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经济保障;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财力支撑,最大特点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了解我国税收的发展与改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依法纳税、治税的必要性,增强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2.
纳税遵从也叫纳税人遵从或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必须遵照并服从税法的规定来按期申报、按期足额缴税。税收遵从是依法治税的体现,只要存在税收,纳税人就必须要按税法规定来履行纳税义务。影响纳税人遵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纳税人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另外,税务人员本身的执法与服务水平、税务机关征管模式、税务机关的征管与处罚力度、税制简便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着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3.
税收在西方的发展呈现西方社会民众纳税意识逐渐增强,而在中国的演进则呈现中国式嬗变,民众纳税意识逐渐削弱,税的意识与纳税意识逐渐分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财政框架的进程中,应将"税"的意识与"纳税意识"逐渐统一,厘清公共权利与私人权利的界限,发挥纳税人主观能动性,突破传统文化束缚,明确税款征收的目的和使用方向,尊重纳税人,使纳税人自觉地从"被动纳税"转向"主动纳税",形成良好的税收文化,逐渐提高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政府职能正常发挥的经济基础,也是调节分配、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国宪法对此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我们日常的税收征管工作中,却发现有不少人,包括一些法人代表、个体工商户、普通公民以及少数领导干部,对依法纳税还存在种种模糊的、错误的认识。有的人认为纳税是一种单方面的奉献和义务,因此可纳可不纳;想纳就纳,不想纳就不纳;经济宽松时就纳,经济困难时就不纳。纳税确实是纳税人对国家的奉献和义务,但纳税人同时也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服务。从国家安  相似文献   

5.
唐宁 《台声》2000,(9):45-46
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 ,绝大多数的台资企业在取得利润的同时 ,都能依法纳税。国家为了鼓励和支持已经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同胞 ,也为了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到祖国大陆投资 ,以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制度的方式明确规定了企业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将结合《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简要介绍一下台资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问题。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一旦违反有关规定必将受到相应的制裁。同样 ,台资企业只有在依法纳税的前提下 ,才能享受符合本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减免税”。实际…  相似文献   

6.
“什么义务人人有嘞?纳税义务人人有;什么称号人人争嘞?税民称号人人争……”4月2513下午,“泛北经济大发展·税法之歌同欢唱”税法歌王争霸赛决赛在宾阳县城时代影城3楼举行,将宾阳县的税收宣传月活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7.
纳税人对待税收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遵守税法的规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即税收遵从;另一种是不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即税收不遵从。税收不遵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我国税收实践看,主要有四种:一是自私性不遵从,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税收宣传中存在误区,长期宣传税收的无偿性,以及我国数千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封建文化传统道德的影响,形成了纳税人的错误税收观念,导致纳税人为谋私利而采取造假帐或不设帐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二是无知性不遵从,形  相似文献   

8.
边健 《青年论坛》2009,(2):121-123
纳税信用是税收信用的核心,受税收法律制度不完善、信用立法缺位等原因的影响而发展受到限制,随着经济的逐步稳定发展,应从完善税制、完善信用评定等级、培养诚信纳税意识、建立纳税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的纳税信用。  相似文献   

9.
王桂英 《前沿》2003,(11):47-50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 ,纳税人在遵守国家税法的前提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纳税筹划 ,合理安排自己的纳税活动达到不交税和少交税的目的 ,是合乎常理的。纳税筹划是一个具有相当弹性的相对概念 ,值得思考和研究。纳税筹划应从企业长远考虑 ,不要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而导致更大的潜在损失 ,让税收筹划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利益发展 ,最终推动国家税收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10.
智兵 《时事报告》2003,(2):59-60
明星偷漏税的新闻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税收治理的深入,中国人的纳税意识逐渐增强,但许多人还是想尽办法不交税或少交税。相比较之下,西方国家经过数百年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制度与公民的纳税意识日趋成熟,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为便于您全面了解纳税过程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帮助您及时、准确地完成纳税事宜,促进您与我们在税收征纳过程中的合作(“您”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我们”指税务机关或税务人员。下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现就您的权利和义务告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纳税担保法律性质的争议源于对纳税担保行政性和民事性多元价值的不同认识。按照法的价值位阶将纳税担保定性为民事性,有利于保障税收债权的安全和我国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的实施。实践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解决纳税担保纠纷出现的僵局,不是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所致,而是误解纳税担保性质,把民事纠纷当作行政案件处理的结果。适用民事法律、按民事诉讼解决纳税担保纠纷是纳税担保法律适用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陈文学  高圣平 《求索》2010,(5):152-153,221
纳税担保权为担保税法上的金钱给付义务的履行而设,为确保其成立或其优先顺位,自应有公示的必要,公示方法之一即为登记。无论对纳税担保的性质采取哪种观点,纳税担保权均可在一般民事登记簿上登记,但相应税务机关应尽相应审查义务,以防担保欺诈。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是为调节社会成员之间收益差距过大,缓解分配上的某些不合理而制订的。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对过高的个人收入,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开征这个税种,就是要运用税收杠杆对公民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并从宏观上对消费基金进行调控,以适应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自国务院1986年9月25日发布这个条例,并从1987年1月1日执行以来,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个地区都已开始征收了这项税收,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征收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针对不同纳税义务人进行的税收宣传工作不够普遍深入,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观念比较淡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紧密,源泉控制未能很好发挥作用;有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重点确定新教材第五课侧重于分配领域,介绍有关财政、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教材第一节从宏观的角度介绍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第二节从微观的角度介绍有关财政积收的一些知识,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据青年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重点应确定为“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理由是:“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第五课全部教学的出发…  相似文献   

16.
孟新玲 《人民论坛》2010,(8):294-295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企业来说,税收风险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纳税风险管理是其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应积极改变思想,采取措施,进行纳税筹划以应对企业纳税风险,前置管理起点,培养全体员工包括企业决策者的纳税意识。  相似文献   

17.
孙丽雅 《青年论坛》2007,(3):103-106
理性纳税筹划具有利于贯彻国家立法主旨、利于税务机关开展征税工作,利于维护纳税人权益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积极意义,符合合法性、程序性、有效性、系统性等原则。在具体策划上,理性纳税筹划有筹资纳税筹划策略、投资纳税筹划策略、会计核算纳税筹划策略等五种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为落实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和规范纳税服务工作,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总局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级税务机关要结合本地税收征管工作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反馈总局(征收管理司)。  相似文献   

19.
王海强 《山西政报》2012,(Z1):71-72
企业和个人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他们有责任、有义务参与社会的公益性活动,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去帮助更多的人,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权利享受国家制定的相关税收优惠,对公益救济性捐赠进行合理的税收扣除,面对总局近年来针对捐赠税前扣除出台的大量税收政策,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认真研读,以确保在享受优惠的前提下正确纳税;作为普通公民也需要掌握一定税收常识,以便今后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公益性捐赠活动。  相似文献   

20.
海天 《八桂侨刊》2004,(3):53-53
依法纳税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现在世界各国的税收种类不少,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