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官位”与“官味”龙春来近日,某厂搞十年厂庆,彩旗招展,人头攒动,全厂干部职工翘首等待参加厂庆的上级领导到来,只等领导的轿车一进厂就鸣炮欢迎。等到九点,只见两个骑自行车、戴草帽的人来了,原以为是迟到的工人,谁知到了眼前才发现正是要欢迎的两位领导,没有...  相似文献   

2.
“出面”,这个颇带庄重色彩的词语,乃官绅吏爵之专有。某些体面场合,唯有领导“出面”,方显热烈隆重;某些久拖不决的问题,唯有领导“出面”,方可迎刃而解。看来,领导出面问题,是万万不可小视的。 在某些人眼里,领导的“出面”就如寒冷冬天的太阳;而在领导自身心目中,这面孔即是权力的表征,因而这个“面”,“出”与“不出”和怎样“出”,以及该怎样的时候“出”,都是颇有考究的。时下有的人对于“出面哲学”研究得颇为透彻,在“出”与“不出”的问题上简直把握得滴水不漏。比如,要是遇到工作上的麻烦事以至头痛事,往往就…  相似文献   

3.
上级领导到基层单位(站段)检查工作本来是很正常的事 ,但现在许多基层单位(站段)的领导对上级领导的检查感到很“害怕”。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在上级领导到基层检查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基层领导从迎接上级领导的到来 ,到陪吃、陪座、陪检查、陪笑脸 ,耗时费力。大多数基层领导疲于应付 ,深感力不从心。二是基层单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安排领导的衣食住行 ,特别是在当前企业经济状况不景气、职工开支困难的情况下 ,基层领导不得不违心进行应酬。三是现在的各种检查项目(包括各业务口)名目繁多 ,“战线太长” ,许多基层…  相似文献   

4.
新闻回放:广西自治区合浦县政府办公室一女副主任。在代表县政府领导下乡慰问灾民时。由于所刭乡镇的主要领导因为忙于救灾未能“对等”出面迎接·竟然“大怒”而丢下正在等候的群众和救灾物品。拂袖而去。就此,中共合浦县委、县政府已对其作出免职的处理决定。  相似文献   

5.
董晶晶 《群众》2007,(11):47-48
“面子”者,“情面”也,人皆有之。所谓领导者的“面子效应”,在这里主要指这样一种现象,即循正常途径无法办成的事,只要领导出面,对方往往会看领导的“面子”,从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事情轻松地得到解决。社会学家告诉我们:“面子”是个人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自我感觉和社会认同,而个人在社会环境下被认同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个人在社会关系网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6.
时下,一些单位在迎接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时,经常看到标语醒目、彩旗飞舞、锣鼓喧天、二列长队迎接的现象,其声势不亚于三军仪仗队迎接外国元首和当年人民群众迎接解放军进城。 何以如此?一是有些领导同志下去检查工作,喜欢前簇后拥,而下属也就自然段其所好;二是有些领导同志常常以该单位迎接自己的形式隆重与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6,(7)
正某地规定,每月月末领导人要将本月工作"政绩"在政绩榜上公布。出于对某些领导好大喜功大搞"形象工程"的深恶痛绝,群众偷偷地将"政绩"榜改成了"政债"榜,此事在当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目共睹,我们身边中错将"政债"当"政绩"的领导干部并不鲜见。有些地方领导干部为了讨好上级领导,卖弄显摆"能力、水平",上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工程,看似轰轰烈烈、风光无限,最终好事没办好却背上了一笔沉重的"政债"。"政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8.
近来,在继续推进"去中国化"、"台湾正名"的同时,民进党当局的"极端台独"出现两大重心,一是由陈水扁出面推进的"入联公投",一是由游锡堃出面推进的"正常国家决议文",后者是"台独的政治理论建设",前者是"台独当前的行动重点",民进党当局上演的"双推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9.
“制度性腐败”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制度性腐败"这一概念,有点"敏感",甚至有点"犯忌"。不过,只要你认真研究邓小平理论,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性问题"。1980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忌提拔那些“伸手要官”者。这些人做官的动机不纯,为了弄到一官半职,不择手段,拉关系,找后台,托人情,削尖了脑袋去钻那有限的职位,这些人一但谋到官位,就忘掉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开始腐化堕落,大搞不正之风。二忌提拔那些善于“两面扇风”、“摸气候”、“会来事”的干部。这种干部擅长在领导面前阿谀逢迎,只要上级领导需要,违纪违法也敢闯,这种人唯上是从,无视群众,无视法纪,善于观察领导脸色行事。三忌找“替身人”。有的领导同志选拔青年干部,不看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高低,而是专找“会替自己吹牛拍马”的人担任领…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4)
<正>"亲自"是一个常用词,但如今似被标签化。特别是当它与领导搭配时,往往招致另类解读,甚至哄堂大笑。比如,坊间流行"哟,领导,您那么忙咋还亲自上厕所"的谑词;还有人出于反感官本位思维,一见有人使用"领导亲自……"就气不打一处来。乱用或滥用"亲自",称得上语言腐败,不仅容易闹出笑话,还会弄巧成拙,甚至弄出乱子,教训可谓多矣。许多事情之所以变糟,就出在不知分寸,拿捏不住火候上。是故,只有准确使用"亲自",掌握好时、把  相似文献   

