使得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不但掀起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也使全球经济遭到了重创,金融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3.
李爱君 《中国法律》2010,(2):48-50,102-105
金融安全问题是中国法学界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它是中国金融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体现在几乎所有的金融法规中。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的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它使我们不得不检讨原有的金融安全法律机制能否保证中国不再出现类似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仲春 《行政与法》2010,(2):121-125
为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广泛的经济救助计划,其中包括政府主导的企业合并和产业援助计划,这些措施可能与反垄断法发生冲突,长期来看不排除对市场竞争造成损害。通过了解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法当局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做法.认识到我国的反垄断执法一方面需要对危机作出呼应,一方面应通过适度执法保证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余斌 《法人》2010,(3):95-95
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震动了整个世界。由于这场危机而焦头烂额的人们并没有四处寻找危机的理论根源,众多的目光一下子就聚焦在了一个半世纪之前的《资本论》上,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西方商界和政界人士。  相似文献   

16.
周军 《政府法制》2009,(11):24-25
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中国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这场罕见的危机?中国4万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最应该投向哪里?中国改革开放30年累积的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没有贬值的风险?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独家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韩秀云。  相似文献   

17.
爆发于2007年6月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危机先是通过金融衍生品——次级债券迅速波及到全球资本市场,于2008年7月开始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来又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这场近十年来始于美国的最大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新一轮的经济恐慌。深刻认识隐藏于这场危机背后的原因,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启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郭春霞 《刑警与科技》2008,(24):152-153
近来,各国政府的金融大救援行动都在迅速展开,以遏制正在愈演愈烈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最近,美法等国又倡议开了全球金融峰会,加强各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合作,以避免世界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可以预见国际金融秩序即将面临“大洗牌”。  相似文献   

19.
目次一、应对金融危机之财政参与的必要性二、应对金融危机之财政责任的界定三、应对金融危机之财政法学思考四、结语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宣告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像流感病毒一样,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内传播蔓延,进而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动荡和信贷紧缩。尤其是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20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20.
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法制政策、过度金融产品创新的放松监管、国际金融无序,以及美国对自由市场经济的极力推崇,是导致这场危机爆发的主要根源。加强对危机产生制度的分析,检讨美国金融法的疏漏,研究和借鉴国外金融监管制度的经验,可以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及金融法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