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的发展之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科学内涵之一。人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构建和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校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通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载体和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奥运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树立高尚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3.
奥运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应树立高尚的人格目标与人生理想;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4.
《湘潮》2007,(6)
现代社会需要具备一定知识、能力、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在人格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协调的表现,鉴于此,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成为教育的一个新重点。通过剖析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现状,寻找培育健全人格的途径,服务于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人格缺陷突出表现在理想信念淡薄、进取意识不足,个人主义倾向较重、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不强,适应能力欠佳、应对挫折能力较弱等方面。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改进思想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  相似文献   

6.
健全人格是人格发展的最高层次,健全人格的塑造体现了个体对于未来人格境界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终极关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需要关注个体独立自主的能力、积极进取的品格、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等核心要素,充分认识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把握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维度和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试析现阶段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潮》2007,(6)
良好的人文素质会促使大学生健全人格、改善思维方式,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心理日益加强;应试教育唯"考"独尊;家长望子成龙,期望值过高。为改善现状,应当通过重视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等途径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刘禹彤 《世纪桥》2011,(15):101-102
道德人格是人格的道德性方面的规定,是个人的禀赋与后天的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内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及其过程的集合体。健全的道德人格的养成需要在高校教育中树立人格教育的理念,需要大学生群体有培养健全人格的自觉和反思,需要高校教师自觉承担培育大学生道德人格的重任。  相似文献   

9.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规律性的科学认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政治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正视问题,明确路径,坚持准确定位,高起点架构培育体系;灵活方法,高标准建立健培育机制;以人为本,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内外协调,高格调开展培育工作,全面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1.
"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建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思维模式.[1]实践证明,这一思维模式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多维度多视角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焕玲 《世纪桥》2009,(7):120-120,124
学校应该发挥在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主渠道作用,应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社会实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作用五个方面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人的需要、内化、外化机制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廉洁形成的内生机制,提出了从夯实理论基础,培育学生廉洁良知;创新教育载体,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培育廉洁文化,营造校园廉洁氛围;重视实践活动,巩固廉洁教育实效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廉洁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利用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是否具有健全人格有紧密联系。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具有健全的人格有助于适应瞬息变化的社会并为社会服务。本文提出利用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其塑造健全人格,用志愿者活动来磨炼大学生自尊自强的人格意志,端正大学生严谨治学的人格态度,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人格品质,并使其拥有胸怀天下的人格气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浅谈艰苦奋斗精神对大学生成才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创造民族辉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历史使命,也是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一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发展壮大取得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先贤用这种精神培育和塑造人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迹。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京津地区的三所著名高校——国立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消费现象的心理过程分析及相应消费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民 《世纪桥》2007,(1):126-127,129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很长一段时期,对大学生消费教育被视为高校“两课”任务,教育手段枯燥、效果不显著,应在把握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消费心理教育。本文从心理过程分析入手,剖析学生的消费心理形成过程。在学生自制力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形成培育机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正确引导和培育其良好的消费认知、正确的消费观念、健康的消费态度。回归理性消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人格冲突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忧虑.以人格为本,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人格本位教育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创新运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重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重视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逻辑理路,进而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地方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有四个文化维度: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源头活水;时代主流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精神动力;特色地域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生动资源;先进制度文化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廉政意识培育是新形势下的新课题。本文从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廉政意识培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廉洁教育的内涵,指出当前高校大学生廉政意识培育的现状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大学生廉政意识培育的策略和措施,对构建大学生廉政意识培育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