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瑾与湖南     
秋瑾与湖南盛奇云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位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这是我国清末民主主义革命家、文学家秋瑾所写《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一诗。此诗抒发了她忧国伤时之...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女英雄秋瑾的《对酒》诗是我特别酷爱的一首诗作: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的这首诗壮志凌云,豪气奔放,它表现了女英雄不爱金钱爱祖国,不爱红装爱武装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5,(1)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醴陵县各界群众两千多人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杰出领导人李立三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位于醴陵县渌江乡的李立三同志故居,经修复后也于这一天正式开放。胡耀邦同志为故居亲笔题写了“李立三同志故居”的匾额。参加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典礼的有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主任黄道奇,省政协主席程星龄、副主席袁学之等,以及株洲市、醴陵县党政负责同志;李立三同志的夫人、北京外语学院教授李莎,李立三同志的儿子、黑龙江大学教授李人纪及其他亲属和部分生前友好,专程从北京前来的全国总工会、劳动人事部的代表,也出席了开放典礼。在开放典礼大会上,黄道奇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致词,李莎同志、李人纪同志、株洲市委书记曹伯纯、醴陵县委书记丁益宏讲了话。黄道奇同志为李立三同志故居开放剪彩。接着,各级领导、来宾,以及群众代表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李立三同志故居及故居陈列室。下面是黄道奇、李莎、李人纪同志讲话全文。  相似文献   

4.
李立三同志离开我们转眼27年了,每每想起和他相处的日子,他那高风亮节,立党为公的高尚品格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总是依然栩栩如生。他不愧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由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迫害,李立三同志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于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含冤逝世,时年68岁。  相似文献   

5.
李立三同志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在他生前与逝后,被追悼过4次。 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里,他不顾个人安危,为革命出生入死,在敌人统治的心脏地区顽强斗争,有3次他被同志们误以为已经“光荣”,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其中有两次是周恩来同志主持的。但他却3次大难不死,重返革命队伍,继续投身革命。然而,建国后,在和平环境里,李立三同志却始终没能摆脱跟随他大半生的“立三路线错误”的阴影,受到残酷迫害,最后李立三同志自己为自己顽强的生命划上了句号。但是就在李立三同志真的离开人间后,他的追悼会却被历史无情地推迟了13年后才召开。  相似文献   

6.
我是谭冠三同志的战友、妻子。我们基本都是同时期参加革命的人。他出生在湖南 ,1 92 8年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我出生在四川通江县 ,1 933年参加红军。我们都经历过长征 ,到了陕北后才相识 ,相好的。 1 937年 8月在延安结婚。结婚后 ,我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后来我们又一同进军西藏、建设西藏。我们共同奋斗、生活几十年 ,可供回顾的事很多 ,这里仅把我跟随冠三同志进军西藏前后的经历作一回顾。一、南下途中的分别1 947年 7至 9月 ,当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冠三同志 ,去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  相似文献   

7.
读了肖三同志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续编》,心潮汹涌,久久不能自已。革命烈士的诗,不是一般的人用笔和墨写就的诗,而是革命者、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诗。在《革命烈士诗抄》里有两句革命者题在龙华监狱墙壁上的诗:“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是的,革命者用鲜血写就的诗,是和革命者用鲜血浇灌盛开起来的遍地的桃花一般鲜艳、一般赤红的。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湘潮》1987,(2)
对“立三路线”提出的新看法有的同志认为,“立三路线”的提法不符合事实。从一九三○年十月,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李立三路线”,这个提法沿用了几十年。所谓“李立三路线”,即“李立三同志的政治路线”,事实  相似文献   

9.
李立三曾犯过“立三路线”错误 但他从不讳言自己的错误,经常向人们作自我批评。 一次,他和几位不熟悉的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见面,有位心直口快的同志,一听说他是李立三,马上就说:“啊!你就是立三同志,人家说你犯过错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其他同志觉得他这样问太唐突,责怪这位同志冒失,可李立三毫不介意,向他们讲了自己犯过的错误,要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数字能增添诗的韵味,这个道理早已为古人所知晓。确实,如果把数字恰当地用进诗中,格外能使诗情趣横溢。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我国宋代大诗人邵雍描写一路景物的诗,全诗共20个字,把1到10十个数字全用上了。这首诗描写的是路边的村庄景色,读来通俗自然,脸炙人口。又如柳宗元的“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二十年”和  相似文献   