12.
与在机关工作的几个朋友闲聊,叹起苦经,众推置身于会海为最。何为如此?一是会多。屈指数来,大会三六九,小会天天有,不是参加会议,就是准备会议,真正服务基层,为经济建设办实事的时间实在太少;二是会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会议是务虚,没有实际内容,多属重叠的机构和臃肿的"和尚"撞钟所为,旨在通过轰轰烈烈的会议,向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明其存在乃至没有闲着;三是会烦。主题报告一、二、三,总结会议1、2、3,主持人最后强调贯彻意见还有三。有的领导逢会必说,说必冗长,既无信息,又无见解,全是让人生厌的套话,一贯正确的无用话;四是会散。许多会议开头热热闹闹,中途溜者不少,吓得会议主持人中途不敢休会,生怕人走光了。无奈想出散会前点名或与会者面前摆席卡的办法来。会议本是人类传播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活动形式。不知源于何时,会议的本来功能急剧弱化,倒被一些人作为向上邀功请赏的手段和年终总结最主要的政绩,于是乎: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可开可不开的会要开,短会开成长会,小会开成大会。各大"寺庙时尚"整天忙于到上级听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冬天到明年6月底,是全省乡镇领导班子的换届时间。在换届之前,广大基层干部以什么样的心态和行动对待换届呢?据调查,大致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等”。一些基层干部开始放慢甚至停下手头的工作,坐等换届。他们认为,这个时候与其干倒不如维持现状。因为干就要冒得罪人甚至失败的风险,前者会影响自己的选票,后者会使自己被上级领导视为无能,结果都可能影响自己的升迁,所以还是“啥风险都不担,啥工作都不干为好”。二是“跑”。一些基层干部为了借换届之机谋调动、求升迁,则置正常工作于不顾,上跑领导机关和组织部门请客送…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的城市,现在常常会有这个节那个节的,也常常会有这个会那个会的。于是,我们的政府就通常会在这个节或那个会的到来前几个月,对城市进行一次“举全市之力”的大规模“整容手术”;于是我们的城市就会变成一个大工地,工人们日以继夜紧张奋斗,为的是要赶在开幕迎客之日(这个“客”,主要是上级领导或上级的上级领导),给大伙儿一个惊喜:啊!好漂亮……宾客们对城市的审美,常常是匆匆一瞥,旋即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笔者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市领导到县里召集部分部门的负责同志开个座谈会,了解一些情况。当得知有三位县领导"陪会"时,这位市领导一口回绝,表示"不必陪会"。最后这位市领导独自一人把会议圆满开完后,就直接回市里去了。笔者听了,不禁为这位市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初涉社会时作为下级人员,工作中出现了差错而被上级领导批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数人是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的。美国学者戴尔&#183;卡耐基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训、指责,都会使人感到伤了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解。可以说,闻过则喜者少。喜表扬、恶批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一个明智的下属,应当怎样对待上级领导的批评呢?  相似文献   

17.
"××乡,明天××领导来我县检查工作,可能到你们乡,请你们做好准备." "××镇,后天××领导可能到你们镇检查工作,望准备汇报." 一个"可能",又一个"可能",乡镇经常接到这样一些来自上级领导机关的含糊其词的通知.于是,又是准备汇报,又是突击打扫卫生…….忙乎了好几天,结果连个领导的影子也没见到,后来得知,上级领导只按原定计划检查了一两个乡镇就走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一些地方,换届选举面临最紧要的时刻,个别领导同志却患上了"换届症"。我以为,大致有如下几种病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沉郁的"候职症"。病因大都出自于换届前,得知换届时其部门或领导班子要"调变",在去留未明的情况下,按兵不动,得清闲就清闲,工作被动应付,一张"参考"一杯茶,遇到矛盾推人家,不知届后处何方,只有"候职"等待了。二是费神的"厌烦症"。一想到三年、五年两头选,思想工作难到位,选举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人事变动又多,工作又费劲,就忽生"厌烦症",还有的一想到自己的官运莫测,便整天思想消沉,心情烦躁,产生"厌选症"。三是癫急的"跑官症"。越临近换届,"官欲"越是升温膨胀。他们认为"跑"为上策,不"跑"不知道,于是就一  相似文献   

19.
时值乡镇换届,领导干部又将经过一番升降去留的组织安排。我认为,对那些为官一任,却不能造福一方,而是留下一屁股债的领导,不仅不能"升"、"去",还应"留"、"降",这样才能以示警醒,以观后效。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该改成: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现如今常有这样的怪现象,上任领导即将"流"走,将工作交给下任领导时,总会“溜”下一大本欠帐。于是乎,债务越滚越多,窟窿越扯越大。在超预算开支,超限度投资的"超前意识"支配下,寅吃卯粮,铺张浪费,损公肥私。他的"窍门"是:贷的款多,手中就活泛得多;欠的债多,不用自己拿一…  相似文献   

20.
在5&#183;20就职演说前几天,陈水扁就一再放出空气说,他在就职演说之后,两岸就会“柳暗花明”。于是他亲自出面动员台民众赶紧购买股票,利好形势就在他的启齿之间,否则后悔莫及。然而深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他演说当天,民众意识到其演说是包装的台独,必然惹起祸端,于是台股市一下子下跌了299点,而且后续4天下泻了600多点,台100多个团体抗议陈水扁不承认“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