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锻炼次数、锻炼时间、锻炼场地、专业指导、项目选择等方面还不尽人意;缺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无人知道、缺少同伴、缺少长期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在锻炼次数、锻炼时间、锻炼场地、专业指导、项目选择等方面还不尽人意;缺场地器材、学习任务重、无人知道、缺少同伴、缺少长期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得好与否 ,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它是高校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 ,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学生们 ,课程比较紧 ,每周自习时间较少 ,仅靠一次体育课是达不到强身健体效果的。因此 ,就必须利用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加以补充 ,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的作用。1、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习 ,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内进行紧张的听、写活动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通过球类、跑步、踢键子等运动来调解大脑的紧张度 ,加速血液循环 ,补充更多的氧气。这样既健了身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2、完善管…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青团》2015,(1):16-17
<正>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相关要求,面对当前大学生身体素质堪忧、体育锻炼意识不够、体育活动氛围不浓、网络依赖度过高和"宅男宅女"、"低头族"等问题,团中央书记处给予了高度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校教学体系不完善、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强等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课外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实践中,高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坚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各高等学校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认识,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仍需探索。现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各高等学校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深化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认识,使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仍需探索。现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实践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赵学军 《世纪桥》2007,(3):155-156
本文以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对体育素质概念与内容的分析,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剖析了人的素质特征在体育运动中的特有表现。论述了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而且要注重教师体育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做好课外体育活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从体育和健身运动的途经寻找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实验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大学生整体和单独形式参与健身运动做实验对比及问卷测试调查,得出对心理健康影响程度的实验结果证明:以整体形式参与健身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揭示了课余整体锻炼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为我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罗为民  罗静 《党史文苑》2006,28(12):76-77
为了能够从体育和健身运动的途经寻找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实验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大学生整体和单独形式参与健身运动做实验对比及问卷测试调查,得出对心理健康影响程度的实验结果证明以整体形式参与健身运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揭示了课余整体锻炼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系,为我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双玉  冯国敏 《世纪桥》2008,(2):104-104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教育思想陈旧、体育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弱化、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萎缩等现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做好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和满足感;丰富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密切师生感情;完善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效果,是各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西昌学院初步建立了"四川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三三制’模式",即:三体系三层次活动模式。通过"三三制"模式的实践,在有限的条件下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陈科宁 《世纪桥》2009,(23):98-99
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自行设计有氧运动处方内容,并结合体育游戏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此验证所设计运动处方的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应用运动处方锻炼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质指标也呈现出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陈科宁 《世纪桥》2009,(21):98-99
根据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笔者自行设计有氧运动处方内容,并结合体育游戏进行运动处方锻炼。以此验证所设计运动处方的安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应用运动处方锻炼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女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质指标也呈现出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体育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具备了多重思想教育功能。表面上,参与体育运动.主要是获得身体的健康或身心的愉悦,事实上,大学体育以其课堂教学、课外群体活动、运动会等各种形式.能让大学生们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收获到许多额外的精神财富。然而,中国传统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由于缺乏伦理关怀,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严重影响,从而在道德管理层面上面临着伦理困境.出现了“疲软症”。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思想教育方法,对症下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有着成立模式的自发性、会员成分的完整性、社团类型的多样性、社团活动的丰富性等特征,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的潜在问题,以延安大学为例阐述有着活动成效显著、活动类型丰富、活动参与度高等特征的学生社团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团队是新时期高校深化学生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新途径和新办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在学生课外科研创新活动中的管理经验与实践,对我校大学生课外科研创新团队的模式构建提出了几点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江淮》2007,(9)
人民日报组织的"百名党政干部健身习惯"调查显示,尽管有96%的党政干部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但工作太忙、缺少合适的场地和器材却成为他们较少参加健身活动的最主要原因。调查活动在北京、上海、黑龙江、甘肃、重庆、广东、宁夏、湖北、河南、河北、云南、福建、厦门等地,随机选取了120名副处级以上党政干部作为样本,其中厅局级干部40人,占33%;女性干部11人,占9%。  相似文献   

19.
与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行为意识、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学生党员占高校学生总数比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其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入党动机、学校管理、网络化教育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全过程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不断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党性修养和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对"平等"的理论尚存在认知不足、缺少反思等缺陷,高校在培育大学生平等价值观时,相应地存在理论教育、思维锻炼与行为引导等方面的不足。加强"平等"的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发挥校园文化、教师与大学生自身的作用,是高校培育大学生平等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社会安排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平等观实现实践层面的自主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