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指导比较研究新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对日本、韩国《行政程序法》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程序法(草案)》中有关行政指导的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行政指导的实践和国内外学者的探讨,对行政指导的性质、法律控制、法律救济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我国的行政指导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最后,揭示了研究行政指导等新型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指导可诉性比较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思彬 《行政与法》2002,(12):22-24
行政指导行为已被广泛运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与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目前行政指导缺乏法律法规规范,行政指导侵犯相对人权益的事实大量存在,很有必要规范行政指导行为。本文将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内地对行政指导的界定及其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必须将行政指导纳入法制化轨道,接受司法审查,从而使中国行政指导在法律规范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美行政公开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美两国尽管都拥有行政公开制度 ,但二者在宪法基础、法律规定、公开的内容、公开的限制、公开的方式、公开的程序、公开的救济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行政现象,行政指导行为在行政实务中广泛存在,具有特殊和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本文针对行政指导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行政指导实践的差异可以用两个概念来表示,一个是"作为行政活动的行政指导",一个是"作为行政制度的行政指导".在中国,由于行政机关具有法律上的指导权限,常常采取明确的表现形式进行指导,行政指导以行政行为的形态出现,易于识别和规范,功能积极.而在日本,由于没有法律权限依据,行政机关采取了各种制度性措施来保障行政指导措施落实,包括官民一体的体制、行政机关的事实强制措施,这些措施一起构成了"作为制度的行政指导".后者使得行政指导不具有具体形式,难以辨认,难以追究法律责任,从而消解近代的行政法治.中国行政指导实践应朝法治化发展,预防日本式行政指导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是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肯定这种灵活高效行政手段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的行政指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完善。本文对行政指导理论与实践中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阐释,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行政指导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重新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进行架构:第一,培育现代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指导观念;第二,确立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第三,健全行政指导的基本制度;第四,建立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第五,构建行政指导的程序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8.
中美行政执行制度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美行政执行制度概况由于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法律制度 ,因而两国有关行政决定执行的概念有很大差异。在中国 ,行政决定的执行有两种含义 :一种较宽 ,包括监督 ;违法行为的调查 ;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以及行政强制执行。另一种较窄 ,仅指行政强制执行 ,即政府采取措施迫使不履行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在美国 ,行政决定的执行涉及对行政机构规则或命令履行的监督与调查 ,以及解决履行争议的非正式裁决或正式的行政与司法程序。在美国的行政法领域 ,当履行行政规则或决定有争议时 ,行政机构具有最初的执行权。行政执行的法律包括…  相似文献   

9.
行政指导作为现代国家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已成为政府积极管理和引导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行政模式.然而,行政指导在我国行政法学的研究中尚属薄弱环节.本文对中日行政指导制度加以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建立和完善行政指导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行政指导救济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莫于川 《法学家》2004,(5):130-136
本文首先对行政指导实务中存在的若干负面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如何确定与行政指导行为有关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专员、行政苦情、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行政法律制度,提高行政指导行为的法律救济制度水平,实现行政指导法治化,提出了若干改革与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孔祥发 《行政与法》2006,1(5):77-79
行政指导在市场经济国家相继出现和广泛运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的影响来看,行政指导乃是社会效果等理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将有越来越多的行政审批事项被取消或者下放。取消行政审批后如何后续监管?如何管好、防止出现“一放就乱”?这是基层监管部门面临和需要解决好的问题。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制、部门信息衔接机制等的不完善,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取消行政许可后,该行业市场一度出现乱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的监管实践可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续监管提供启示,结合近期广东省东莞市正着力推进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笔者对行政审批改革后续监管进行探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行政文化视野中的行政人格塑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曹芳  陈建斌 《行政与法》2005,(10):25-27
行政人格是指行政人员与社会其他成员相区别的内在规定性。本文以行政文化作为考究行政人格塑造的一个视角,以行政文化建设与行政人格塑造的契合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深入剖析行政人格异化的行政文化因素,探讨如何以行政文化建设来推动行政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行政指导行为应运而生并发挥了积极的现实作用,逐渐成为现代政府施政的中心。但在行政指导的实务中它的某些固有缺陷和负面效应也不时暴露出来,有些甚至直接影响到行政指导积极意义的进一步显现。本文试图从变革政府执政理念和法律规制两个方面指出了解决行政指导面临困境的路径,这对于发掘和维护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积极性,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科学类社团管理体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庆国 《行政与法》2007,(10):16-18
完善社会科学类社团的管理体制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本文从分析现行社科类社团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完善社科类社团管理体制的观念、职能、制度、机制、方法、手段和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实施条例》在许多方面体现了创新和实用的特点,对我国行政救济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层级所限制,该条例并未完全回应长期以来理论和实务界对我国行政复议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对和解及调解的规定上,有突破,亦有不足,具体表现在适用范围、效力、程序、救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负责精神、完善的责任机制和可问责机制,无疑是一个有效率和有公信力的现代政府所必须的品格及活力的源泉。行政问责制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实现途径。本文在阐述行政问责制理论基石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困境,提出了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能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主体特权源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与公益性,本质在于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本文从探求行政合同特权产生的根源——天然性与必然性入手,对德、法的行政合同特权理论模式进行考量,对我国的行政特权制度与控权制度进行设计;同时,强调加强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樊传明 《证据科学》2015,(2):143-151
行政司法程序对于审查行政执法行为合法性、保障行政行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行政诉讼实践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行政司法程序的制度价值,可以通过实证评估的方法进行测量。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项目的调研数据,反映了我国行政诉讼在及时受理起诉、符合程序公正、有效执行裁判、提供有效诉讼救济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挖掘可以发现,行政司法程序的运行情况与法官形象之间存在正关联,对于这种关联可以进行多种解释。对于行政司法程序的评估,不同职业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这可以解释为视角偏差、社会信息供给负面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李彦 《中国卫生法制》2020,(3):75-77,110
目的:为更好地推进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法治化建设,探索"良法善治"思想指引下的全新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以适应新时代依法治国精神的需要。方法:通过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提出的"良法善治"治国理念进行研究,结合卫生健康执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探索建立该思想指导下的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结论:提出以行政法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基础,在法律规定范畴内,结合行政管理实际,多角度权衡,对拟做出的处罚决定进行价值预判的多元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