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位于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德格县是藏族三大古文化中心之一。座落于该县的以珍藏藏文化典籍众多而名闻遐迩的德格印经院,被人们誉为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 德格印经院由德格土司第42代法王却吉·登巴泽  相似文献   

2.
5月初 ,正是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春秋合季的开始 ,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我来到德格县 ,参观藏民族智慧的结晶———德格印经院。德格印经院由藏文译成汉语叫“德格吉祥聚慧院”。始建于1929年 ,是由德格第四十二代土司、六代法王却加·登巴则仁 (1687 -1738)创建的。该院座落在德格县城边的欧普龙山沟口 ,全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古建筑占地面积1637平方米 ,整个建筑坐北朝南 ,布局呈四合院 ,红墙平顶 ,古朴庄严 ,具有浓郁的藏式古建筑特色。关于它的遗址有两个传说。其一 ,有一天太阳落山时分 ,当登巴则仁土司在官…  相似文献   

3.
德格印经院     
德格印经院深藏在金沙江边的大山夹皮沟里。我们从四川省石渠县的洛须镇出发,经马尼干戈后翻越雀儿山,一天的功夫便来到德格县城更庆镇。若是在大雪天就难走了,我们在省儿山下的道班墙上看到,逢雪天有专门出租防滑链的。德格县城窄长地被挤压在大山之间,藏式建筑多依山而建,色曲河水穿城而过,成了人们丢弃废物的天然通道。为了方便停车,我们在县林业局的招待所住下,训练有素的一只黄狗在夜里就睡在越野车旁。 一夜雨后,德格的空气更加清纯。在吃早点的小店里,待馒头和酥油茶下肚,印经院的具体位置也打听清楚,其实就在县城边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土官底簿》(以下简称《底簿》)的形成,《四库全书·史部·职官类》《土官底簿·提要》说:“凡明正德以前,云贵诸省土司爵代、因袭皆载焉。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录存之也”。由此可见,《底簿》是明王朝在西南边疆推行土官统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明代推行土司制度的产物。明代设置土司的地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和广东的海南岛,西北的甘肃和中南的江西也有少量土司分布。《底簿》所录土官,都属文职系统的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主簿、土巡检一类,则《底簿》实出自于吏部验封司。方国瑜先生在《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说:“是书所载者为土官,而土司不在内,则出自吏部验封司案牍之文,即编缀土官袭职存档,以备稽查者,故名为底簿”。  相似文献   

5.
《明史》卷三一三《云南土司传一》顺宁府条载:“顺宁府,本蒲蛮地,名庆甸。……元泰定间始内附。天历初,置顺宁府并庆甸县,后省入府”(中华书局标点本第8079页)。我认为这条史料有误,顺宁府设置时间不是天历初,而是元泰定四年(1327年)。《云南地州市县概况·临沧地区分册》凤庆县建置沿革条载:“元天历元年(1329年)始置顺宁土府”。(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我认为也是错误。《明史》卷四六《地理志七》载:“顺宁府,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按:所说并见于《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三及一五九。此与上举《明史·云南土司传一》所说为同一史事,但顺宁府设置时间一说“天历初”,一说“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究竟谁是谁非?我以为应当以后说为是。理由有三:1.《明史》中除了《云南土司传一》载“天历初,置顺宁府并庆甸县,后省入府”外,他处不复记载。而《明史》的《地理志七》明确载“元泰定四年(1327年)十一月置”。此外,《明太祖实录》也载此说。更为重要的是,《明实录》是《明史》的重要史料来源。《明史》中《云南土司传一》与《明实录》的记载出现差别,当是《明史·云南  相似文献   

6.
设立在彭州市慈济堂内的四川省菩提印经院,因抢救印刷绝世藏书《洪武南藏》大藏经在海内外佛教界享有相当高的声誉。主持这项抢救工作的是慈济堂住持、四川省菩提印经院院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释广成法师。  相似文献   

7.
读了我省藏族作家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你会产生一种空灵梦幻、朦胧飘逸的感觉,书中所展现的灰色的古堡、萋碧的荒野、金黄的田麦和奔马似的白色群山,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你去感受阿坝草原那神秘浪漫的传奇色彩。这部作品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此项我国文学最高荣誉的少数民族作家。 《尘埃落定》借一个土司家“傻瓜”儿子的独特视角,兼用写实与象征表意的手法,巧妙而富有魅力地写出了藏族的一支──康巴人在土司制度下延续多代的沉重生活,再现了土司集团间、土司家族内部、土司与受他统治的人民以及…  相似文献   

