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性政府管制主要是指环境、安全和健康管制。环境管制,旨在矫正外部性市场失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安全和健康管制,旨在矫正内部性市场失灵,保障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社会性政府管制应确定最优管制水平,不能管制不足和管制过度。  相似文献   

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可以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非万能。它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和不足,即所谓“市场失灵”问题。 市场失灵首先表现为经济的外部性,即有些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用和个体效用之间,社会成本与个体成本之间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不能在一个企业内部表现出来。因为,有些生产活动从企业来看是有效益的,但从全社会来看却造成了外部经济的损失,如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3.
网络外部性是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带来许多经济学的问题,对网络经济中的消费者、企业、政府等都产生了影响。本文从阐述网络经济外部性的定义及分类出发,分析了网络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网络外部性的特点,并阐述了其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校车的强烈需求,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校车专业市场.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校车市场还是初步的、不成熟,各个方面都需要改进,本文站在市场失灵理论的角度,从四个方面剖析中国校车市场存在的问题,随后借鉴美国先进的校车制度,提出与信息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和独占性失灵想对应的措施,以此探究解决校车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特征及理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经济特征是效益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外部性理论主张对正的外部性环境影响予以补贴 ,对负的外部性环境影响处以罚款或征税 ,使环境外部性问题内部化 ,从而达到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产权理论则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体系不健全 ,而建立健全市场体系的前提和条件是产权界定 ;只有推进公共资源要素市场的建设 ,通过产权的自由交易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理论——利益集团假设 在管制经济学的体系中,政府管制理由的传统解释在于政府管制可以弥补“自然垄断”、“外部性”等“市场缺陷”带来的效率损失,以保护公众利益不受损害,因此,这一观点被认为是对“市场失灵”的回应。但在现实经济中,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以及政府管制成本常常会使政府管制行为和效果偏离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产生非效率,由此产生的“管制失灵”构成了公共利益学说规范分析的一个弱点。而且,就“公共利益”的基本前提假设而言,管制者  相似文献   

7.
公共产品与外部性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要界定公共产品,首先必须考察外部性。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或服务)并不一定是公共产品。教育具有明显的外部性,但教育既可以是公共产品,又可能是私人产品,还可能是准公共产品,教育的产品属性依赖于教育被提供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可以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基于其“理性经济人”的本性,会给其利益相关者带来负的外部性。经济法对此外部性的克服主要是通过倾斜性配置外部性供体即企业与受体及其外部性承受对象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以实现实质上的公平。具体途径是赋予外部性受体倾斜性的权利并保证其实现,具体表现为企业对自然人、自然界、所在社区和社会公益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实践中,在理解合同的效力含义时往往存在歧义。 国内许多学者将其等同于合同生效的概念。事实上,合同 效力与合同生效的内涵并不相同,合同生效只是合同效力 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工高度专业化和联系日趋紧密的现代经济格局下,区域经济活动有较强的外部性。不管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其结果都会导致经济活动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远离最优状态。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分为技术外部性和资金外部性,本文分析区域经济活动外部性的内涵和产生根源,结合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建设的外部性分析,针对外部性的不同类型,提出明晰产权以减少技术外部性、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减小资金外部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 ,市场失灵成为人们探询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监管的理论依据 ,而现实中很多政府失败的例子给“市场失灵论”无情的打击。这说明“市场失灵论”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就是在分析“市场失灵论”在逻辑和理论谬误的基础上 ,来探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形成和市场监管的思想 ,从而论证新制度经济学市场监管理论的现实科学性和逻辑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开发活动有着较强的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上,直接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严重影响了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消除武汉市水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损害实际上是一个将水资源利用主体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理论分析可知,在纠正武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方面,"庇古税"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因存在实施成本过大和缺乏有效监督而很难施行,应从水资源共有产权的界定上纠正负外部性。根除武汉市水资源开发中负外部性的途径应包括:赋予民众以共有权形式的水资源权、逐渐界定水资源权利与注重运用经济手段保护水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3.
浅析合同效力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大法系国家对合同效力的根源有不同的认识和规定,但无论何种认识和规定,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的两大法系国家均注意到了“合意”的物化性,体现了国家公权力对当事人意志的介入。我国学理界很少探究合同效力的根源,但也并未仅仅将当事人的合意作为合同效力的根源,而是在立法中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即“成立+合法”是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效力的根源。与先进的德日民法相比,我国合同法构筑的合同行为效力制度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4.
市场失灵与政府进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市场失灵”客观存在 ,因而政府必须进入市场。但其前提条件是应对“政府失灵”进行防范 ,否则失灵的政府不仅不能有效地治理市场 ,反而会更加使市场无序和无效。在这种意义上讲 ,分析和探讨“政府失灵”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土地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外部性,但这种效应不能够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降低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土地利用外部性产生的机制是由于土地相对于其他资源无可比拟的特性所决定的。为了使土地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化,必须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税收等多种手段控制土地利用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6.
合同诈骗罪是刑法中确定的一个新罪名,也是实践中常见并难以认定的罪名。正确理解合同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为目的”是认定合同诈骗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刘秀光 《长白学刊》2010,(5):100-104
房地产市场一般是竞争性市场,但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使该市场具有非竞争性特征,并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垄断或“垄断化企图”。由此产生了房地产市场失灵以及政府不断实施宏观调控而房价持续上涨的“宏观调控悖论”。解决房地产市场失灵和纠正“宏观调控悖论”的政策思路是,在对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保持宏观调控与强化政府规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医疗服务供给和需求的特点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与完全和完善市场相去甚远,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治理市场失灵,引入政府干预应谨慎合理并充分重视市场的自矫正机制和其他非市场力量,以免伤害市场自身的修复能力,导致“大政府”模式以及政府失灵带来的效率下降。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失灵情况错综复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加区别地简单的“一刀切”,将政府的作用神话和盲目地要求政府介入并非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李金保  冷俊峰 《求索》2012,(10):239-240,236
高新技术产业化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市场机制的失灵,因而需要政府介入。论文运用智猪博弈模型解释高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失灵的原因,进而运用引入外界激励下的智猪博弈模型分析探讨了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政府采购合同是着民事合同的“外衣”,深藏着行政的实质。在政府采购合同中,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的委托人是政府采购合同的必然的一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受到限制;合同内容中存在着非约定权利;合同的变更或终止受到限制。解决政府采购合同纠纷,采用民事救济与行政救济途径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