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生态环境刑法保护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自然资源大量使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从未停止。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原因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已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刑法介入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正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我区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资源与宝贵财富。自治区做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战略部署以来,就一直要求把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成为生态好、污染少、能耗低、效益高的"绿色通道",把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带"。《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打造黄金水道,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通过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保  相似文献   

3.
对后三峡时期库区水环境保护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和整个工程的完工,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长期安全运行的根本保证。各级政府部门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库区水环境质量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工业城市环境压力与日剧增,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政策,对于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包头市为例,只有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才能进一步推进重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在快速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严峻,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的进程中,加强大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全国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独特区域的生态环境却极为脆弱。由于在经济发展中缺少相应法律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导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出现许多矛盾,由此引发的民族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等问题逐渐突现。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该地区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资源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了两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立法和执法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底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是我们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人民法院必须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司法理念,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司法效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环境保护是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努力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 ,特制订本纲要。一、当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一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力度 ,使我国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源于环境保护 ,其核心是既满足现代人发展的需要 ,又保持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在当今世界上 ,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已成为许多国家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世界发展中的一个严重教训 ,就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走了一条严重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造成了对世界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害。今年袭击我区九次之多的沙尘暴天气 ,再次给我们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今年沙尘暴强度之大、次数之多、影响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严重令人震惊。生态环境恶化所…  相似文献   

10.
《江西政报》2007,(16):19-24
经过全省人民长期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江西目前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后劲、最大的品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大》2015,(2):8
人人希望有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环境保护法是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对于依法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一部好的法律关键是要得到有效实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生态道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建方 《湖湘论坛》2003,16(1):66-67
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开展环境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是解决环境问题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环境保护事业在新世纪国家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恩施自治州是长江中上游连接西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生态状况的"显示器"、"调节器"和"控制器"。恩施州的生态环境保护,既是恩施州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也是关系到全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本文通过对恩施州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恩施的对策建议,供决策者、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及其症结的论述,指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200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深入分析了当前全国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明确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何,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日前,南通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就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委员们认为,近年来,南通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海洋环保法律法规,坚持环保与生态优先、开发与保护并举,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一些制约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也需引起重视。如海洋生态环保意识有  相似文献   

18.
张黎 《传承》2014,(8):118-120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村庄普遍面临生态环境恶化、日趋衰败甚至消亡的困境,村庄可持续发展受到空前的挑战。应推进村庄可持续发展,确保以村庄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升华,应合力并举、多管齐下,着重以产业发展带动村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保护引领村庄可持续发展,以政策法规保障村庄可持续发展,不断激发村庄发展活力,提升村庄内生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共赢。这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客观上推动环境立法的发展,也把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融入到环境立法之中。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环境立法的保障与支撑。故此,我国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统领下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环境立法。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15,(5)
<正>2013年以来,山西省环保厅在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预算管理、环境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多元投入机制、开展合同环境服务等多个方面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前行。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在全省环境保护领域开展的一系列的改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