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娟 《桂海论丛》2010,26(1):79-8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2009年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为人均纯收入1196元,扶贫对象大幅度增加,扶贫战略、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扶贫开发事业即将进入新阶段。为适应扶贫新阶段的新挑战、新要求,必须以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瞄准、扶贫资金投入管理、产业化扶贫和长效扶贫机制为重心,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机制的完善路径,加快构建"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2.
扶贫造假是扶贫工作中的毒瘤,既影响我国脱贫攻坚进程和质量,又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扶贫治理不当是引发扶贫造假行为的主要原因,应该通过加强和创新扶贫治理,构建不想造假、不能造假的扶贫治理体系,减少和遏制扶贫造假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是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以精准扶贫为指导,借助现代大数据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贫困人口和贫困类型的精准甄别,实现对扶贫责任的精准落实和扶贫方法的精准布局规划,以及实现对扶贫工作进度和扶贫资源投入的精准监测和动态调整,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达成脱贫攻坚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13-15日,国务院扶贫办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全国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工作培训班,就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有关工作进行了培训和布置,为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制定本文件。《关于做好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有关工作的通知》共分为五部分,主要目的是明确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有关工作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指导市县进一步加强、强化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工作。第一部分:坚决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扶贫思想。他的扶贫思想是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产物,是一个严谨的思想体系,它包括扶贫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扶贫的战略目标、扶贫的关键、扶贫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实现扶贫目标的手段、实现扶贫目标的必要途径、实现扶贫目标的政治保证等诸多内容。邓小平的扶贫思想为中国社会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时代,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反贫困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18,(5)
如何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当前扶贫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海南创新工作思路,把消费扶贫作为抓手和切入点、突破口,推进全员参与的社会扶贫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从单向受益扶贫转为双向受益扶贫、从不可持续扶贫转为可持续扶贫,并使社会扶贫、产业扶贫、精神扶贫等有机结合起来。海南以"四动四全"为抓手,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已经初步形成领导带头、党员紧跟、大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7.
光伏扶贫是精准扶贫理念和扶贫实践探索的扶贫手段创新。本文以精准扶贫的视角,概括了光伏扶贫的内涵,总结了其类型、模式以及在扶贫实践中的应用推广,进一步基于应用推广问题,分析了光伏扶贫面临的一些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精准扶贫理念下做好光伏扶贫,要做到精准统筹、精准机制、精准监管以及精准聚焦。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以来,玉林市陆川县财政局为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积极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主力军作用,着力加快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拨付和支出进度,尽快发挥资金效益,助力脱贫攻坚。建立扶贫资金动态管理机制。陆川县开通扶贫资金拨付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拨付程序,实行财政资金和扶贫项目匹配管理,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落实到具体扶贫项目,确保资金与项目一一匹配、资金支出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一一匹配。对无法实施的扶贫项目,及时从《扶贫项目备选项目库》中调整项目,确保扶贫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9.
产业扶贫的政策风险是指产业扶贫开展过程中由于政策因素导致的各种损失的可能性,包括扶贫产业的中止、延期、放弃等,以及产业扶贫失败所带来的不良经济、社会心理影响等。产业扶贫的政策风险可分为两类:政策本身带来的风险和由于偏离政策目标的政策实施策略而导致的风险。产业扶贫政策本身带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产业扶贫中的政策冲突和政策衔接问题,因政策实施策略而产生的风险主要体现在贫困户和扶贫项目的精准识别难题及扶贫资源的过度分散使用与盲目投入。产业扶贫政策风险治理措施:凸显产业扶贫对象的话语权,制定亲贫性扶贫政策;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完善政策后续衔接;优化扶贫政策反馈机制和扶贫资源纵向分配。  相似文献   

