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是区分事物优劣、揭示客观真理的重要方法。然而,比较需要得法,得讲科学,还需辩证地看待比较得出的结论。要正确地进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必须坚持辩证法。一、只有同质的事物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只有对事物的质全面比较才科学。任何事物都有多方面的质,是多样性的统一,只有把同质的事物进行全面比较,其结论才有具体的意义。金刚石比红松木硬——这个“硬”的结论并不能说明金刚石和红松木孰优孰劣。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挤、文化等多种规定性的统一,只抽取社会主义经济暂时不如资本主义发达而比较,也得不出“社”不如“资”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人们对于事物性质从“软”、“硬”这个角度上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在发展。特别是对于事物的“软”的性质的认识和研究,正在扩展它的新领域,颇有普遍化的趋势。许多事物都是以“软”字修饰限定其中心词的。这绝非仅仅是新名词的产生,乃是人们对于“软”这个事物普遍性质认识越来越清楚透彻并运用于实际的反映。我们把事物这种相对于具体的、实在的、有形的、硬件性的诸类因素称为“软因  相似文献   

3.
一 概念(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主观逻辑是客观逻辑的反映 概念在《墨辩》中叫“名”。“名”是什么?《小取》篇说:“以名举实”,名是用来列举、模拟、代表事物的;《经说上》又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是某事物之所以谓某事物的一种符号,“实”是名所描述的对象。这就是说,概念(名)是“实”的反映,“实”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名”与“实”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先有被反映的对象“实”,然后才有所反映的意识“名”。因此,“名”作为一种思维形式,从它的内容、来源来看,它有其客观性的一  相似文献   

4.
贺善侃 《现代领导》2014,(10):10-11
对“跨界领导力”的研究始于对其内涵的把握:而要准确把握其内涵,首先要搞清楚“界”的含义.还要搞清楚怎么“跨”,理解“跨”的含义和程度。一、何为“界”?对“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从广义上理解,“界”即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界限。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而又相互联系.一事物与他事物总是既有不同点又有相同点,我们可以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个“类”。区分不同类事物不同普遍属性的界限,正是我们在此所说的“界”。  相似文献   

5.
物质因其大小和质量不同而分为不同质的层次,一个事物分割到一定程度,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就会引起物质的变化,这也是量变转化为质变,是质量互变规律不可忽视的一个基本原理。 春秋战国时代“合同异”派的首领惠施提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这一命题,不符合唯物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每一具体事物的分割总是可“竭”的,“一尺之捶”分割到一定关节点时。就不能保持“捶”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6.
象征,是人们通过物象、表象、意象、图象等表露出来的某些迹象或单纯的现象,来表达某种特殊意义。它是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所谓“象征功能”或“象征意义”。也就是说,每种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的数量、形状、色彩等具有自己特点的东西,人们通过联想、比较,运用形似、谐音、会意等方式,赋以它们某些特殊意义,经过长期传承和发展,以约定俗成的惯例,达到人们的心理效应,成为民间的象征民俗。象征民俗的表现手法,总的是把有象征内涵的事物,作为表现的手段或依据。择其主要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缺少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一直是武汉市轻纺工业的一块心病,“武汉货”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几乎成了“大路货”的代名词。九十年代以来,市政府已连续主办四届“汉货精品展评”活动,先后推出上百个在一定程度上“叫得响、过得硬、站得住”的精优汉货,涌现了一批以“汉派服装”、“红桃K”、“健民”、“一枝花”……为代表的佼佼者。可以断言,这样的精优汉货不再是“棉花糖打铜锣”了,这项展评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才得出的概念。文化是一种悠久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年来它一直是中外学者比较关注、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尚未统一定论的概念。西方“文化”一词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e”,它的原意是指经过人们加工、培养、教育等产生发展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例如天然的燧石不是文化,但经过人打制成的石刀、石斧等石器则为文化。 英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化·泰勒(E.Tyloy)在其1887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赋予了文化概念的现代…  相似文献   

