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平顶山市叶县辛店乡常派庄村一个两岁多的幼儿因父母外出务工,留在家中和爷爷生活,年迈的爷爷突然发病死亡,幼儿被冻死在爷爷身边。成为农村留守家庭酿出的一大悲剧。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本人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河南留守儿童已达254万人,日益突出的留守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形成了许多事实上的“单亲”、“孤儿”家庭,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和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并将长时期存在。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的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秋香 《理论月刊》2007,(1):167-169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及大众传播媒介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动力因素。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要动力因素中的家庭及学校处于弱势状态,同辈群体与大众传播媒介则补位过度,出现强势与弱势的错位,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流动到户籍地以外时把其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地而形成的,是指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2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流入城镇,城镇出现了以农村青壮年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同时也派生出另一个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辽宁人大》2007,(6):38-39
随着城内经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与“留守”成为农村社会的一大现象,这种普遍而特殊的家庭环境,正在对一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深远影响。关爱“留守”儿童,成为近年“两会”代表和委员强烈呼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臧书起 《人民论坛》2014,(10):149-151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增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如何正确调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促进个体成长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并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04年初,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与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组成“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影响”课题组,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河北省和四川省对248位留守儿童父母和359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本项研究始于2004年6月底,至2005年12月结束。课题组本报告基于对上述607位调查样本的分析完成。本研究对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农村地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就业而被留在家乡就读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儿童少年”。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是指夫妻双方在县外务工就…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利亚 《求索》2007,(7):151-153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以“留守儿童”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统筹规划,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全面纳入教育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一种具有全局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1.
学习不佳、行为不良、性格孤僻这些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状,四川省江安县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五心”关爱活动,即建立爱心档案、架连心桥梁、抓开心活动、造暖心之家、营放心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学习、经商、打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亲人或老师照看,这部分儿童由于不能得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访问中我们看到,在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把科学的教育方法传递给监护人及学校,以期对留守的成长给予更好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  张静 《人民论坛》2012,(8):82-83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增多,特别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焦点。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我们应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监护机制,为其安全成长提供法律保障,从而积极营造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淮安市始终关注、关心、关护农村“留守儿童”,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的环境,不仅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切实加强和改进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淮安的做法先后被中央文明办简报、《中国精神文明网》和省文明办简报采用和推广。2005年5月,还应邀赴河南郑州参加了由全国妇联和中行调查摸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城从事二、三产业,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并且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迅速扩大。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增多,  相似文献   

16.
董伟伟  苗小强 《传承》2011,(25):38-39
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可塑性以及社会性等特点。人格教育要把外部灌输和激发个人的自觉性、主动性相结合,注重与个人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关注人格教育和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应挖掘和发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格教育中的独特优势,促进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王秋香 《求索》2008,(8):160-161
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受损严重。探究留守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支持路径势在必行,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规范和完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完善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真正落实新《义务教育法》,加强行政监管和行政立法.优化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8.
余电光 《传承》2012,(17):26-27
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心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是彰显人文关怀,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影响力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充满人性地报道留守儿童题材,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洪涛  睢艳卿 《前沿》2014,(1):126-127
随着我国社会化的转型,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作为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存在着父母关爱和监护的不到位、学校教育和措施的不完善、社会环境和相关法律的不健全等,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而阐述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原因,从而提出改进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重庆》2006,(2):29-3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致使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缺乏父母关爱。这一现象给整个农村教育所带来的新挑战,已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最近,为了深入了解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