11.
郑位三同志是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一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上级和同志既尊重、信任,又不迷信、盲从,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原则。1939年6月,新四军第4支队支队长高敬亭因受当时新四军个别领导的错误处理而被错杀。郑位三同志对此始终有不同的看法,他多次说:“第一,高有错误;第二,他不是反革命;第三,他确有大功;第四,光第一、二、三条就绝不能杀。”历史证明,郑位三同志对高敬亭的评价是公允的。1975年12月,经宅泽东亲自批示,中央军委为高敬亭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对待错误的问题上,有的人总是躲躲闪闪,文过饰非,生怕丢了面子。而李立三同志则不然,他直面错误,能够知错改错,敢当反面教员,为我党树立了一个榜样。解放战争初期,李立三在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工作。在一次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纪念大会上,负责同志请刚从苏联回国的李立三同志讲话,他欣然同意了。主持人宣布:“请李隆郅同志做报告。”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李隆郅是谁。只见李立三走到讲台前讲开了,他先讲了苏联“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在讲到中国革命特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人民政府近日对锦州市人民政府的请求作了批复,张鸣岐、杨晔、张秀和三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批复说:“中共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锦州有线电视台记者杨晔、凌海市公安局干部张秀和,于1994年7月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巨匠,曾投戎北伐。大革命失败,以《请看今日蒋介石》一文获罪当局遭通缉,避祸东渡扶桑。 抗战前夕,郭沫若以漂零之身,心忧国 难、矢志归国,几经辗转,终因陈布雷进言,方 获蒋介石允准,取消通缉令。回国时,郭沫若 以诗明志: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 去国十年余血泪,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真诚赋此诗。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 为了抗日,郭沫若终于归国了。  相似文献   

15.
在所谓“调和路线”的罪名下项英对富田事变的正确处理为什么被中央政治局给否定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六届三中全会受到共产国际的严重批评,是王明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一个方面。1930年10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写来一封信。信里提出了一个三中全会以前共产国际并不曾提出过的论点:“在中国革命最重要的时机,曾经有两个在原则上根本不同的政治路线彼此对立着。”“立三同志底路线,这就是反国际的政治路线。”“这条路线底结果,就是消极,就是失败,就是极危险的冒险。”因此一定要指出“立三路线的反马克思主义、反列宁主…  相似文献   

16.
《理论学刊》1990年第2期刊载的蔺子荣、胡金焱、贾朝晖三同志合写的《中国价格改革面临三重困境》一文(以下简称《困境》),拜读之后,有几点不同看法,提出来与作者商榷。一、十年来的价格改革是“初战失利”,还是初战告捷?如何评价我国十年来的价格改革,是经济理论界和我们物价工作者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这既关系到正确总结过去的经验,又关系到今后改革的路子应该怎么  相似文献   

17.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920年,毛泽东为筹备党的成立,湖南的革命运动以及一部分同志去法国勤工俭学,急需一笔数量较多的银款。毛泽东去上海找章士钊求助,章士钊立即发动社会各界名流筹集了两万银元,全部交给了毛泽东。"滴水之恩,涌泉相报"。40多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8.
李立三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①但李立三同志也和所有革命者一样,不是完人。他曾在中央主要领导岗位上犯过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即“立三路线”。对“立三路线”的研究有两个问题引起笔者的思考。一、李立三是否代人受过众所周知,李立三同志在历史上未曾担任过党的总书记,“六大”以后,党内出现一条“左”倾错误路线。为什么在清算这一时期路线错误时,把这条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东耳 《前线》1983,(11)
中国的圣贤,喜欢教人规规矩矩,不要做出格的事,不要说出格的话,甚至连屋檐底下也不要坐,以免瓦片掉下来打破头。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似乎成了人生第一要义。如果这真成了立身行事的准则,用以守成,尚且不可,若要开拓,就更“戛戛乎其难哉”了。幸亏我们的先人没有全都想信这套叫人静下来、死过去的说教,有开拓精神的志士,代不乏人,这才有了今天的进步。汉朝的班超,辍业投笔,说:“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  相似文献   

20.
如果要给30年改革开放写一首壮丽吏诗.“民生”必然是意蕴丰富的“诗眼”;如果要给30年风雨历程谱一曲时代华章.“民生”必然是最撼人心魄的“强音”;如果要给改革开放描绘一幅远景画卷,“民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点晴之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