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2012年我国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确立了侦查人员作证制度,但是就目前的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而言,我国侦查人员作证将面临一系列制度性的困境。首先,在缺乏传闻证据规则跟进的情况下,公诉人员凭借各种书面材料足以证明控方证据的合法性,因而根本没有必要提请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其次,尽管侦查人员应该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但是基于侦查人员的特殊性质,现行的证人作证制度尚不足以保证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最后,在侦查人员存在各种思想顾虑以及侦查人力资源配置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目前的司法管理制度无法为侦查人员作证提供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新刑事诉讼法以基本法的形式首次明确了侦查人员的出庭作证义务,具有更高法律素养的职务犯罪侦查人员的出庭作证势必会成为未来庭审的常态,本文通过对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并且从侦查角度分析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意义,探讨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保障,冀望更好地贯彻落实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
触手可及的程序正义——论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事诉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渐渐成为刑事司法理论与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实现程序正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如此,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我国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围绕立法完善、作证范围、作证保护等方面进行关于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制度构架,以促进我国证人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是现代刑事诉讼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提供证据的原始第一人,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有违现代法治文明对控辩双方诉讼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大体对等的要求,是对被告人的质证权、辩护权的践踏,是对程序公正原则的违背。但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存在一些现实矛盾,建立和构建完善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在我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审判活动中,侦查人员的出庭作证对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避免冤假错案,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具有重要意义,侦查人员作为一类特殊的人证应当出庭作证.本文从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侦查人员不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弊端,从而提出完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郭太平 《中国司法》2010,(12):100-102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在许多国家已经是司法实践中的惯常现象,但在我国的刑事司法活动中侦查人员极少出庭作证。在我国,这一问题不仅在证据理论上而且在诉讼制度上均存在诸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尽管《刑事诉讼法》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没有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其制度的运行,但诉讼法学理论研究对侦查人员出庭作证性质的没有作出具有说服力的回应,却是这些依赖其性质的界定才有可能得以解决的诸多问题增加的基础性根源。  相似文献   

7.
新刑诉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侦查人员出庭说明情况的条款,明确了反贪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法律义务,改变了长期以来职务犯罪侦查机关办案人员一般不出庭作证的局面。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也的确有其必要性,但在司法实践中,反贪侦查人员一直在幕后从事调查工作,现在要出庭面对法官、辩护人必定存在诸多不适应,亟需从转变观念、培训力度、获取证据、外部协作以及保障措施等多个路径提高出庭作证能力。  相似文献   

8.
非法证据排除中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与中国的"本土资源"格格不入,因而在实行过程中面临着重重障碍。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预设功能的充分发挥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跟进,否则将因缺乏必要的"土壤"而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一直是理论界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司法机关对这一制度也进行了实践探索。在立法上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2012年3月14日所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都已明确了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相关规定。尽管如此,在司法实践中,作为侦查办案人员的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是促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诱惑侦查之证据在取证、举证、质证、认证四个司法证明环节的合法性要求,认为诱惑侦查人员取证应遵守行为适度性原则,对于侦查陷阱的抗辩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建立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及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