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概念。如何让乡风文明这个文化软实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硬支撑?湖北省当阳市在实践中,探索出通过“一户三化”活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新路子,使乡风文明这个软实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硬支撑。  相似文献   

2.
邹广文 《理论视野》2012,(12):15-16
社会文明离不开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经济的世界崛起,我们更需要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富有魅力的国家文化形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念,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可以说这一表述为今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立了总的纲领。从十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汝南县以文明河南、文明驻马店、文明汝南建设为统领,以建设"道德高地"、打造"好人之城"、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总抓手,凝聚社会正能量,倡导时代新风尚,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文明道德之花在天中沃土璀璨绽放。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县城、国家级卫生县城等荣誉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
文化软实力不仅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康社会的整体推进,促进"三化"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当前,要实现河南整体实力的增强,缩小同沿海发达省份发展的差距,引导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升河南的文化软实力是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包含的诸多理念,大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相吻合。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在于:有助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助于中华文明亲和力的提升,有助于和谐世界的当代建构,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全球实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我党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正确理解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含义及其重要性,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李琳 《学理论》2013,(22):198-199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原人文精神不断得以挖掘,这对于整合人脉资源、提升河南发展、进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立足当代、借助文化载体的支撑、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来进一步弘扬中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正>6月13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人民日报理论部、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高层论坛暨《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特  相似文献   

9.
孙金钰 《学理论》2012,(27):69-72
人民警察素质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三个方面.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营造信息网络的良好软环境、发展科技硬实力;人民警察需要提升“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素质来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人民警察素质就是软科学,可以形成软实力,而且是特殊的、巨大的软实力.执法新理念引领警察的行为,具有整合各种素质的功能.对此而言,综合素质决定行为,民警①要摆脱过去单一的社会“管理者”角色,转向“人民公仆”的角色,就能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刘鹏 《党政论坛》2012,(6):52-55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从而达到"遂己所愿"之结果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世界各国纷纷把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努力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和渗透力.我国也在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黄婷 《党政论坛》2013,(6):36-38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与人才的竞争,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党的十八大在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种境遇下,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民阅读,准确定位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角色,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便是不得不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至少三千年前,华夏文明就开始对周边地区产生主导性影响。中原王朝被周边政权视为"衣冠上国"文化正统,中原文明持续带动周边地区逐渐走上高等文明之路。这过程有时和平而友好,有时则采取流血战争和异族征服  相似文献   

13.
李瑞霞 《民主》2015,(2):20-21
<正>中原文化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促进中原经济区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河南文化强省,2012年4月,在民进中央、民进河南省委会,中共新乡市委、市政府和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新乡民进会员为骨干的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了。自此,近300名热爱文化和历史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在这里,为新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谱写  相似文献   

14.
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这一新名词,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的新认识、新论断.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主要由作为智力支持的文化软实力和作为精神动力的文化软实力组成.文化软实力包括精神文化的生产力、制度文化的生产力和物质文化的生产力三个基本形态.当前,面对竞争激烈、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3)
城市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演绎单位,城市的兴衰反映了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进程。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积极探索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城市"五位一体"的文明建设新路子,探索龙城人文明城市梦的实现路径。文明型街道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公平正义的意识文明为目标,提升政府制度文明为重点,先进便利和丰富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依法依规有序德性的行为文明为标志。文明型街道建设的实践有五方面的内容:"作风务实、利益共享"的政治文明,"低碳、惠民"的经济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文明,"和合、共融"文化文明,"秀美、宜居"城市文明。通过"文明型街道"的全面建设,龙城发展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文明有序的宜居城市,为"文明城市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可参照的样本。  相似文献   

1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既是我国提高综合国力、应对复杂国际国内新形势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任务.农村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提升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新农村文化软实力建设总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这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梳理出科学而合理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会员隽语     
《民主》2014,(2):64-64
<正>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软实力由什么构成?不是文化,是文明,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如果一个社会公平正义,人人和谐,有很高的素质,有底线,有很好的文明气质,就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这个软实力,文化可以起到作用。文化产业实际上是一个名词,但‘化’是一个动词,文化有一部分可以生利,有些东西不能生利,非要生利,等于破坏了文化,所以文化产业化是一个粗鄙的、荒谬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尹晨辉  李慧勤 《学理论》2011,(12):23-24
发展公共文明是继承和弘扬奥运先进文化成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升城市软实力。加强公共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在公共生活领域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倡导相互尊重、相互礼让的公民道德和公共精神,建立市民公共行为规范体系发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文明建设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明确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深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既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上打造硬核实力,又在文化繁荣、文明进步上塑造城市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倪敏 《学理论》2014,(9):126-1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必须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结合。近年来,宁国市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努力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与宁国的文化传统、宁国的现实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