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叶兴盛于西方社会的一种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注重反思批判性,强调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思维风格,推崇平等对话。其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遍及教育、文化及社会各个领域,后现代教育观为当代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片广阔的视野,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调整学生教育管理定位、创新教育管理理念、探索教育管理方法、优化教育管理关系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社会的总体性视阈,既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维度肯定了现代性作为新的文明形态出场的历史必然性和积极作用,又以批判性的思维对现代化负面价值进行了病理学分析与批判。这启示我们对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应采取辩证的态度。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给我们破解中国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两难选择提供的明智未来就是建构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性文明。  相似文献   

3.
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别形成关系重大,一些女性主义者相信教育可以在消除性别不平等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最初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的两性平等到后现代女性主义致力于女性的话语权,教育成为女性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既可以营造公平的思维模式,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本文旨在运用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突破道、禅比较研究的传统局囿,后现代的观照似乎是一种可能的维度。道与禅在反权威、反中心、反理性、融主客、扬个性等诸方面的相似性或亲缘性,为实现这一可能的比较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公共行政的新思维——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作为后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先锋派,代表了公共行政领域中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不仅对传统的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构,还对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两种替代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既能承接后现代的状况又能与民主理想相一致的话语理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的核心价值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法治,后现代法学理论对"理性主义法治"提出挑战.在后现代理论的指导下,反思型行政法更注重非理性需求,其在处理日常管理事务时,更注重发展其他行政主体,通过协商民主给弱势群体平等对话的机会,并通过不断反思、自我批判来自我更新.  相似文献   

7.
张筱 《学理论》2012,(10):14-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国当前的大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集中反映和贯穿着后现代精神的西方大众文化的传播,它给中国文化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开辟了新的传播途径和文化载体。当前应当把握机会,加强主流文化自身建设的同时,利用大众文化,改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关注实际民生问题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生活真正结合。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2)
从早期政治发展研究衰落的特定时代入手,探究政治发展理论的认识论基础,人们会发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学界发生的后现代思想转向才是包括政治发展在内的现代化研究迅速衰落的深层原因。正因为后现代派学者从认识论的角度动摇甚至消解了启蒙现代性话语,才导致作为启蒙后果的现代化理论研究无法继续下去。研究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社会现代化尤其是政治发展很难脱离文化现代性来做价值无涉的研究。因此,对未来的政治发展研究而言,不但不能忽视或者回避文化现代性的要求,更要在启蒙现代性丧失话语有效性的今天更加重视这一问题。当然,研究者不是简单地重拾启蒙现代性,而是在充分吸收后现代思想的基础上对文化现代性的内容进行重构,从而揭示出规范层面的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9.
黄浩威 《学理论》2012,(29):188-189
后现代文化是西方广为流传的一种文化思潮或观念形态,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和扬弃,大学生青年文化深受其影响,但它却为研究当代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提供全新视角。因此,积极探索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策略,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公共行政视角下的农民话语权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话语权回归是建设新农村的保障,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视角下,农民话语权在农村公共能量场中尚未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乡镇政府凭借其强势地位掌控话语权;农民缺乏使用话语权的积极意向性;公共对话平台建设不力。以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视角,实现农民话语权的回归,需要乡镇政府推崇开放性思维还农民话语权,倡导农民进行重复性的话语表达实践以及政府为公共对话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上现代与文化上后现代并存的双重境遇,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双重视角。正是由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乡村文化的价值指向上单一与多元、内容体现上的同一性与碎片化、传承理念上的去根化与无方向感等差异,以及二者对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漠视与悲观,造成了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踌躇不前。对此,必须确立文化与技术相结合的价值理念,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构乡村精神文化,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5)
在高职高专的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教师尽力地将情感化的教育融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此推动高职生能够在情感认知方面取得快速发展,从而整体化提升汉语言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在深度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有机地将高职生的课堂文本学习以及他们的情感教育切实地结合起来,以情感教育作为切入点来解决一系列高职生汉语言学习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房向东 《各界》2010,(4):32-32
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能折射出为人父母者的价值取向。在这一点上,胡适和鲁迅是有着巨大的区别的:胡适希望他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做最上等的人”;鲁迅则较有平常心,他在文坛行走多年,见多了正人君子们的种种丑陋嘴脸,看够了上层社会的堕落,  相似文献   

14.
伏小刚 《学理论》2011,(27):88-90
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坛两位重要的作家,在现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直以来,文学研究忽略了存在于这两位作家之间的互补性。试图对鲁迅和沈从文的文与人展开文化价值方面的梳理与比较,通过对不同思维理路的分析,提出他们之间存在的互补关系,进而指出鲁迅与沈从文的人与文近于一种优秀的文化生态组合,一种完美健康的文化—心理模式,以期建立某种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新人文价值、人格精神体系。  相似文献   

15.
魏书生和他的教育教学观鲜为人知,魏书生"差生伟大"的教育观,"自强、育人、教书"的为师观,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的语文"六步"教学法以及快乐教学观都是广大教师学习的榜样。魏书生的成功是作为教育改革家的成功,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双重成功,是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和感悟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一部分中专生不爱学习,甚至厌弃学习,成为了不可忽视的教学困难.如何能把德育课上的"深入人心",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成为德育课教师思考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育视角下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思想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人的充分发展与和谐发展.目前,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表现为传统道德体系与现代价值理念的不和谐、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实践水平的不和谐、多元文化潮流和道德选择判断的不和谐、传统道德构建模式与现代道德构建体系的不和谐.因此,要用和谐教育观指导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从客观层面上营造思想道德构建的环境,从微观层面上完善青年和谐的思想道德心理结构,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贯穿思想教育.首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教材本身的因素;其次,要充分发挥灵活的教学方法;再者,要充分利用课堂因素;最后,要充分利用教师本身的品德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不仅要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和应有的人文性,而且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培养.当前我们的物质文明已有了显著的进步,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与之协调,通过语文教学达到思想品德培养的目的,有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