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旱期现代性批判的经典文本。它的三个主要方面形成马克思现代性话语的内在逻辑: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成分”构成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是现代性批判的基本内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即共产主义是现代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马克思按着从异化劳动→私有财产→共产主义的逻辑理路展开,构建了一个以人为本、以自由为核心、以"三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统一"为基本内容的完整体系。这样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解放、自由发展思想的源头和实质;才能确实澄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理解上的种种误读;才能继续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解释力、说服力、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异化状态以及发展的片面性,探讨了人的本质、生存、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其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本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正式发表,引起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各种各样的理解和解释。但是这些理解与解释在实际领悟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方面离它奠定的东西太远了,在人之现实存在的丧失理由的状态中逗留得太久了。将人类的无价值的生存状况转化为生存的更高价值,此乃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参照的"这个马克思"哲学当然的使命。人从丧失理由的生存状态中折返,显然已经呈现在那种将哲学上的存在物(事物、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而开辟了存在论新天地之中。  相似文献   

5.
6.
邵发军 《岭南学刊》2012,(3):107-110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生态正义思想方面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古典和自由主义的特征,体现了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是自然生态正义与社会生态正义的综合体,为后期马克思超越正义的思想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从实践生存论视阈对生态自然观做出高度澄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自然观,开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径,迄今仍闪烁惊人的智慧之光。当前,重温马克思这一著作中的深邃论述和远见卓识,不仅有利于领会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走出生存困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成竹 《岭南学刊》2012,(5):99-104
道德幻灭作为市民社会之怪相,构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内容。康德从道德原则中剔除一切经验的因素,维护了道德的纯粹性和崇高性。但是,这种纯粹先天的规定将道德抽象地肯认为超历史的应当如此,从而使其丧失现实性。马克思扬弃康德关于道德的纯粹性规定,使意志自律进入人的存在的历史,确立起道德考量的绝对尺度,进而以四个悖论为例——道德是从邻人的口袋里诱取黄金鸟,道德是出卖身体和良心,道德是禁欲、节制、吝啬和遏制生命,个人与国家的贫富成为判别其道德上诚实与否的根据,呈显市民社会道德幻灭之怪相。由此,道德幻灭作为资本对劳动统治的历史结果,是市民社会人的存在的宿命。  相似文献   

9.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三大部分——哲学批判、经济批判和社会批判中,"感性活动"、"异化劳动"已经本质性的产生并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基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宏大而又深邃理论体系中以其时间维度和理论意蕴的双重价值一举超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成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共产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人学底蕴:在《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他所处时代人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乏及其背后的原因,指出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要通过“工人解放”达到私有财产的扬弃从而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尽管《手稿》通常被认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不成熟时期的作品,但其中将共产主义建构在人的需要的满足基础之上的思想,对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等理念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中,对自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一书中提出的社会概念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充实和具体化,这表现在马克思并未从纯粹物质的角度看待劳动产品,而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劳动产品的社会意义。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在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中首次得到了明确,在第四个规定中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说明。结束了对异化劳动的讨论之后,马克思又给自己规定了从社会角度讨论私有财产的性质的任务,表明了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理解私有财产的性质这一思想的彻底自觉,从而为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从劳动的本质、劳动的具体历史形态以及劳动对于人类历史的作用等几个方面,深刻分析和阐发了马克思的劳动观,奠定了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基础。全面、正确把握《手稿》中的劳动观,将其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联系起来,对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要全面把握劳动的本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正确把握劳动的具体形态,激发创造性劳动活力;要继承优良劳动精神基因,大力弘扬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要真正把握劳动的属性,搭建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桥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劳动这一助推社会发展的引擎,人民的美好未来需要劳动去开创。  相似文献   

1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历经第一次时间转向后,探讨时间领域内自由时间异化的实验性文本。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于哲学人本主义逻辑这一"统摄性的权力话语"对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社会下的自由时间异化进行哲学人本学的分析。自由时间异化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生成中出场,表现为劳动时间异化和非劳动时间异化。马克思分别以三种不同的视角来论说自由时间异化的表现:在国民经济学视域下,自由时间异化的表现体现在社会现实的对象透析中;在哲学人本主义视域下,自由时间异化的表现体现在经济现象的本质透视中;在人学历史性视域下,自由时间异化的表现体现在经济事实的历史审视中。随着马克思越深入经济事实,其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自由时间异化的倾向就越明显。自由时间异化生成于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生成中,也必将扬弃于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而走上共产主义的道路中。相较于人本主义异化史观,这种历史性倾向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自由时间异化的"初始形成之语境"。  相似文献   

14.
牛俊伟 《桂海论丛》2010,26(4):55-59
广松涉在《唯物史观的原像》一书中作出了一个基本判断,认为异化劳动不过是马克思对私有财产所作的概念性把握,二者的真实关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尚未最后解决。广松涉的这个判断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关于马克思所面临的逻辑张力和理论困境,他的分析就难免有疏漏之处。  相似文献   

15.
袁静 《新东方》2008,(6):27-30
当代西方,大工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社会、技术、资本、信息、大众传媒等,使人们成了“机械时代的舒舒服服的不自由的奴隶”,人类生存在异化、矛盾和不自由的困境中。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可以发现,实证分析才真正是隐蔽于《手稿》多重方法构架之中的主导方法。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现实和理论表现,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的扬弃(共产主义),从而得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工人阶级所埋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邓喜道 《理论月刊》2005,42(9):10-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转向而实现的:一、从本体自然观到社会自然观的实践论转向;二、从机械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的关系论转向;三、从构成自然观向过程自然观的生成论转向。  相似文献   

18.
张汝 《传承》2014,(1):95-97
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证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劳动),批判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在异化劳动限制下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状况,以及消除异化和私有财产,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伟大蓝图三个方面及其逻辑联系进行简要论述,有助于对其中的人学思想有所建构。  相似文献   

1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辩证法的几个文本之一.其中的辩证法问题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抽象性的批判,一个是对人的自我实现的辩证法的规定.二者具有明显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晓明  郭良婧 《理论月刊》2003,(12):51-55,60
《手稿》在揭示资本主义异化事实的同时,形成了初步的经济伦理思想,具体内容表现在马克思对经济活动中人与物的本质关系、经济活动中人的本质与地位、人的复归等论述上。马克思的经济伦理观思想反映了马克思基本的伦理诉求,它与后来的思想有着内在的契合。今天解读《手稿》中的经济伦理思想,有助于深化《手稿》的理论价值,并对现实的经济伦理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