9.
比较是一种说明事物特点的有效方法。通过比较,人们可以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出科学约结论。我在初二《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人类社会的产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成就”等内容时,我作了以下一些比较。1.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古印度都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了奴隶社会。但埃及曾几度被外来民族征服;巴比伦早在公元前539年就被波斯帝国灭亡;印度半岛长期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中。只有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表扬,是我们常用的工作方法之一。但究其效果,却有正负效应之分。关键之一在于是否把握住人们的心理和他们对所表扬的事物的情感。所谓情感,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分为“肯定情感”和“否定情感”。“肯定情感”表现为对事物的喜爱、向往、羡慕的态度;“否定情感”表现为对事物无动于衷或厌恶。憎恨。喜爱的态度推动事物发展、扩大、加深;无动于衷的态度将会使事物停滞不前;厌恶的态度将会使事物的发展受阻甚至被破坏。我们进行表扬,无论是口头表扬、文件通报表扬,还是评先、表彰劳模,能否达到弘扬先进、激励后进、鞭挞腐朽…  相似文献   

11.
诚然,在语言和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发展”与“变化”是同义词。但是,在辩证的发展观中,“发展”与“变化”的涵义并不完全相同。先从哲学涵义来看,“变化”是“改变”的意思,它是指包括“发展”在内的事物的一切变动。而“发展”虽然也是一种变化;但“发展”所以被称为“发展”,其根本的标志则是指: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上发生了大的变革,增加了复杂的内容,达到了高级阶段和产生了新的质.如果笼统地把小的、简单的、低级的、非本质的变化也叫做“发展”,那就难以同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划清界限,因为形而上学“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列宁全集》第38卷,第103页)再从专门揭示事物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来看,“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就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比较法是通过几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比较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在理论思维中,不可比性是相对的,可比性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提高可比的层次,在这一层次不可比,在另一个层次就可比了,在抽象领域中没  相似文献   

13.
按劳分配里的“劳”,其具体含义是什么?对这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结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特征,谈几点看法。一、关于“劳”的衡量在谈到按劳分配时,人们一般地认为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我认为按劳分配的尺度应该是劳动的量,马克思、列宁等都对此作过明确的论述。这里的“质量”并不是指劳动的质。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的内在规定,不同种的劳动具有不同的质,它是相对于具体劳动而言的。而“质量”是相对于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言  相似文献   

14.
“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事物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度”。一种事物,其变化超过了它的临界点就会变成另一种事物。生活中要把握“度”,改革、发展、稳定同样也要把握“度”。研究“度”的思想,提高把握“度”的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领导者见识的主要表现见识是指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判断、把握其发展趋势的能力。见识是人所具有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对领导者而言.见识主要表现为“五见”:  相似文献   

16.
“个别”和“一般”通常是在两种意义上被对应使用的。一种意义是:“个别”指少见的、少数的事物和现象;“一般”则指常见的、多数的事物和现象。一种意义是:“个别”指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或指单个事物;“一般”则指事物的共性或普遍性,或指一类事物。不论从哪一种意义来看,个别和一般都是互相对应的,即个  相似文献   

17.
胡耀邦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把复杂的事物简明化”,这个提法,新颖别致,寓意深邃,值得我们琢磨、深思。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所谓“简明化”,可以理解为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事物的本质往往包含在大量现象以至假象之中,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包罗万象地囊括一切,而必须透过游移不定的表面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文摘     
“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在辩证的发展观中,“发展”与“变化”的涵义不完全相同。从哲学涵义来看,“变化”是“改变”的意思,它是指包括“发展”在内的事物的一切变动。而“发展”虽然也是一种变化;但“发展”所以被称为“发展”,其根本的标志则是指: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上发生了大的变革,增  相似文献   

19.
在高二《思想政治》(下册)教学中,有部分师生总是把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看成是一回事,其实,这两个飞跃并不是一回事。它们既有区别,又有一致性。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的起点不同。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起点是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起点是感性认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做”和“行动”;而感性认识是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及事物的外部联系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第二,两者转化的内容不同。虽然这两个飞跃都是…  相似文献   

20.
文化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人们对其周围事物的认识,通常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要包括宗教信仰观、“一体化”文化观、“使命”观以及个人主义价值观。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无一不受到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全面了解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剖析和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