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用典     
<正>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等丈中引用。出处: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人从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从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国家治理状况。简而言之,就是"以民情为镜"。这是有据可查的最早的"镜子论"。  相似文献   

2.
公安部于今年2月8日发布了《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据调查我国目前在用的姓氏有6000多个,但根据《中国姓氏大辞典》的统计,从古至今各民族使用的汉字姓氏多达2.4万多个,其中绝大多数姓氏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不少罕见有趣的姓氏保留下来。近年来,就有不少诸如“是”“叫”“老”等姓氏走进大众的视野。古代姓和氏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字。在古文献中一般认为,姓氏从上古时期就有之。《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夏本纪》又说,“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又分出了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等氏。  相似文献   

3.
许辉 《前线》2022,(4):86-88
<正>北京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燕山山脉交接地带,背靠群山、面向平原。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大清河、蓟运河五大水系自西北而东南流注,由此冲积成的“北京小平原”与华北平原相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据天然的山川地理形势,古代先民穿过山间隘口,摸索出了纵横南北、贯穿东西的条条道路。卢沟古渡通南北《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分封“帝尧之后于蓟”,蓟的国都蓟城后来也成了古燕国的都城。  相似文献   

4.
贵州这片地域,在先秦时代被称为“南夷”。《史记·西南夷列传》写道:“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又云:“秦时,常损略通五尺道。此诸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巴蜀故徽。”  相似文献   

5.
性格即智慧     
章睿齐 《求贤》2011,(5):28-28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这样一则故事: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相似文献   

6.
想起晏子     
近日读《史记·管晏列传》,又翻阅了《晏子春秋》,其人其事生动有趣,充满智慧,其言行思想在今天也非常有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5):44-47
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说的是人从水中能看到自己的形象,观察人民就能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不好。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主动把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众监督之下。"出处:出自《史记·殷本纪》。原文:"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相似文献   

8.
正楚汉相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拉锯性战争。战争双方的主帅,一位是西楚霸王项羽,一位是被项羽封为汉王、后来成为汉高祖的刘邦。楚汉相争开始时是楚强汉弱,而最终的结局则是刘邦"得天统"。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史记》130卷,排在前面的12卷本纪写的是黄帝以来最高当权者的历史。本纪第七和本纪第八分别写项羽和刘邦。由此可以看出项羽、刘邦的历史地位和  相似文献   

9.
林伟 《党课》2020,(2):82-83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美德。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得失时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所说的“吾不如”,印证的就是这一美德。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史学精品力作灿若星汉,其中尤以《史记》为最。《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成书于公元前91年,记载了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全书共计五十余万字,可谓皇皇巨著矣。据作者司马迁的用意和规划,全书各篇排序依次为:记历代帝王政绩的“本纪”12篇;大事和人物年“表”10篇;记礼、乐、音律、历法、天  相似文献   

11.
邹远修 《理论学刊》2002,(4):118-118
儒学在战国时期是首屈一指的“显学” ,然而到了秦朝 ,伴随着秦始皇“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这一文化专制政策的实行 ,特别是“焚书坑儒”惨剧的发生 ,儒学几遭灭顶之灾。秦传二世而亡 ,汉高祖刘邦代之而兴。这位“马上公”也极不好儒 ,“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辄解其冠 ,溲溺其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在关系到新王朝能否“逆取”而“顺守”的历史关键时刻 ,陆贾挺身而出劝说刘邦 ,使之转变了对儒学的态度。陆贾尊儒是从改变刘邦对儒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一、老子其人 《老子》一书名满天下,而老子本人却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因为“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故其事迹不彰。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所作的传也只有400余字,而且文中使有了许多诸如“或曰……云”,“盖”,“或言”,”世莫知其然否”等词句以示存疑,可见早在西  相似文献   

13.
陈良 《学习月刊》2014,(5):52-53
卖官粥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粥爵创收。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先秦诸子中,对毛泽东诗词创作影响最大的人物,可以说是庄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是与老子并称的先秦道家学说的创立者。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用两段文字记载了庄子的生平和思想:"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  相似文献   

15.
经典语录     
正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西汉·司马迁《史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战国·荀子《荀子》)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东汉·班固《汉书》)  相似文献   

16.
张晓华 《奋斗》2001,(10):56-56
轿子,古称舆。这种不用牲畜,而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在《史记&#183;夏本纪》中已有记载.可算是古已有之了。但是,轿子不能随意用.远古时轿子只是非常有身份的人,还得在必要时候,像大禹治水走遍神州大地,他才偶一用之。  相似文献   

17.
(五)文笔要生动朴实文和史,在我国古代本是一家。被誉我“良史之才”的司马迁,就是“善叙事”的楷模。他的《史记》之所以千百年流传不朽,一方面是由于史料丰富、观点进步;同时也由于文章精美,脍炙人口。读《项羽本纪》、《刺客列传》等纪传,谁能不为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而赞叹叫绝!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作者和编辑,应当向司马迁学习,加强语言修养,努力提高人  相似文献   

18.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扰,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  相似文献   

19.
一、权利的内涵 1.中方学者对权利的界定权势和私利。《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说:“家累数千万,食客日数百人,陂池田园,宗族宾客,为权利,横于颖川。”《盐铁论·禁耕》讲道:“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论道,忍着,天之所生也,有是身体,即由其权利,侵权者,谓之侵天权,让权者谓之失天职。  相似文献   

20.
指鹿为马     
正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赵高想要叛乱,恐怕各位大臣不从,就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