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周以后的古代中国宗教观念较为淡薄,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在宗教发展尚不完备的情况下较早地出现了理性化思潮、无神论观念,儒家思想的成熟与完美为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的最高哲学,先人而后神的人本主义文化传统大大降低了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祖先崇拜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对其它神灵的信仰与崇拜,皇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古代中国人注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8)
中国农村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出许多问题,原子化状态的形式需要发挥公共性以及公共空间的作用加以调整。农村现有的公共空间包括小店型公共空间、红白事型公共空间等,它们可以发挥传承文化、促进基层民主发展、增强村民凝聚力等方面的功能,为了解决现有的农村问题,农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公共意识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塑,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价值诉求。观照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生长的文化时空,诸神争吵的现实际遇是其生长的文化困境,诸神调和的共识达成是其生长的文化动力,交往行动的实践生发是其生长的文化践行。  相似文献   

4.
公共空间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扩展源自公共管理职能的改变,而公共空间的变化也反过来促使公共管理范式变迁.浙江近三十年来公共管理实践经验表明,公共管理职能的转变,导致原来单一的公共权力空间转变为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的多元公共空间,而公共管理方式的转变,促使公共空间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空间的深度得到极大延伸.因此,从公共空间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公共管理的未来,其关键方向在于进一步拓展公共空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制度创新搭建各种利益主体沟通交流的平台,平衡利益冲突和矛盾,体现公平和正义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理想境界,又是一个现实的历史演进过程.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视域和发展要求,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现实功能,是实现农村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提高农村公民综舍素质和能力、提升农村公民精神境界和精神风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意寓有赖于解析和建构,虽然公共领域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但公共权力意识从未得以充分地激发,许多人追求公共权力却带着模糊的公共权力意识,甚至只有私权意识,这是公共权力异化的深层原因.公民的公共权力意识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语境基础,公共权力意识的觉醒既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社会前提,也是它的过程指向,应充分地激活公民的公共权力意识,对于公共权力,公民有责任去建构它、维护它,如同爱护私权一样去爱护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动因、趋势和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促成了公民社会的现代发育,推动了公共意识的现代生长。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是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动因。公共意识的理性生长、公共意识的公共指向、公共意识的世俗关切是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趋势。公共意识的勃然生长固然可喜,但目前出现的公共意识的总体旁落、公共意识的滥用与错用和公共意识的被侵蚀是其生长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27)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不断出现了对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一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介绍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原因找出应对的策略,以达到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9)
2015年12月,课题组在山东三所高校对大学生感恩奉献意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感恩奉献意识较强,普遍认为受助后应该感恩奉献,大都认为获得的资助应该用于学费、生活费,应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来回报社会。调查发现,有极少部分大学生感恩奉献意识淡薄。增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需通过加强感恩教育、营造感恩氛围、拓宽感恩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历史考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时代课题。公共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建,没有公民公共意识的现代生长,就难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为了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强音,文章对公共意识在自然社会、政治社会、公民社会中的生态及其表征进行了审视,具体论证了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历史进路。  相似文献   

11.
阳剑兰  马军 《学理论》2009,(2):84-85
人的现代化实现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没有人的现代化不可能有社会现代化的实现,而自主意识又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本文对大学生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加强自主意识培育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翔 《学理论》2013,(12):381-383
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的现象日趋严峻,笔者认为这是当今工具理性张扬和价值理性衰微的表现。推崇工具理性的西方资产阶级创造了超过过去一切时代的生产力,然而人类并没有得到幸福和快乐,反而价值理性不断萎缩,陷入了自我实现与物化两难的困境。中国没有成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验,只能从西方借鉴,这使得西方价值理性的衰微问题开始在中国呈现,大学生们陷入了生命的困顿与迷惘,实现价值理性回归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4)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民主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它是调节国家和社会(市民社会)的独立领域。公民以平等的身份加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公共舆论进而和公共权力相抗衡。作为公共领域的主体,公民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对公共领域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公共领域要注重通过培育公民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和健全大众媒介组织加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和批判能力,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4.
主体意识是指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当前,在市场经济促成主体意识觉醒的同时,私欲膨胀又让人陷入"自我沉沦"的危机,突出表现为政治领域的用权不当、经济领域的物化泛滥、文化领域的学术腐败以及公共领域的公德沦丧等等。其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公信力式微、市场经济逐利性、传统文化负效应以及公共舆论缺失。主体意识的当下纠偏,要求必须确立公共意识的价值取向。要确保制度公正、培育公共理念、弘扬核心价值观以及构建公民社会,在多维关照中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的延展与公共决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公共领域的出现对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政策的监督、调整和执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由于网络参与的去责任化、非理性问题,同时又为公共决策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和影响。为此,在实现现实与虚拟公共领域的融合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引导和法律规范,使网络空间在公共决策中真正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共领域"虽然是一个舶来词,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性存在。从社会政治功能来看,公共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培养了民主政治所必需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共精神等公民意识。因此,培育和壮大公共领域是建设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理论视野》2013,(11):87-87
《浙江日报》2013年10月30日刊登王玉宝的文章指出,早前,听说中国大妈在纽约跳广场舞遭到当地居民的报警,事实证明,大妈们的舞步,影响的不仅仅是“脆弱”的老外。在国内的武汉,一群大妈因为跳广场舞,音响开得特别响,竟遭到小区居民泼粪的“礼遇”。这事儿说到底,还是一个老话题,就是公共场域的文明礼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海 《学理论》2010,(25):82-83
在日常生活中与不同的人交流是很平常的事,礼貌在我们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礼貌和文化之间也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传统和价值观,由此产生了对礼貌尺度不同的理解和应用。由于中国有着丰富悠久的文化,中国人的礼貌尺度也很复杂。通过分析中国人的价值尺度,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以及更好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0.
人是公共行政过程中最关键的要素。自从公共行政创立以来,"公共行政中的人是什么"一直是公共行政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本文综述了公共行政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并提出了"公共人"的人性设计,认为可以通过实现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最终实现"公共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