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佛教艺术在印度和中国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佛教造像题材反映了不同时代特征。在印度,佛教艺术经历了早期"无佛像期"和大乘思想兴起后以键陀罗和马图拉两种代表各自时代特征的佛像繁荣期;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石雕艺术历经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民族化、隋唐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而出现佛教造像艺术的辉煌、宋代佛教艺术的世俗化、元代造像艺术的短暂停止及其藏传佛教特征乃至明清时期石雕艺术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西域佛教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缺乏变革创新,僧侣阶层宗教素养水平普遍降低,无力担负起促进西域佛教根据社会变迁及时作出自我调整,以满足西域社会发展新需求的任务和使命,再加上印度佛教的衰落致使西域佛教面临着源头上的枯竭,东西方文化通道的阻塞使得当时的西域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文化孤岛,伊斯兰教强势兴起对西域佛教造成一定影响等原因,最终导致西域佛教的衰落。  相似文献   

3.
台湾佛教是目前台湾所有宗教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同时也是近2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宗教类型。尤其是随着台湾社会转型的过程,由于社会结构出现的日益分化趋向也必然佛教自身的不断分化,这种分化可以表现为寺院、教义和慈善事业的分化,它同时意味着佛教对社会中信徒提供意义解说的传统任务在逐渐地消解,它越来越成为一种“宗教爱好”或者“宗教兴趣”。台湾佛教在观念和理论上的这些变化基本上都是在“人间佛教”思想的主导下进行的,正是对这一思想的提倡与实践,现代台湾佛教应答了现实社会提出的诸多挑战,运用了西方宗教、哲学、科学知识诠释佛法,调和了佛教信仰与佛教学术研究的关系,使得台湾佛教一步步实现了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正>风格迥异的南北朝佛教在隋唐时期出现了融合的趋势,进而形成了几个不同的佛教宗派,李唐时代,佛教的势力和规模发展至极盛。在佛教哲学、译事及社会影响方面,唐代佛教的兴盛可谓空前绝后。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传统佛教的发展来看,佛教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更多地表现为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历来是非常密切的。在台湾,佛教与政治之间一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当局对佛教思想与活动的控制过程,尤其是在日本占领台湾的50年期间以及回归后至1987年台湾“解严”期间,台湾佛教对政治领域的依附关系十分明显,佛教并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宗教信仰而实现自主的发展。80年代后期,随着台湾政治控制力在许多领域的逐渐消退,台湾佛教与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倒置性的变化,政治已经不能依靠传统的方式继续影响佛教的存在与发展,而佛教却在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对政治领域的各种问题能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甚至一些极端的佛教组织不断地表现出积极的政治参与的意愿。  相似文献   

