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奠基者。他强调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强调大学应当由学术大师引领学术,强调学术争鸣对学术发展有重要意义。他认为根据中国的特点,大学教育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美育为净化心灵的主要途径,以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之五育并举为方针,以培育一种完全的人格为目标。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蕴含着持久的魅力,在今天更显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教育的先驱者蔡元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本文从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来源入手,重点论述了蔡元培教育思想中"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在"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下治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蔡元培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重要学说,认为有研究的必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及全人类解放的学说,蔡元培支持劳工追求自身解放,蔡元培的这一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学说具有不谋而合之处。  相似文献   

5.
赵怀忠 《学理论》2010,(11):139-140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毛泽东曾誉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一生关注最早并投入较多精力的一项文化事业是图书馆。文章对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生涯及其思想贡献进行了简略的梳理和归纳,一方面以缅怀这位文化伟人的丰功伟绩,一方面借以推动当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团结》2005,(2):1-1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说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教育的本义。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  相似文献   

7.
由当代"大儒"蒋庆先生编纂的12册《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即将问世。蒋先生在后记中称:"近世以降,斯文见黜;经书之厄,甚于秦火。"本来以为他讲的是"文革"。但他似乎生怕别人搞错,特别申明他所指的是1912年。那年"蔡元培上台担任教育总长,一上任就废除了小学‘读经科’。从此,这个教育体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6)
蔡元培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民主思想家与伦理学家,毛泽东曾赞颂蔡老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对蔡老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特别是对其宝贵的德育伦理思想的研究对现今教育具有巨大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当代教育者的良心与价值观。尝试就《蔡元培伦理思想研究》专著做一简介,以期为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做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9.
李文忠 《学理论》2010,(6):150-15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教育思想,虽然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提出美育的第一人,对其美育思想的重新解读有助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育实施。从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美感"、"美的内容"、"实施美育途径"等核心内涵的启迪中,引发我们对现今美育的反思,以不断改进和加强和谐社会中的美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谭军  汪云生 《学理论》2010,(20):8-9
在20世纪初那样一个政治上和思想上大混乱的年代,杨匏安以超人的前瞻性,预测到中国将来的社会必将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美好社会,为此他热情澎湃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共产主义壮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因为如此他获得了"南杨北李"[1]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张君劢(1887-1969)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政治和学术、教育上都有不凡的建树.在政治上,他组建或参与组建了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社会党,二次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参与宪政运动;在学术上,他曾挑起了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科玄论战",是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研究、起草宪法的专家,首先翻译了<苏维埃宪法>、<魏玛宪法>;在教育上,他先后创办了国立政治大学、学海学院、中华民族书院.1949年后,他在印度、新加坡等地演讲,在美国定居,1969年逝世.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7)
<正>中国民主促进会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叶圣陶先生曾担任过民进中央主席,他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上世纪20年代,他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他先后在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编辑、社长、总编等,  相似文献   

14.
张家康 《各界》2008,(1):76-77
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受命为教育总长.蔡元培和鲁迅虽都是绍兴人,却从未谋面,然已是神交久矣.蔡元培履任之初,便委托许寿裳参与教育部的筹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赵永玲 《学理论》2011,(32):235-236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当代幼儿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成霞 《学理论》2011,(17):255-256
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对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改革教学方法,曾起过积极作用,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提倡的新课程改革之间又有着密切关系,亦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郭擎擎 《学理论》2012,(21):38-40
男女人格平等是蔡元培女性伦理观念的基石。蔡元培认为体质的不同,决定了男女分别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差异,但男女作为社会中的人,其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在社会实践中,蔡元培突破了中国积淀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观念的束缚,倡导女学,推行男女同校,为实现女子独立及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胡军 《民主》2014,(3):56-56
<正>作为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不但影响了北大百余年的历史,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进程。直到现在,蔡元培的大学理念依然有其先进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1917年1月,蔡元培出掌北京大学,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改革,这场改革极大地震动了当时在中国讲学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离开中国前夕,杜威曾对胡适说过这样的话:"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  相似文献   

19.
<正>"天降大任于一个年代,成就一代人的伟大,那一代人可以是你。"讲述"南非之魂、黑人领袖"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传奇一生的影片《曼德拉》,在刚刚过去的7月登陆中国大陆。在非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曼德拉是为数不多的得到官方与民间,以及不同派别的人普遍认同和尊重的政治领袖。他曾称,"我二十多年在罗本岛狱中生活的精神支柱来自中国!"  相似文献   

20.
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源自于实用主义哲学,强调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他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个观点,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在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