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03年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僵持近3个月的朝鲜核问题在国际上掀起轩然大波。 朝鲜核问题一波三折 朝鲜半岛核问题并非始于今日,朝美核争端由来已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凭借其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朝鲜则宣布无意和无力开发核武器,从而爆发了第一次核危机。朝美经过一年半的艰苦谈判,于1994年10月签订日内瓦核框架协议,解决了核争端。 这项协议的内容,一是美国承诺牵头组建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为朝鲜建造总装机容量为2000兆瓦  相似文献   

2.
人们说,这段时间有三大气氛——全球华人春节喜庆气氛、伊拉克和中东的战争气氛、东北亚核阴云下的紧张气氛。1月10日,朝鲜政府发表声明说,由于美国放弃了1993年6月朝美“共同声明”有关不敌视朝鲜和不对朝鲜施加核威胁的规定,朝鲜将不再接受《核不扩散条约》中的安全保障协议的约束,并将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月11日,朝鲜再做惊人举动,宣布将重新启动1999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核扩散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在美国强大的“倒萨”攻势下,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在阔别4年之后重返巴格达。与此同时,美国在海湾地区调兵遣将,磨刀霍霍,准备对伊拉克动武。正当伊拉克武器核查悬而未决之时,朝鲜那边冷不丁传出消息,先是承认自己有“秘密核武器计划”,进而宣布重新启动核设施,接着又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以此作为对美国遏朝政策的回答。这两桩事情,彼此关联,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说是退出,实际是单方面撕毁条约。此决定一经宣布,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维护了世界30年和平的《反导条约》已成为一纸空文,意味着世界又将重新回到无序而危险的核竞争时代,意味着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和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为美国执意退出《反导条约》给出了三个理由:抵制“无赖国家”;防范恐怖主义;抛弃“冷战的最后遗物”。同时,他  相似文献   

5.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朝鲜是否在开发核武器问题,世界范围内舆论纷纷,当事各方各执己见。是是非非,究竟如何? 争端的起源与不断加剧 1991年和1992年上半年,朝鲜北南对话迈出较大步伐,北南双方签署了《南北和解、互不侵犯和合作交流协议书》及《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同时,朝鲜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了核保障协议,并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检查。在朝鲜半岛局势明显缓和的情况下,韩国宣布暂停1992年度的韩美“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 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92年5月开始,对朝鲜进行了6次核检查,没有发现朝鲜制造核武器的证据,但它认为,在朝鲜宁边附近有两处是存放生产核武器原料的场  相似文献   

6.
1970年,国际上签订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开始正式生效,到目前为止已有187个国家签署了这个条约。条约明文规定:无核国家不得研发和获得核武器,同时,要求有核国家承诺进行核裁军。但是,30多年来,世界核扩散的问题一再出现,严重冲击着《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当前,具有大规模杀伤性的核武器仍然成为对世界和平的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7.
国际1月5日以色列海滨城市特拉维夫发生两起自杀性爆炸袭击事件,已导致至少20人丧生(其中有2名中国人),70余人受伤(其中有6名中国人),其中10人伤势严重。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已宣布对这两起爆炸事件负责。美国《波士顿环球报》报道,美国特种部队和中央情报局特务已经在伊拉克国内活动数日,为美国可能对伊发动的战争铺路。1月10日朝鲜政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常驻联合国代表朴吉渊在新闻发布会上重申,“任何针对朝鲜的制裁决定都将被视为对朝宣战”。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又签署命令,向海湾地区增派将近3.5万名美军士…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成为世人议论、关注的焦点。那为什么有些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而有些国家却不能发展核武器呢? 1958年,无核武器国家爱尔兰在联合国率先提出“不扩散核武器”议案,要求核武器国家不要向无核国家提供核武器。1962年,防止核扩散问题被列入18国裁军议程。1968年美苏向联合国提交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即NPT)的文案并于当年6月获得通过,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4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该条约无限期延长。目前除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古巴 4个国家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已签署了该条约。 NPT的通过为核不扩散的国际体制奠定了基石,一方面禁止核武器  相似文献   

