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谁是仆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厂长是仆人,那么职工与厂长之间就构成了“主仆”矛盾。但是这种说法至少会产生两个问题:其一,厂长也是工人阶级的一员,而且应当说,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工人阶级的优秀分子,当然也应当是企业的主人,那末职工与厂长之间就应当是“主主”矛盾,怎么能是“主仆”矛盾呢?其二,如果把厂长看作是仆人,那么就要导致“主人接受仆人管理”这样的逻辑矛盾。由此可见,职工与厂长之间不可能是“主仆”关系。  相似文献   

2.
自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职务犯罪案件刑事二审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发回重审案件应当增强裁判文书的说理,采用“逐一论证”的方式说明发回重审的具体原因。参考美国“无害错误”的判断标准,我国刑事二审程序发回重审可以采用“绝对性标准”和“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应当改判无罪。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6,(Z1)
当然喜欢读邵燕祥的杂文,比如,光是那“刁钻”的题目:《那么,嫖客呢?》,便“亏他想得出来”。近来赞扬邵燕祥杂文的文章颇多,理应赞 扬。他的杂文多可比喻为外科医生手中的那些刀具,剜去的是社会的赘瘤。正如一个正常的社会既应当有美容院和栽花匠,也应当(且不讨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9,(18):12-12
如果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十几年前提出“软实力”概念时,人们还不太理解其要义的话,那么在今天的中国,“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不知根据哪条理由,美国有权一年一度 地发表对别国充满指责性和诬蔑性的 《国别人权报告》。美国究竟从哪里获得“统管”普天下“人权”的权利呢? 是世界各国政府或老百姓赋予它这种权利吗?但未听说过哪些国家及其人民曾“拜托”过美国代劳此事。 那么,是历史上有什么国际条约或国际协定规定每年必须由美国出面履行这种“点评”他国人权的义务吗?但我们至今对这种规定闻所未闻。 那么,是美国的“人权纪录”胜于他国,有本钱对别人说东道西吗?我们只要随手翻阅一下美国自己媒体的一些公开报道,就可发现,美国的人权纪录不仅并不那么…  相似文献   

6.
赵启正 《民主》2008,(12):31-33
在200年前,我们中国人可以不知道欧洲也不知道美国.照样生活得挺好。但现在不知道欧洲、不知道美国,可就不行了。那么,我们说一下“公共外交”的概念。外交,传统认为是政府之间的事情,外交部对外交部.或国家领导人对国家领导人,这叫“政府外交”。无外乎解决双边关系,如果到了联合国就是解决多边关系。“公共外交”也可以翻译成“公众外交”.是一种面对外国公众的不一定是政府间的内容.如果说我们的国际广播电台是国语的,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阿富汗战争是美国为清除基地组织及其庇护政权塔利班而进行的一次拥有广泛国际支持的反恐战争的话,那么美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而摆出的许多理由。则更多地属于“莫须有”性质。这场战争将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与美国“一超”霸权图谋之间的碰撞将更加激烈。伊拉克是布什政府“先发制人”战略的实验场,是美国实施“一超”战略的关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3,(36)
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路走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种局面。那么,世人是如何来评价这些外交政策呢? 美国人说,“布什的政策使美国变得更强大了,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朋友在内对美国的隔阂却加深了。”非洲人说,“布什完全不重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有人利用翻译经典著作原著的一些文字问题,以鼓吹资本主义私有制。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在讲到社会主义所有制时不使用“公有制”而使用“社会所有制”,断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未来社会要“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要建立生产资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那么,为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讲为“社会所有制”呢?德文gesellschaftliches Eigentum在辞典中有“社会所有制”和“公有制”两种含义,而当人们把它同私有制对比起来论述时自然应当译为“公有制”.不准译为“公有制”的主张显然  相似文献   