10.
《今日海南》2016,(8):53-54
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以来,海口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党建扶贫作为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有效抓手,着力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强力推进农村党建和扶贫攻坚深度融合,逐渐实现扶贫工作“五个转变”,努力探索出一条党建扶贫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教育扶贫研究,是建立在广泛认同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即承认教育的扶贫功能这一基础之上的。教育既是贫困的内容,也是贫困的原因;既是脱贫的目标,也是脱贫的手段。教育扶贫主要是指针对贫困地区致贫的教育因素,切实加大作用于贫困人口的教育资源投入和资助,努力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进而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扶贫方式。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根本工作机制;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精准扶贫是教育扶贫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加强教育扶贫。  相似文献   

12.
正东兰县扶贫攻坚成效显著,根本原因在于其在脱贫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一核多维"的精准扶贫模式,这一模式对全国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所谓"一核多维"的"一核",就是发挥县域各级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和在扶贫决策、扶贫指导、扶贫责任、扶贫效果方面的主体作用,把党的建设作为推动扶贫攻坚的主要抓手,调动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  相似文献   

13.
当下,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存在扶贫目标锁定困难、扶贫信贷风险高企等问题。建议以扶贫资金作为辐射力量,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扶贫、创新金融扶贫手段和方式,促进部门合作,形成金融服务发展合力等举措提升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的扶贫攻坚工作颇有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了引导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扶贫,形成扶贫攻坚合力,1994年县委、县政府在洼垤乡召开了全县扶贫工作会议,继后又于1997年3月在县城召开了规模较大的扶贫攻坚总动员会和扶贫先进表彰大会,表彰了10多个扶贫先进单位和10多个先进个人。会上中共元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强化扶贫、加快脱贫步伐的决定》,对元江县扶贫工作提出了方向、任务和优惠政策。———努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从1996年至1998年间…  相似文献   

15.
精准扶贫事关百姓福祉和发展大局,既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课题组通过对淮北市扶贫攻坚工作的调研,从加大扶贫宣传力度、坚持分类精准施策、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推进子女孝道扶贫和落实扶贫攻坚责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庆行政》2014,(2):I0016-I0019
正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把扶贫工作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终坚持大扶贫理念,着力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不断健全机构,不断完善机制,不断探索扶贫模式,以凝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济困事业为抓手,不断引领扶贫开发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使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手段,走出了一条具有武陵山区特色的扶贫之路,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建设和精准扶贫是紧密联系的两项工作,在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精准扶贫,在深入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加快城镇化建设。我们在制定和落实精准扶贫政策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城镇化与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通过城镇化建设促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省委、省政府“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和《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扶贫力度越来越大,扶贫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多。切实加强对扶贫贷款的管理,确保扶贫贷款投入有效益,是衡量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从实践来看,当前,扶贫贷款的投入和管理应实施“四个转变”。一、从重视数量忽视效益的粗放型投入,向以效益为前提的集约型投入转变。扶贫贷款要讲效益虽反复强调,但实际上片面追求贷款数量的情况还比较普遍。一些同志往往只看到  相似文献   

19.
张昭辉 《今日海南》2016,(11):51-51
省委书记罗保铭同志把扶贫工作比作是"输不起的攻坚之战",非常形象。从我接触和参与过的扶贫实践来讲,扶贫工作中思想扶贫尤为重要。扶贫对象之所以贫困,经济贫困只是外在表现,思想观念贫困才是内在根源。扶贫应当先扶"智"与"志"。再好的扶贫措施和政策,如果得不到扶贫对象的全力配合,扶贫成效无法持久。如同一个贫血病人,治疗的根本途径不是输血,而是激活病人自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精准扶贫是我国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和实践指南,安定区的扶贫实践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安定扶贫的做法主要有,产业合作带动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易地搬迁扶贫、产业链金融扶贫、内源式扶贫及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扶贫等。内在特质与精神文化、内生动力、触发机制及外生力量等构成了安定扶贫实践的四个要件。四种外生力量通过四大触发机制催化、激活和释放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从而实现扶贫实践的良性运转,有利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安定扶贫的经验集中体现在坚持党的领导、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构建贫困户与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之间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扶贫资源、发展动力、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四位一体"的发展机制等四个方面。安定扶贫实践是当代中国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和鲜活案例,为中国贫困地区乃至世界发展中国家贡献了安定元素和安定智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