6.
北魏道士寇谦之不但没有参与北魏太武帝灭佛活动,而且他所开创的新天师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佛教影响的。这些影响来自以下方面:一是吸取了佛教轮回报应思想;二是模仿佛教戒律和教仪;三是借鉴佛教神灵观念;四是受佛教医药天算之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开发佛教旅游资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佛教与旅游的渊源关系基础上,归纳、概括了我国佛教旅游资源的我体,并进一步对开发佛教旅游资源的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毛胜 《湘潮》2018,(2):21-24
毛泽东的一生,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从小时候受到母亲影响虔诚信仰佛教,到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后善于汲取佛教思想的有益成分,到新中国成立后注意保护佛教界和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再到关注佛学和宗教问题的研究,毛泽东与佛教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9.
鲁南地区遍布各时期重要的佛教遗迹与遗物,从类型上看,举凡造像、刻经、寺塔皆备;从时间上看,上起东汉,下至唐宋,连绵不断.东汉时期,这里出现了国内最早的佛教造像;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的刻经别具一格;到了宋代,寺塔与地宫的不断发现证明了佛教信仰的持续.鲁南地区佛教的发展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本土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正>佛教艺术博大精深、历史久远。自东汉传人东土后,佛教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长达数千年的时间跨度,不断融入中华本土文化,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艺术是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涵盖佛教雕塑、绘画、书法、建筑、音乐等各种艺术类型,创造出无数的精品佳作,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开花。佛教虽在各个时期所受重视程度不同,也曾遭到数次较大规模的灭法,但是佛教艺术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数度重生并持续发展,时至今日,留给世人的佛教艺术作品数量之巨、规模之大、形式之多,令人无比震撼。由中国佛教研究领军人物赖永海先生担任主编,汇集宗教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各方面专业学者合作结撰并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中国佛教艺术史》,堪称是全面展现佛教艺术发展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该书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明夷夏之辨、严夷夏之防,是东汉出台汉人出家禁令的直接动因。佛教在初传时期,为了避开禁佛令,消弭夷夏观念等对佛教的制约,在传教方向和方式上作了重大调整,从而促成了佛教在传入伊始即与中国广大士庶的生活发生紧密联系,并由此走上世俗化的道路。虽然这种世俗化的传播使得佛教在很长时间内淹没于中国本土信仰之中而不显,但是却对佛教在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佛教不仅因此在中国社会扎下了根,为在两晋之际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了佛教信仰在后世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12.
何光英 《世纪桥》2005,(3):127-128
佛教作为中国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古代美学也脱离儒、道等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樊笼,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本文选取了妙悟和意境这两个在古代美学体系中最具理论深度和中国美学民族特色的范畴,分析佛教思想对这两个美学范畴的影响,以期通过个案分析说明佛教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英 《世纪桥》2011,(3):50-51
儒家生死观与佛教思想相互影响。儒家以佛教的生死业报轮回说为补充,充当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既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又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因缘,佛教蕴的注重个人行为责任思想与儒家相契合。同时儒家又影响佛教,使儒家道德规范成为佛教所接受和倡导的准则。  相似文献   

14.
宁夏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相当程度的人数信仰佛教。对宁夏佛教研究的前景作一展望,不一定准确,就是对宁夏佛教的现状、未来的走向、趋势、特点以及新变化作出判断和预期,由此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佛教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呈现人本化的趋势,有着深刻而复杂的渊源。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在轴心时期,印度由"神本"转向"佛本",印度佛教作为异质的、新的文化元素诞生;而中国则由"神本"转向"人本",传统的宗法宗教,蜕变为现实主义的世俗哲学。于是,印度佛教超越精神中的人本元素,中国文化的人本特征、入世精神和现实主义,促使印度佛教在中国经历主体化、心性化、伦理化、人文化的发展,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6.
韩梅 《理论学刊》2005,(5):124-125
一、佛教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产生于印度的佛教在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完成了汉化过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半岛最早是在公元4世纪,此后中国化的佛教逐渐在朝鲜半岛发展起来。公元7世纪,新罗统一半岛之后,很多僧侣到中国游学,学习佛教,回国后他们弘扬佛法,辅佐国政,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新罗时期,佛教得到全社会的尊崇,王族中也不乏出家修行者,高僧辈出,寺院遍布,颇有些“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况。10世纪,新罗灭亡,高丽王朝建立,太祖王建不但自身是虔诚的佛教信奉者,还亲自制定训要,要求子孙后代也要…  相似文献   

17.
杨全顺  刘春华 《理论学刊》2012,(11):107-111
杨文会是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开创者。1866年,他在南京创立金陵刻经处并主持该刻经处事务45年。他在振兴近代佛教文化,尤其是在刊刻佛教典籍和办学培养佛学人才以及超越宗教的佛教革新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07,(8)
佛教流传入中国日益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佛教寺院的名称也多有重复,在浙江省内的"普济"寺便有多家。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喜欢把佛教作为统治人们思想的一种工具。两者的互相结合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宗教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信仰文化,而佛教文化作为一种广泛传播的宗教,传入中国后也是派别众多,其说各一,很是复杂。最普遍的说法是佛教在中国分为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律宗、密宗等各大宗派。如此众多的派系对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形成了一源多流的发展态势,可以说,佛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梵净山作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认识佛教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佛教的核心内容四谛、缘起、五蕴进行了阐释,并分析了其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以图示的方法对佛学思想体系的作了高度概括和形象表述。把握了佛教的整体结构,对我们做好宗教工作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