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樱 《乡音》2012,(1):29-30
"今天,衡量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仅在于它规模有多大,业绩有多高,更在于它是否与其所处社会共享成就,共创价值。安利深耕中国16年,在其优异的业绩表现为人瞩目的同时,其对中国消费者品质生活的引领,对就业创业的贡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更为人所称道。"安利(中国)河北/内蒙古总监郑  相似文献   

2.
2008年春节前夕,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召开年度总结会,北京团市委副书记、北京志愿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先忠、安利(中国)公共事务副总裁余放、安利北京/天津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0)
正10月9日上午,"在京台胞特困家庭帮扶"公益项目捐赠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此次活动以"庆重阳,助公益"为主题。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副会长郑大、陈子云,北京市工商联秘书长林为民,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北京分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杨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光彩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杰庭等领导出席,捐赠仪式由北京市台联秘书长张晓军主持。王兰栋在仪式上致辞,他向安利北京分公司、北京光彩公益基金会的善举表示感谢。他同时表示,此举是为了贯彻  相似文献   

4.
黄安利和庄米歇是在中国相识并成为朋友的,两人都是长着标准中国面孔的法国人,先后毕业于法国ESSEC商学院。“我是华裔”,这是庄米歇现在介绍自己身份时的必要补充。“学中文让我有了到爷爷的国家来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黄安利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5.
《直销法》的种种限制无法阻挡企业进军直销的脚步,未来在供应链领域的争夺或许才是企业致胜的关键——每周二、五从早上10:30开始,在北京宣武区长椿街安利的门店外都是热闹非凡,来这里买安利产品的、听课的人排队往往都将这一段自行车道都占住了。中午时分,人行道边常常有刚刚听完培训课的安利学友们聚集在一起,面带微笑,用力握手,互留联系方式,嘱咐对方保持联系,然后大家自发地到街边的饭馆吃午饭,席间大家开始热烈讨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是记者在参加完一次安利培训课后了解到的。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安利的会场几乎总是排满课程,“一、…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是一种快乐,这是获得北京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5名安利北京志愿者的志愿感言。从2008年7月1日至10月8日,554名安利北京志愿  相似文献   

7.
在风云多变的商界,总是演绎着一场又一场传奇。当那些被神化了的英雄走下人们想象中的圣坛,甚至就坐在你的面前,他们会变得平凡而又真切。 郑李锦芬,安利(中国)的掌门人,安利亚太地区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这位被员工亲热地称作郑太的女当家可以令很多与她接触过的人折服。她没有那种寻常女性管理者因掌控一方而显露的“霸气”,在任何场合她似乎都是优  相似文献   

8.
张亚雄 《小康》2015,(1):82-85
安利公司的成功,是了不起的商业成就,但是,商业就是商业,不是一夜暴富,也不是不劳而获。这是一个商业帝国。不管在中国"安利"两个字遭受多少诟病与反感,杰·温安洛和理查·狄维士所创建的安利公司是一个在商业上成功的企业,其培训体系被《哈佛商业评论》引为优秀商业案例自有他的道理。温安洛的老乡兼老友、美国前总统福特对温安洛的评价是"了不起的顾家男人"和"全球化的商业领袖",就是指两个创始人把这个在邻里间卖维生素和肥皂的小生意做出了大名  相似文献   

9.
从事对台新闻工作,经常会提起两岸间的善意。2009年春天随同“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首发团赴台采访报道,就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这样一种善意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谭珊英 《黄埔》2012,(1):27-28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立后,开办了女生队,是“破天荒的事,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那么黄埔军校首批女生在校内是如何学习生活的呢?请看黄埔后代谭安利根据母亲谭珊英回忆录《黄埔女兵足迹》整理的文章:  相似文献   

11.
智障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海洋,蓝色海洋在他们心中就像谜一样。2008年初春,解开谜团的机会来了。通州区培智学校100多名孩子走进海洋馆,近距离感受1000多种海洋生物和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这一次活动,组织通州培智学校老师和安利北京志愿者共圆孩子们一个梦。  相似文献   

12.
水青山 《台声》2009,(6):49-56
历时两个月的“安利心印宝岛万人行”于5月14日在台中圆满落幕,活动期间共有9批次、约1.2万名安利员工赴台旅游。根据初步统计,团员在台自主消费累计约1.6亿元新台币,95%以上的团员表示还会再来宝岛旅游。  相似文献   

13.
张玮 《中国残疾人》2008,(12):31-31
“志愿服务是一种快乐”,这是获得北京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5名安利北京志愿者的志愿感言。从2008年7月1日至10月8日,554名安利北京志愿者参与了北京市8个区县15个城市志愿者站点服务,累计服务时间13136小时。  相似文献   

14.
直销商:没有店铺的老板■刘俊彦坊间一本名为《安利口才》的小册子十分畅销。懂行的人会告诉你,要了解世界直销业,从“安利”开始。其实,许多中国人早已熟悉了走街串巷的商贩们高亢的吆喝声,听惯了回荡在乡间田野上货郎手中拔浪鼓有节奏的鼓点声,而这些即可看做现代...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09,(8):46-46
美丽优雅的王雪小姐 美丽优雅的王雪小姐刚刚获得北京掌秀2008年优秀代理商称号。2007年的王雪小姐失业在家,6年的财务工作让她看不到前景,辞职下海做了一年多的安利,投资三万多元,收益寥寥,家里堆满了安利产品,和老公争吵日益升级。王小姐愁苦烦闷,到底出路在哪里?无意中接到一朋友电话,  相似文献   

16.
李华武 《中国保安》2012,(13):76-76
6月9日、10日,天津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开发区分公司共出动60余人次参加安利公司在滨海泰达体育场组织的安利环保嘉年华执勤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08,(9):44-44
案例:昨天刚刚参加完一次大型活动的保安队长王安利今天就受到了保安服务公司领导的批评,原因是他带领的四十名保安员对于现场的秩序维护不利。昨天的活动是某商家在商场门前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保安服务公司作为这次活动安全维护。没想到当时活动现场聚集了上千人,到了赢取奖品的环节,群众开始争抢礼品,造成现场秩序极为混乱,结果活动搞到一半就不得不临时取消。应该如何做好大型活动的现场维护,王安利觉得自己的经验有些欠缺。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