8.
甘孜州德格地区的民歌、锅庄、弦子、箍箍卦、劳动歌、唱读、故事、藏戏等,数量浩繁。就其民歌所表现的内容,有祝福歌、送别歌、祝酒歌、一问一答的解题歌、谜语歌、男女间谈情说爱歌、悲歌、儿童歌等。 德格的锅庄意为圆围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歌舞形式。据西藏《拉达克王系》一书记载,远在吐蕃王国兴起以前的德跷王时期,藏区的锅庄就已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9.
《明史·贵州土司传》是研究明代贵州民族史的基础史料之一 ,历代史学者出于对《明史》的信赖和遵从 ,也十分珍视《明史·贵州土司传》。但由于《明史》主编及参撰人员对土司列传类的内容重视不够 ,再加编修《明史》时已去明初三百余年、距明亡亦近一个世纪。因此 ,《明史·贵州土司传》出现了诸如史实交待欠明晰、领属关系不清楚、地望考订不周详等重大误漏 ,给相关民族史研究造成了诸多的混乱和失误 ,本文依据《明实录》对其进行了初步订正  相似文献   

10.
厦门集美图书馆馆藏颇丰.近日,我从该馆借阅了日据时期的三种台湾游记:汪洋《台游日记》(1917)、黄强《台湾别府鸿雪录》(1928)和江亢虎《台湾追记》(1935).《台游日记》收于汪洋《台湾观察报告书》(上海中华书局1917年6月版),书前有作者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南方民族土司的国家认同具有历史的典型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唐崖土司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文章以方志、家谱和民间传说资料为基础,挖掘唐崖土司田氏夫人文本材料中体现土司国家认同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南剧《唐崖土司夫人》既是一个现代文本,也是一种遗产开发,其在继承传递历史文本的主要信息的同时,进一步表现了土司国家认同、族群认同以及现代人本精神追求等时代价值.文章进而对土司遗产保护开发作了探讨,提出要注重遗产历史语境,尊重遗产历史内涵;注重遗产开发的现实语境,发掘遗产时代价值;并对遗产开发中的活态保护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约翰·M.康利、威廉·M.欧巴尔著,程朝阳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10月版译者程朝阳在该书《法律权力运动的语言面相——《法律、语言与权力》导读(代译序)》一文中介绍说:"《法律、语言与权力》一书在一个前所未曾涉足的地方发现了压迫的存在——在法庭和法律办  相似文献   

13.
姚瑞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近年修正民事诉讼法总评》一书是台湾法律学者、"中华民国"前司法院大法官姚瑞光先生有感  相似文献   

14.
《明史·贵州土司传》载,思南、思州田氏土司乃宋宣和中田祐恭之后,“世有其土”。明时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之谚,是思州田氏为当时四大土司之一,地位颇为重要。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思州土司改流,然只改掉宣慰司,其所属长官司仍长期存在。其中不少也为田姓,乃田祐恭之后。今川东南、黔东北和湘西地区有不少田姓居民也  相似文献   

15.
论自由     
[法]雷蒙.阿隆著,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3月版该书《菲利普.雷诺的序》中写道:"《论自由》一书系由阿隆1963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系列演讲编纂而成,于1965年出版,是雷蒙.阿隆著作最多产时期的作品。在这里,阿隆受到演讲的特殊文学体裁的激励,以一种颇具个人风格和哲学的形式来讨论现代社会学的性质和  相似文献   

16.
孙燕青 《岭南学刊》2013,(6):130-132
<正>时下,不少学者不把专业当职业和事业,而当饭碗来经营。有的玩吸引眼球猎取"名家",有的追逐俗风成时尚。论著多了,思想和厚重感却少了。最近,我读钟阳胜著《领导工作与社会协调》(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显然属于另类。本书出第一版在1991年,当时被评为"全国第二届优秀领导科学著作",出第二版在2012年,相距21年。书中有的篇幅曾在1983年发表(如《社会协调规律论》)。新版补充的第三部分《关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有  相似文献   

17.
爱泼斯坦撰写的《宋庆龄》一书获奖──繁体字版在台湾出版爱泼斯坦著、沈苏儒译的《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一书,自1993年1月宋庆龄诞生100周年前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好评,于1994年1月荣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8.
康熙三至四年(公元1664-1665年)间,贵州水西地区爆发的安坤事件,是清代贵州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次事件对贵州的历史,尤其是对彝族土司统治了千余年的水西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于这次事件性质的探讨,并非毫无意义。我省史学界,对水西安坤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评论。 (见贵阳师范学院编印《贵州史讲义》和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古代史》二书)。前者认为这是一次少数民族的抗清斗争,后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没有新意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书 ,它是为 2 0 0 3年报考研究生的人编写的 ,书名为《政治理论辅导讲义》 ,书的封面上方特印“考研必备 ( 2 0 0 3年版 )”一行大字 ,足见这是一本新书 ,书中的观点当然也是至今还在流行的观点。该书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时 ,写下这样一段话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政治理论辅导讲义》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第 3版 ,第 95页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是这本讲义的独特观点 ,而几乎是中国哲学界、理论界的一…  相似文献   

20.
章太炎(一八六九——一九三六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是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他曾以一个反帝反封建战士的姿态出现,对推动革命斗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訄书》是他开始参加政治活动时写的第一部重要政论集。《訄书》在一九○○年初版于苏州。在此之前,章太炎参加了维新运动,因而这部书带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但是,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促使章太炎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九○○年开始,他在被清政府追捕的情况下,陆续对《訄书》作了很大修改,于一九○四年出了新版。新版《訄书》把初版的五十篇文章删去一半,增写了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