9.
国际要闻 ●5月11日,以色列重申,在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生存仍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它不会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5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对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和延期大会11日同意该条约无限期延长表示欢迎,认为这一结果符合所有缔约国的利益,有助于加强国际防扩散体制,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同日报载,经过为期60天的例行审查,联合国安理会12日作出决定,继续维持对伊拉克的制裁。 ●5月17日,法国当选总统希拉克与离任总统密特朗于11时在总统府爱丽舍宫正式交接了权力。随后,宪法委员会主席迪马宣布了5月7日投票的结果,希拉克正式接任共和国总统职务。  相似文献   

10.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审议和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大会,于4月17日至5月12日在纽约总部举行。世界1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围绕这个条约是否延长、怎样延长的问题展开了一番激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就在美国马不停蹄地调兵遣将,集重兵于海湾,对伊拉克开战大有一触即发之际,对于宣布重新启动核开发的朝鲜,美国却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方针,不提动武。即使在朝鲜宣布驱逐驻朝鲜的国际原子能核查人员、向已经冻结的核设施装填燃料棒并表示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美国仍然一再声明美国无意对朝动武,要通过外交努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朝鲜、伊拉克同样存在大规模杀伤武器问题,同是美国称之为“邪恶轴心”国,为什么美国对伊是步步紧逼,大兵压境,必欲除之,而对朝却是步步退让,不提动武?其实美国并不是不想除掉朝鲜,而是在现阶段不…  相似文献   

13.
黄雨果  王莹 《学习月刊》2009,(13):43-45
今年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鲜于当天再次“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自2006年10月第一次核试验以来,朝鲜先单独宣布退出六方会谈.继而高调宣称重启宁边核设施.最后完成3年内第2次核试验。南此看来.朝鲜意图拥有核武器的战略步骤是比较清晰的.即置国际社会的半岛无核化努力于不顾.以拖延“六方会谈”为核武器研发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4.
自 2 0 0 3年 1月 1 0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以来 ,朝核问题成为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变化关系到东北亚甚至亚太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大业 ,为此 ,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 ,作为朝鲜的近邻和友好国家 ,中国应当站在客观立场上对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独立判断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形势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0,(11)
<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和美国加紧进行核试  相似文献   

16.
最近,美国和朝鲜就朝鲜核问题和朝鲜半岛局势在日内瓦恢复高级会谈。同时,韩国和朝鲜也宣布朝鲜南北首次首脑会晤将在平壤举行。这样,一度紧张的朝鲜半岛局势又出现了转机。 在此之前,朝鲜同美国、国际原子能机构、韩国围绕朝鲜核问题的争执日趋加剧。国际原子能机构以朝鲜阻止其检查团实地检查朝鲜的核设施为由,宣布中止该机构向朝鲜提供的一切援助,美国对朝鲜提出了经济、军事分阶段制裁的决议草案。决议案包括限制朝鲜的武器贸易。中止联合国对朝鲜的技术和文化援助,限制朝鲜的空中运输等。朝鲜对此做出了强烈反应,于6月13日宣布  相似文献   

17.
1964年和1967年,中国先后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1988年,中国又成功地进行了中子弹的试爆。到1996年7月29日为止,中国为了改进核武器的技术和批量生产等需要,共进行了45次核试爆。之后,中国政府暂停了核试验,并且宣布加入俄美签署的《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相关专家推测,中国已能通过电脑模拟相关核反应过程来取代传统的核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43年1月11日,中美签订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同日,中、英、印共同签署了《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宣布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一个十分推崇军事"大棒"的国家.自从20世纪初美国提出臭名昭著的"大棒政策"以来,美国就一直在世界各地不断地挥舞军事"大棒"来维护和谋取本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2001年1月小布什上台以来尤其明显.当年2月¨日,美国出动战斗机轰炸伊拉克;4月1日,美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我军用飞机;7月14日,美国进行第四次导弹拦截实验并获得成功;"9·¨"后,美国将目标锁定为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并于10月7日开始对庇护恐怖组织头目--本·拉登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进行连续不断的军事打击;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退出<反导条约>;2002年3月,美国国防部提交国会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被披露,美国竟公然声称在台海发生战事时准备使用核武器;9月20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提出了向恐怖分子和敌对国家发动主动进攻的"先发制人"战略;11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总额为3930亿美元的200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法案.2003年3月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大规模军事"震慑"行动……  相似文献   

20.
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乘专机到达北京。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外相大平正芳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中日联合声明》上签了字。《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两国高级领导人的互访及民间交流日趋频繁,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