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2.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语言是模因的载体,言语交际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模因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4.
车继雁 《世纪桥》2010,(7):147-148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Meme)。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语言快速传播的原因及其文化传承性。  相似文献   

5.
车继雁 《世纪桥》2010,(9):154-15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以历时和共时视角对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文化进化规律进行阐释的一种新理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本文以一般意义上的隐喻为研究对象,把模因论引入隐喻研究,以模因论的视角来分析隐喻,为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頔 《山西青年》2022,(6):47-49
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它能够使一个人的智慧成果惠及到整个人类社会,为人类所共用."模因论"最初源于生物学,随后被运用到人类社会各个学科领域.语言学同样适用于这一理论,将模因论应用到语用学中,可以从新的角度解释旧问题、研究新问题.本文运用模因论相关概念,从引用、移植、嫁接和词语变形四个角度分别研究新式网络流行词语,在语用...  相似文献   

7.
邓大才 《学习论坛》2004,20(8):66-67
农村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在现阶段不仅具有经济功能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流转和交易务必谨慎 ,不能拔苗助长 ,不能越俎代庖 ,不能搞一刀切。条件成熟就流转 ,不成熟就不流转。总的原则是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因农户而宜。  相似文献   

8.
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及类型化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学军  潘洪杰 《探索》2003,(1):142-144
无因管理制度是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项制度的创设内含道德的、经济的、法律的多层面的价值考量。无因管理制度由无因管理法律事实和无因管理法律效果构成。文章从比较法的视角研析了无因管理的类型化和类型化无因管理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倩倩 《世纪桥》2023,(4):21-23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一直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新时代,要坚定不移地培养信念坚定、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抓好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保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同时,要精确把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核心要义,推动教育事业改革与时俱进。“三培养”问题和“三因”理念关系紧密,“三因”理念是“三培养”问题的方法指导,而“三培养”问题则是“三因”理念的最终归宿,二者相互促进又融会贯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民法典还未颁布实施之前,无因管理制度在我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中予以规定.然而,相比较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无因管理制度就会发现,我国针对无因管理制度的规定较为简单.本文从自然法哲学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哲学的对比中引出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以此得出关于无因管理制度中的道德论断.笔者主要从两个角度予以论述:第一,道德的积极引导作用.第二,道德的消极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茂华 《世纪桥》2008,(11):139-140
人们可以控制信息输入,也可以观察到信息的输出,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大脑中信息加工过程,这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可以控制信息输入,也可以观察到信息的输出,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大脑中信息加工过程,这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们可以控制信息输入,也可以观察到信息的输出,但最重要的是了解大脑中信息加工过程,这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因管理中的损害赔偿问题是无因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该问题的研究需要对无因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制度渊源、制度价值以及利益衡量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许建良 《学习论坛》2006,22(4):53-57
"因"是玄学的重要概念,但至今仍未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因"的理论依据是性分自足,由于本性已足,所以,无须外在的有意而为.尽管如此,但还存有"辅"的问题,即依据个体特性来成就个体."因"并非单纯的因循,"随物而直"才是全部,"直"在"因"的前提下,使主体被动的行为带上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因",是深化玄学研究本身的必然要求,它将给在更宽广的多重层面上认知和评价玄学提供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6.
邱锐 《新视野》2003,(2):73-75
随着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日趋扩大的城市贫困规模和日益加深的贫困程度已越来越引起中国政府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贫困人口因贫困而生病,因生病而更贫困,陷入了"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本文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和完善专门针对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机制,遏制这种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乡下孩子常在一起玩泥巴,从河边抠些湿泥,坐在一起抟泥模。有的用泥巴做成坦克,有的则抟成碉堡,有的则捏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吴贯因赞成中国实行内阁制,并对总统制和内阁制的弊端,有深刻的认识.他从堆护"国权主义"和建设强有力政府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均衡行政和立法关系的内阁制设计,并对国会与政府的权限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西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守正创新、因时而变,不断探索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通过接天线、接地气的鲜活语言,大众化、通俗化的亲民口吻,小故事、大道理的递进方法,怎么看、怎么办的精准解读,面对面、零距离的共鸣交流,专题讲、常态讲的联动措施,网上网下协同推进的“四级十进”宣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司马迁的宏观经济理论--"善因论",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善因论"之理论体系包括开展多种经营致富的理论.这些经济思想对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