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潭  李妲 《求索》2011,(10):101-103
马克思的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等政治论述是其显性话语,丰富的伦理关怀和道德追求是其价值内涵。《法兰西内战》作为马克思的著作之一,表现出了丰富的伦理诉求与伦理关怀,是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价值涵蕴之精粹所在。重读《法兰西内战》,敞显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不仅是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
公仆论     
公仆这个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提出的。1871年5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的《法兰西内战》这部著作中指出:“旧政府权力的纯粹压迫机关应该铲除,而旧政府权力的合理职能应该从妄图驾于社会之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狭隘眼界,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所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异化劳动理论展开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价值批判.得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结论。但马克思在此阐释的是他从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视角所阐发的社会发展理论,囿于研究视角的旧哲学形而上学思想局限,马克思此时还没有真正形成他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和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是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晕的贫困》、《其产竞宣言》、《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和《资本论》等著作中所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08,(1):20-20
俞可平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撰文认为,论及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一般都会想到马克思强调民主的阶级性,强调民主与专政的不可分割,强调民主的经济基础,等等。这无疑抓住了马克思民主观的特点和要害。但是,正像“民主制才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一样,马克思的民主理论也是普遍与特殊的真正统一。马克思民主理论的普遍性一面,却常常被人忽视。了解马克思对民主的一般概念、普遍价值和共同形式,就能更加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民主理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并没有离开人类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长河,正是因为马克思充分吸取了人类创造的一…  相似文献   

5.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是恩格斯1895年3月完成的最后一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恩格斯的"政治遗嘱"。在这篇著作中,恩格斯思考了马克思和他早年提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并根据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实践,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巨大的理论勇气,系统论述了关于无产阶  相似文献   

6.
国家领导人员要做社会的“公仆”,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提出的思想,也是公社的许多原则中的一条重要原则。今天,重新学习这一原则,将使我们得到有益的启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领导人员要做社会“公仆”的思想,最早是由马克思提出来的。开初,马克思用社会的“勤务员”一词。他在《法兰西内战》二稿中写道:“……政府权力的职能,应当不是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机  相似文献   

7.
《传承》2015,(7)
和谐社会具有系统性,法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中包含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我国法治建设实践中就体现了和谐法治思想。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中包含的民主思想、权力制约思想、人权保障思想等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和谐法治建设进行探讨,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思考切入点,是邓小平对发展党内民主的经验和对文革期间"大民主"教训总结反思的理论成果.厘清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把握邓小平党建思想的基础和关键.本文认为,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五个方面:党内民主是解放思想的条件;发展党内民主是坚持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党内民主的重点是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我国多年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党明确提出和创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 ,这不仅是对马克思政治文明理论的继承 ,而且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加强法制建设是当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三大重要构件。  相似文献   

10.
<正>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哲学总结,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党的全部活动的理论基础。《求实与创新》1991年第3期发表了闵学须的文章,该文认为: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做好企业调研工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服务,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发展曹玉华符礼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亦称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发表之后至他逝世前的若干年间,阐述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建设有...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他的晚年以极大的注意力紧张地思考着对已经相当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策略问题,并得出了崭新的结论。这集中地体现在他去世前不久为马克思的著作《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单行本的出版所写的《导言》之中。可是,恩格斯的这篇在我看来是他毕生的理论创造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最大成果,并未得到他的后继者们的应有重视。鉴于此  相似文献   

13.
廉价政府最初是资产阶级维护政治统治的重要理论学说,马克思在认识和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廉价政府理论基础上结合法兰西内战的社会实践对于无产阶级的廉价政府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和规划,其廉价政府理论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一是政府公职人员的限制;二是政府整体规模的设计;三是国家本质的规定;四是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框定。重温和借鉴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精神要义对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改革和建设路径,推进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政治制度,是欧美资产阶级在创建现代国家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文明的制度成果。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以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为中心,考察了1848年二月革命后,法国从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到法兰西第二帝国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基因缺陷及其背后的资本逻辑。马克思通过考察宪法本身号召以暴力消灭自己的事实,揭示主权在资本逻辑下宪法制度的致命缺陷;通过考察从民主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共和国)退回到君主国(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过程,揭示资本奴役劳动逻辑下民主共和制度的历史命运;通过考察行政权力超常发展的现实,揭示资本统治逻辑下分权制衡制度失灵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习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多党合作理论构成了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间接理论基础,毛泽东的协商民主思想成为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直接理论基础。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党内、党际、社会协商民主三个层面。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有助于健全党内协商民主制度,实现党内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有助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人们所熟悉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是凝结着马克思四十年心血的伟大产物,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必修课程。我们学习的马克思关于再生产理论,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重要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第  相似文献   

17.
周少岐 《岭南学刊》2007,1(5):91-95
冒天启先生在《坚持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中国的经济学新体系》一文中,对马恩原创思想的理解有失客观和公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构建股份制。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把交换价值与价值决定区别开来,否则就等于把价值与商业价值即价格混为一谈。劳动价值论得以建立的事实依据完全是马克思那个时代的客观存在,就是在今天地球上的某些地方也没有变。只要是雇佣劳动存在,只要是市场(商品)经济,它就不可能变,劳动价值论也就不可能没有适用性。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卡.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反思了他和马克思1848年前后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条件和进程的判断失误,绝不是否定《共产党宣言》中的那些基本观点,更不存在什么否定暴力手段、主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或观点。  相似文献   

18.
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部力作─—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唐振南什么是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还很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马克思到毛泽东并没有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国际国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跨越理论中开创了另一种社会主义观,即现实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恩经典著作中所论述的经典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的两种社会主义观;建设现实社会主义不能用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公有制、计划经济、没有商品货币)去规划和指导;在经过长期探索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找到了一条建设现实社会主义的可行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论《资本论》对现实经济建设的指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的《资本论》深入考察和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最终走向灭亡的运行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研究《资本论》 ,需要由批判转向建设 ,用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理论等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要追求制度的优越性 ,更要追求生产力的先进性。面对“一球两制”的现实 ,需要正确地对待资本主义 :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 ,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致力于创造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