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任桂芬 《理论前沿》2008,(12):44-45
我国农村政治民主建设的关键问题是使农民真正当家作主,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农村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了成就,也存在问题。加强农村政治民主建设要完善和落实制度,提高民主主体素质,改善乡村和村“两委”关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基层群众自制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同时也说明,基层民主受到重视和关注,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诸多矛盾和问题、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也是我们当前维持社会和谐需要解决好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扩大基层民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础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市场化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在民主的各个环节上,在民主的实践中,在健全法律制度和加强党的领导等方面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4.
《青海人大》2010,(1):52-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因主要包括:现代化进程的政治动员、中国的双层政治架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引起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的路径选择等等。30年来,围绕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自治、企事业单位的民主管理、城乡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和县(区)乡人大代表选举等内容.基层民主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主要特点和经验有利益的相关性、参与的有序性、环境的适应性和发展的渐进性等。进一步发展基层民主还必须着力解决三大矛盾,以稳固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蓬勃发展,扩大了农民的政治参与,促进了村民的政治认同;推动政府与村民良性互动;推进我国农村行政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大大增强了乡村社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实现了乡村民主化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尝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观念增强,尤其是在农村,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村民不仅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并且民主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要有知事、议事、和决事的权利,要求直接参与村里重大事务的决策与财务的管理,随着民主意识的深入,人民集中对基层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并逐步使这种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对政治体制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值得注意的是加快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现代化进程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经济基础决定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要从基层做起 ,依法推进企业的民主管理、农村的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民间社团的自主管理 ,广泛有序地健全公民的参与机制 ,都是面广量大又惠及亿万群众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尊重各地群众的首创精神 ,因地制宜地实践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 ,不断完善推进基层民主的法治环境和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层民主政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最直接、最广泛、最有效的途径。基层民主形式中尤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为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是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实践日益广泛,成效愈益显著。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要求,探究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真正走向成熟,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加以研究、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的民主自治是实现基层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政治素质较低、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民主法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的民主自治存在农民民主自治的能力不足、农民缺乏主动参与政治的热情、自治渠道不通畅、形式单一等问题。为此,应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和政治文化素养,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物质基础,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改革的攻坚阶段,将服务型政府确立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目标导向,有其客观历史必然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旨在政府与市场、集权与分权、政府权力与公共权利、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实现新的平衡。当前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就要做到:第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取向;第二,始终坚持以有效性作为衡量建设绩效的根本标准。第三,坚持完善培育、扶持发展和依法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妇女参政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主政治进程中,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干部选任的不断公开化,我国妇女参政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女性参政比例仍然较低,女领导干部在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职务的比例偏低,女性参政的后备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比例"政治的阻碍,领导对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认识不到位,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制度还不够完善,舆论宣传的偏差,双重角色的冲突增加了女干部前进的负荷等客观原因,也有女性参政意识不强和缺乏自信心、自主意识和深层次的平等意识等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主政治,有三个认识难题需要破解。第一,民主政治果真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吗?第二,如果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为什么以经济活动为本位的人类社会没有一致地(至少是短期内一致地)选择民主政治?第三,民主政治的建立究竟需要那些最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苏维埃区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一建设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不仅从制度上和程序上进行了有利于工农群众享有民主的设计,而且从宪法和其他法律上对苏区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给予充分的保障,希望藉此来建设一个有利于革命动员的政治新秩序。广泛的民主政治建设,不仅满足了残酷战争环境下革命动员的需要,而且促使苏区民众的精神面貌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执政为民、廉洁奉公、民主平等以及无私奉献等苏区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新的特点。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公民的政治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快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局部执政的尝试,新生的工农民主政权通过法制建设、民主选举、发动群众监督政府等形式推进苏区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中央苏区成为当时中国最为民主的地区。中央苏区时期的成功探索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路径的选择,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必须以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目的,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实现中国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这既是一个建立和完善民主政治的过程 ,同时也是使中国从传统“人治”转变为法治的过程。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依靠法制化的程序来实现。必须健全各种法律制度 ,转变党政机关的职能 ,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意识。  相似文献   

20.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井冈山道路,不仅是一条将中国革命引向成功的胜利之路,一条符合当时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的科学发展之路,而且是一条艰辛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的民主实践之路。井冈山时期的军队民主建设、政权民主建设、经济民主建设不仅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为以后的根据地建设、党的建设、军队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