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探究是杜威逻辑学的概念,它的内涵通过"连续性"、"习性"以及"情境"等概念体现。根据杜威的探究内涵发展出来的社会探究模式理论,强调经验优先,在设置情境中注重体验,强调自主学习、反对灌输,在掌握知识时情感并重。探究理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教育即生活”与“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与“社会即学校”、“做中学”与“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 ,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比较。认为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固然受到杜威的影响 ,但两者又有质的差异。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批判地吸收杜威学说 ,并且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新理论  相似文献   

3.
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是一种新型的将志愿服务整合到大学教育中的模式.南开大学在中国内地首次将服务学习建立为无专业无年级限制的大学公共选修课.对选修服务学习课程同学的前测和后测调查显示:大学生到社区中服务儿童的实践建立了大学生(儿童成长辅导与陪伴者)与儿童(服务接受者)共同成长的服务学习模式;服务学习对推动青年志愿服务运动具有积极意义;对大学生成长和社区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业才 《前沿》2011,(15):45-48
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通行解释,存在问题:失于随意、笼统、理想化,犯了逻辑学上重复定义的错误。杜威解答有启迪,有闪失。教育究竟是什么?新解释:教育就是人类以帮助和引导其成员学习向善成长(成己、成人、成事)为直接目的进而促使人生和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越来越美好的点识成智、化情为慧的智慧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5.
发展导向的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肯定了青少年的无穷的能量和独特的创造力,强调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关系的相互影响;重点专注于青少年的正面能量与优势,以及其内部和外部的社会资产;通过了解和善用青少年的资源和能力,帮助青少年认识自我价值,了解自身优势,重建自我适应社会角色的渠道,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最终使青少年能有效地面对和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在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和公益服务方面这一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从事社会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培育青少年的成长就经常运用了“服务学习”“志愿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模式。“服务学习”是一种教育或培训方法,强调运用有意义的社会服务,促进青少年的学习经验,以发展其公民责任、公民参与和个人成长;“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主义的无偿活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融合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志愿者也能从中提升自我价值和自我效能感;而“社会服务”则是指个人或机构为社会或人群提供的有益的服务或活动,服务者可以从服务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体验个人和社会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6.
程雪霞 《青年论坛》2010,(4):137-139
“任务型”教学以杜威的“做中学”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倡导通过完成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任务”获得社会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提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思想具有趋同性。从教学法研究者、教师、学生的角度理解和剖析“任务”,以便对“任务”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让“任务”切实为“教、学、做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李海凤 《传承》2008,(20):78-79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出路。杜威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德育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杜威教育哲学站在时代及哲学的高度上,批评和传承、扬弃和超越西方传统教育哲学,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杜威教育哲学的四个维度是实践哲学的理念、进步和民主的信念、现实主义的观点和实验主义的方法。杜威教育哲学的宗旨是通过改造教育方式改造生活世界。经验主义是其核心理念,实验主义和民主主义是其基本原则。杜威倾注全部的智慧,弥合二元论的弊端,透视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和危险,强调当下的可触摸性,让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建立生活的丰富性、恢复生活的连续性,这就是杜威教育哲学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2)
以服务性学习教育方式为高校教工党员常态化教育的基础教育实践模式,可建立一种新的常态化的教育服务平台。"服务性学习"教育模式分为服务性学习准备阶段、服务性学习行动阶段、反思体验提升阶段、成果评估提炼阶段。构建"服务性学习"教育模式,有助于不断提高教工党员常态化教育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成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杜威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出路.杜威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德育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青年干部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怎样才能使青年干部不负重托、尽快成长成才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青年干部只有通过各级党组织的多方教育,才能茁壮成长。加强理论教育,是青年干部成长成才的坚实基础新时期的青年干部,尽管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知识丰富,专业扎实,但由于受党的教育的时间短,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理论功底还不深厚,政治意识相对薄弱,还不善于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办事情;少数青年干部在五光十色的生活面前,目眩神迷,心浮气臊,忙于事务性的工作和各种应酬,很少挤时间学习理论。这种倾向…  相似文献   

12.
杜威是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使用“经验”这一哲学概念,以此发扬17、18世纪哲学重视实践的思想。杜威在教育哲学中突出了“问题”的重要性,这正是其教育哲学的价值所在。其教育哲学围绕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展开,将“经验”与“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建构教育与社会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成长战略理论、动力理论、网络理论、创新理论、资源理论、学习理论和风险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变量的研究假设,构建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的绩效评价模型。利用在浙江、广东、湖北、山东四地收集的216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检验,除了国际化成长程度与国际化成长机制绩效的关系这一假设未得到数据支持外,国际化成长战略、动力系统、社会网络、组织学习和风险控制对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机制的绩效假设均获得支持。最后对相关结论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道德发展和精神成长的基石。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情感体验走向情感发展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从情感角度培育人是对“如何培育人”这个时代命题的积极回应与有效探索。为此,通过巧设情感体验活动营造情感氛围、优化情感体验问题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触发情感体验表达内化情感价值,从而不断强化情感体验,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情感体验彼此结合,使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相互促进,最终实现情感价值人格化的育人目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价值澄清理论与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娜 《前沿》2006,(11):146-148
价值澄清理论是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社会现实为背景提出的,它以杜威的经验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存在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对价值观教育的一些范畴和关系重新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了价值澄清的四要素、三阶段七步骤和策略等内容。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对于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仵林军  高希 《前沿》2014,(11):195-196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学业问题成为影响学生在高校成长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功能架构、服务内容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构建大学生学习支持体系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学习性、成长性实践和社会化实践,对于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大舞台。在社会实践活动这个实践的、整体的和开放的综合教育平台上,大学生可以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发展个性,提升全面发展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四川省泸州市综合防灾减灾馆是结合当地气候、地理及自然灾害特点而打造的服务群众的综合性教育基地。该场馆以把握灾害规律、识别灾害风险、科学应对自然灾害为展示主题,利用多媒体系统和互动设备,让前来参加夏令营、安全教育活动的观众在体验与互动中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9.
正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3年6月28-2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集体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东兰县,开展现场体验教育并进行学习讨论,接受了一次群众路线和教育活动的历史教育。7月1日,我区迅速全面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创造性地提出要将"三个一"批作为我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载体:开展一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  相似文献   

20.
青年与旅游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和谐关系,台湾的青年旅游整合了志愿服务、实践学习、公民教育、青年参与等青年成长发展的诸多渠道,呈现出时尚创新、多元灵活等特质,亦具备了推动观光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支点、青年成长发展的新平台、培养后备军的新渠道、公共外交活动的新载体等多元功能,其作为青年事务中的一大亮点,为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工作和两岸青年交流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