10.
张曙光 《理论视野》2010,(12):15-16
近年来,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展开了许多讨论并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如对“中国模式”就有颇为不同的理解。我赞成用“中国道路”,至于它是否一个成功的、可复制的“模式”,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中国道路”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不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看题目不免使人诧异,厕所哪还值得宣传?从来没听说美国的公厕比中国漂亮,还要从公厕论双文明,岂不离谱?一个人头等大事是“吃喝”,求温饱,求生存。那么,“拉撒”就成了人的末等大事了。中国人对吃是很“讲究”的,对“拉撒”却很“将就”;而美国人对“进口”很“将就”,对  相似文献   

12.
所谓假集体企业,实际上就是挂靠于某一国营或集体单位,打着“集体”招牌的私营企业。为什么当今有那么多“假集体”?它有哪几种类型?它可以享受到哪些好处?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假集体企业?请读本文。  相似文献   

13.
人们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追求真理,把握真理,以便卓有成效地改造世界。但是,在认识过程中又不免要犯错误。真理和错误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一对孪生姊妹。人们不能不去认识真理,人们也不能不犯错误。正如列宁指出:“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那么错误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呢?本文就此问题试图加以探讨。错误就是人的认识与客观实际不相一致,不相符合。那么人的认识为什么会出现与客观不相一致,不相符合呢?这是因为“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央,应当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  相似文献   

14.
关于培养和造就“政府软实力”的问题,正在引起政治学学界一些学者的兴趣。而在行政实务领域的地方政府,则对于这类“软实力”追求得更为积极。“政府软实力”,应当不算是一种理念上的自创,而是借用了国家或企业在追逐软实力方面已有不短时日的实践资源。其概念的原发之处自然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权力大未来》一书中对软实力做的界定,即“软实力主要依赖于三种基本资源:它的文化(在对他人有吸引力的地方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淮 《理论参考》2010,(6):43-46
近年来,“保住房”成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指向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保住房究竟“保”什么?很多人认为,住房保障体系的目标应当是“人人买得起房”,这个认识有很大片面性。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国情,住房保障体系完善的首要标志,是“人人享有适当住房”。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专电 1月28日晚,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向参众两院议员宣读了他的1992年国情咨文。 照说,国情咨文本应用较多的篇幅来谈论美国对当前国际局势的看法及美国今后的对外政策,但这次却一反常规,用了将近3/4的篇幅论述了美国的国内问题。布什总统在这份文件中承认美国遇到了“许多麻烦”,现正处在“困难时期”,因此今后应“更多地注意国内的事”。 那么,美国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从国情咨文看,“首要的问题是经济问题”,此外还有各种结构性问题和社会问题。 美国自1990年7月出现经济衰退,迄今已历时18  相似文献   

17.
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究竟应当成为“有为”政府还是“无为”政府是一个不断博弈与调适的过程。鉴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与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间的矛盾,政府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当再做“无为”政府,而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促进民营与国有经济处于同等的竞争平台上,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18.
“将相和”的故事,很能给人以启迪。赵国商相如为相,廉颇为将,一文一武结构合理。但在实际国务活动中,“将”不服‘湘”,廉颇屡屡与相如过不去。假设相如没有宽宏大度的涵养,告他个对抗上级,违反了相管将的制度,那就不可能有什么“将相和”了。由此可见,领导者的个人修养如何,对群体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那么,如何围绕班子群体功能的发挥而加强个人修养呢?我认为,应当从四个方面去要求并着力实践。其一,互补互学。就是树立互相补合、互相学习的思想。互补,应当是领导者个体之间不同性格的互补,不同知识结构的互补…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好人主义是当前党内存在的一种不良习气和不良作风。党内的一些问题之所以多年来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好人主义盛行是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应当引起全党同志的高度注意,并加以切实有效的治理。 “空洞”在 不断扩大 如果说好人主义的泛滥,是党的自我净化、自我保健这个“臭氧层”中的“空洞”,那么,这个“空洞”正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