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公司登记行为,完善公司登记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在本市范围内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合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根据《条例》及本规定办理公司登记。 第三条(登记机关)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东新区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公司注册资本的登记管理,规范公司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公司注册资本是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或者发起人实缴或者认缴的出资额。第三条 公司登记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登记公司的注册资本,对符合规定的,予以登记;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登记。第四条 公司注册资本数额、股东或者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第五条 公司设立登…  相似文献   

3.
《商务与法律》2005,(6):39-4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12月18日签署了第451号国务院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刮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共分12章89条,分别为总则、登记管辖、登记事项、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分公司的登记、登记程序、年度检验、证照和档案管理、法律责任、附则,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条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1)申请公司、分公司登记。申请人可以到公司登记机关提交申请.也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中“公司登记机关”是否仅指原公司登记机关的请示》(闽工商法字[2001]第86号)收悉。根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22号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登记管理,规范公司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全体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总额。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相似文献   

6.
文摘博览     
厦门企业登记管理立新规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新近制定《厦门市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突出简化企业登记手续,并使国内企业享有与三资企业等同样的待遇。《条例》规定,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三资企业,不论是公司法人还是非公司法人,都统一按《条例》登记。根据《条例》,设立企业无须再经主管部门或审查批准机关审批,可直接向登记机关  相似文献   

7.
(1994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6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认公司的企业法人资格,规范公司登记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公司登记。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执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9.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公司登记行为,完善公司登记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中,经常发生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蒙受巨额损失,上当受骗的情况.其中问题大都出在私营企业的营业执照上,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情况: 1.企业经济性质名不符实,私营企业挂靠国营、集体企业的现象严重.有些私营企业的经营者利用人们对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信任心理,申请开业登记时,在企业经济性质上大做文章.他们采用向某些国营企业(其实有些是国家行政机关)、集体企业交纳定额管理费的手段,由这些企业出证明,写申请,下任职决定等等,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企业性质为集体所有制、甚至全民所有制的营业执照. 2.注册资金虚伪.根据《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15条的规定,注册资金必须有“资金信用证明,验资证明或者资金担保”来证实.但有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核准登记过程中,并  相似文献   

11.
徐梓程 《人民司法》2023,(32):102-106
<正>【裁判要旨】中外合资非上市公司发起人股份转让情况并非公司登记事项,公司不负有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股东变更登记的义务,在股东名册与公司登记机关公示的股东信息不一致时,应以置备于公司的股东名册为准。同时,公司应按照股权转让时适用的法律、法规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送原公司登记机关备案,并按照外商投资相关主管部门制定、发布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进行备案、公示。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导入——虚假资金证明责任之基础理论资金证明是金融机构出具的证实出资人向公司注入资金情况的文件或凭证。依据《企业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金融机构出具的资金证明是验资机构用作验资的必要材料。①在现实的信用体系下,出资人利用金融机构过错获取虚假的资金证明,实现验资、登记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较为普遍,故而债权人追究出资人虚假出资责任案件便应然而生。根据债权人追究的深  相似文献   

13.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公司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登记管理,规范公司登记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务主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各直属海关,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 月27日审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決定》和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決定》已经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为了准确适用法律,规范、便民、高效地开  相似文献   

15.
[公布日期]2005.12.18[施行日期]2006.1.1[文(令)号]第451号令[类别]民商法·公司[同时修改法规]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第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二、将第六条修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下列公司的登记:“(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公司以及该公司投资设立并持有50%以上股份的公司;“(二)外商投资的公司;“(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的规定,应当…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据《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合伙企业登记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领取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单位(以下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有住所,公司住所应当在营业执照上载明,公司住所发生变更前应当依法办理变更登记并换领营业执照,未按照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办理乃至罚款。(新旧公司法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均有规定)。但有的公司虽然营业执照没有吊销,但按照工商登记资料却无法找到相应公司的机关、人员和财产。有的公司被工商登记机关吊销了营业执照,但不进行正常的清算,按照原工商登记资料也无法找到相应公司的机关、人员和财产。学界把这两种现象形象地称为“公司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8.
公司的行为应由公司机关代理,《公司法》第30条没有规定公司的设立登记由董事会为之,从逻辑上讲是否认了设立中公司机关的存在,从而否认了设立中公司的人格,但设立中公司应当具有一定的人格,此项规定不仅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不符,而且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规定相矛盾。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18日中华人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51号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二、将第六条修改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负责下列公司的登记:  相似文献   

20.
朱惠卿 《犯罪研究》2006,(6):59-60,78
虚报注册资本罪是199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中确定的罪名,1997年《刑法》修改时予以吸收。《刑法》第158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报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