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辰清明的第一声呐喊" 1976年3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的浮雕上面,被人贴上了一篇悼词.这是丙辰清明前第一篇贴在纪念碑上的悼词.浮雕上放置了一个洁白的花圈,有29人签名.悼词不长,现全文抄录如下:  相似文献   

2.
他是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者中唯一健在的艺术家;他是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第一批教授;他是北京中山公园内孙中山像的作者;他就是曾竹韶。当年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八位作者都是雕塑界叱咤风云的大师级人物,如今绝大多数已经驾鹤而去,  相似文献   

3.
李立三庐山忆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伟 《党史文苑》2010,(1):14-18
在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8幅浮雕中,就有一幅浮雕——南昌起义,与李立三有密切关系。李立三不仅是安源大罢工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也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南昌起义就是李立三与瞿秋白、张太雷等人在庐山具体策划布署的。从1927年7月初上庐山到1965年8月四上庐山,李立三和庐山结下了极深的情缘。  相似文献   

4.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组浮雕上,绘有一位振臂高呼指引方向的青年,他就是以五四时期回族革命烈士马骏为原型塑造的形象。马骏是在吉林开展革命活动的第一位共产党员。少年时代的马骏目睹了帝国主义的残暴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东北军阀的为非作歹,立志做一个政治家,以改变祖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孟兰英 《党课》2011,(17):119-121
从毛泽东题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八个大字时起,屹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占据了神圣而崇高的位置。当无数热切的目光注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时,除了镌刻在上面的八个大字依然熠熠闪光之外,碑座上那8幅铭记着中国人民革命历史的浮雕,也为我们定格下了历史长河中一个个璀璨的瞬间。  相似文献   

6.
1976年春,也就是丙辰龙年的清明前后,我们一行五人:诗人张继楼、画家汪里、烈士陵园的傅俊弼,连同从农村征召回来的我,由宣传部官员也是诗人的林彦带队,外出考察各省区革命纪念地的恢复情况,以便为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展览馆的重开拟具参照方案,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次使人一回想起就为之心悸的断魂之旅……一、哀广安我们正好是在丙辰清明节前接受这一任务的。受命之后,这个由四个单位五人合成的小组就急于成行了。倒不在于我们领受的任务有何等紧迫。大家心里明白:现在是刮旋头风的岁月,地方报纸的版式、标题都得每天问了《人民日报》如何编排…  相似文献   

7.
当无边的颂歌 像飞扬的鸽群 在广袤的天宇回响 共和国啊 在您60岁的生日里 我坐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台阶上 将那些生动的浮雕凝视 并朝着遍地春笋般生长的楼群张望 就像一个孩子 趴在母亲的膝下  相似文献   

8.
北京。天安门广场。 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在纪念碑碑座四周,镶嵌着8幅臣大的汉白玉浮雕,再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壮丽的历史画面。其中第一幅就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的激昂场景,从这儿开始,拉开了一部充满血与火、屈辱与抗争、奋斗与牺牲的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明光 《学习导报》2012,(8):54-56
"山鸟啼,红花开,阳光照大路,少先队员扫墓来……"清明将至,循着歌声,我们以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基点,奔赴祖国大江南北,去寻访英烈最后的安息之地——  相似文献   

10.
清明,一种品质,对为官者来说,这是廉洁的信仰。清明,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这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农耕信仰。清明,一个节日,对每一个人而言,这是追思寄情的信仰。据史书上说,清明祭奠曾是古代帝王个人独享的信仰,或许他不肯与人分享这清明时节的情思?当晋文公重耳下令在清明节前一二日只吃冷食不准生火  相似文献   

11.
悼词     
局长西门光因车祸不幸去世,局里为他举行追悼会,悼词让办公室胡主任作了难。问题出在西门局长的年龄上。为了能在官场上多干几年,他通过关系改档案,把自己一下子年轻了8岁。胡主任只好按照他的档案写了悼词。三个儿子看完悼词,个  相似文献   

12.
在风景秀丽的大连南山植物园里,有一尊鲁迅先生的浮雕铜像。它背靠青山,面对绿水,人们来到先生的铜像前,凝视深思,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用现在的眼光看来,这尊浮雕铜像显得小了一些,工艺也并不太精湛,但人们不会忘记,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尊鲁迅先生的铜像,是一尊诞生在人民解放战争隆隆炮火声和频频  相似文献   

13.
正刘开渠(1904-1993),原名刘大田,安徽萧县人,20世纪中国现代雕塑的宗师。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校,后任杭州国立艺术院图书馆馆长。1928年赴法国,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学习。归国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他创作的《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确立了他在中国雕塑界的地位。1949年之后,负责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支援前线》《欢  相似文献   

14.
孙代尧 《前线》2014,(12):77-77
<正>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与世长辞,享年65岁。3月17日,在伦敦北郊海格特公墓举行的马克思葬仪上,恩格斯用英语致了悼词,这就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话约1500字,以德文刊登在3月22日《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在这篇不朽的悼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光辉战斗的一生作了科学和公正的历史评价。悼文亦可是美文。恩格斯的这篇悼文简练概括、结构严谨、情真意切、语言优美,极富感染力,堪称难得一见的美文。恩格斯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亲密的战友,在长达  相似文献   

15.
<正>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和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49年9月30日奠基,1952年8月1日开工,1958年4月22日建成。建成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全国人民对革命先烈表达缅怀之情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在天安门广场南面,耸立着一座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的决议兴建的.为的是纪念从公元1840年到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17.
赵赓 《世纪风采》2009,(8):13-16
一 在天安门广场南面,耸立着一座碑塔——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的决议兴建的,为的是纪念从1840年到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18.
把邓小平同志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学习三篇重要文献的几点体会□吉炳轩《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和《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三篇重要文献,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9.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民族解放、民主运动中牺牲的人民英雄,通过了在首都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议,当天下午6时,毛泽东主席率领全体政协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之后,在北京市人民政府彭真市长的领导下,由17个单位组成的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持工程兴建事宜,并广泛征求设计图案。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主持,委员会先后收到草案140多种。纪念碑开工后,兴建委员会仍不断收到群众和专家的新的修改意见。据当年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20.
收到这篇稿件的时候,正是清明时节,家家户户忙着祭祖怀人。一位82岁的老人,不禁又想起了50多年前自己参加的剿匪斗争,想起了那些长眠在贵州的八闽战友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