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油季 《中国监察》2008,(14):36-37
近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按照“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在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制度,加强管理,强化对权力的制衡和监督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权力运行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是防止以权谋私的根本举措。”如何构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权力运行机制是我国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一、当前权力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权力过于集中,“一把手”权力过大。经济学家指出,现在包括行政改革项目在内的政府配置的社会资源占整个社会资源的70%以上。正是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和审批权力太多、太集中、太具体…  相似文献   

3.
张定安 《中国监察》2012,(13):42-4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要解决这一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必须以系统化思维,战略性选择,科学的理论方法来突破文化观念的束缚、体制性障碍、利益的"雷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举措。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期,要解决这一进程中的突出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现代科技手段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现代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相结合,显示着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它能够充分发挥技术手段非人情化的特性,限制“面子”、“人情”等因素对政务处理的影响,确保权力规范运行;它能够通过严密的程序设置、科学分解权力,使权力的运行在横向上受到其他部门的监督和制约,在纵向上要经若干程序和步骤,有利于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它能够通过实时监控,全程监督办事行为是否依法遵章、廉洁…  相似文献   

5.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规避招标、控制评标、围标串标等时有发生,市场之外有"市场",交易背后有"交易",是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尤其要针对腐败多发易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分析查找制度漏洞,不断推进制度机制和科技手段创新,建立起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防  相似文献   

6.
目前,财经秩序在一些地区和部门比较混乱,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大量财政资金通过预算外、体制外流失。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运行机制、财政规章制度以及财政监督检查等方面还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为腐败问题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抓“遏制”的同时,通过不断深化财政改革,着力从源头上进行深入治理。一、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加强财政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深…  相似文献   

7.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严密、科学、管用的制度是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治本措施,也是反腐倡廉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为此,我们在构建与集团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惩防体系过程中,把加强制度建设和确保各项制度贯彻执行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有限授权、有效监督的要求,紧紧抓住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决策以及经营管理中的人权、财权、事权等关键环节,推进形成了科学准确、民主集中、程序规范的决策机制和权力制衡机制。完善权力制衡机制,保证决策的科学准确。权力制衡上,我们着重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加强董事会建设。为…  相似文献   

8.
腐败的根源在于权力的异化,制约权力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制约权力主要是对公共权力从权力的授予、权力的分配、权力运作的程序、方式、行使权力后的结果及责任,采用科学的机制与方式,进行管理、控制、约束。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中,掌管人、财、物的部门是易发生问题的“敏感区域”。从某种意义上说,规范和监控好这三部门的权力,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几年来,中国电信结合本企业实际,针对“三权”运作中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着力创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路子,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实行集中管理,规范物权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就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使企业的投资决策、工程管理等各项“物权”沿着制度化、公开化、市场化轨道运行。几年来,中国电信针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等部门或岗位腐败…  相似文献   

10.
胡星斗 《检察风云》2005,(11):32-33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反腐败工作,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中央报告还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多种形式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健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下,在理论上加强廉政新常态和治理新路径研究,在实践上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成为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察》2008,(15):32-33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十多年来,在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同时,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的不断加强又为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效保障。认真探求二者关系,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权力过分集中,而监督制约又很乏力,导致权力腐败案件时有发生。研究建立结构合理、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紧要和迫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一是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权力制约主要是同级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互制约。制约的前提是这三种权力适当独立。如对人事、财政、司法等公共权力,要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使其决策、执行、监督适当分开,那一个部门、岗位、环节,都不能一家或一人决定重大问题。对于每…  相似文献   

14.
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必须坚持创新,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格、相互制约的源头治腐制度网络,以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权力监督。近些年来,我们虽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源头治腐制度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  相似文献   

15.
一、职务犯罪的本质:权力异化职务犯罪从其政治学特征来说,无一不是公共权力的异化,即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功能的异化。可以说,无权力,则无职务犯罪;无权力的异化和滥用,则无职务犯罪。因此,针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导致职务犯罪的环节,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权力配置与职务犯罪关系研究,科学总结权力配置与职务之间的互动规律,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是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的理论建设。二、权力集中与分解和职务犯罪的关系合理配置权力,并保证其依法有效地运…  相似文献   

16.
论政法工作接受监督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系统的重要环节,是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必要措施;政法工作接受监督是落实执法为民宗旨的保证,是宪法和法律的要求。牢固树立人民监督的观念,自觉接受监督,正确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接受监督、政法机关之间协作配合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是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现其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任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徐晓冬 《中国监察》2008,(16):27-28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客观上存在腐败滋生的空间和漏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推进,但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对权力有效监管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效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制度,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的力度,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第五部分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  相似文献   

18.
以腐败治理为导向,创立具有国家“第四权”性质的独立监察机关、启动政治体制的重 大改革,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与制度创新。以《宪法》《监察法》为中心的腐败治理体制改革,以中国特色国家政治体制、治理体系优势为基础,在确立国家腐败治理权 的独立、权威地位的基础上,对腐败治理权的权属、类型、范围与运行制度作出规定。《监察法》以《宪 法》为根据,将领导体制、组织体制与权力运行体制作为中国特色腐败治理体制的建构重点,在领导体制与组织体制的建构上,确立了“三元制”的体制建构原则与制度体系,对腐败治理体制内容的理论揭示,有助于深化对立法完善根据与腐败治理权运行正当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郭志远 《法学杂志》2020,(2):105-114,14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本轮司法体制改革在司法管理体制、司法权运行机制、人权司法保障机制以及司法便民利民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应从构建司法人员选任制度、实现司法权力优化配置、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以及建立科学的司法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完善司法体制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蒋文兰 《中国监察》2009,(18):18-19
近年来,甘肃省从寻求科学的预防腐败途径,消除腐败行为发生的内在动因和外部条件人手,主要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要针对腐败行为发生所依赖的公共权力、腐败动机、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在构建权力、动机和机会三道防线上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当前甘肃预防腐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