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廉 《瞭望》2005,(51)
2005年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突出的新现象,这是几年来各种探索积淀的成果。 2005年,开始于2002年的文化 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到总结阶段, 试点工作将随后推向全国:一系列与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相关的政 策、法规密集出台;多所“孔子学 院”在海外建立,“中法文化年”、 华盛顿“中国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带着中国文化走向海外。  相似文献   

2.
郝平 《党政论坛》2013,(12):34-34
三 里昂中法大学的创立,即是李石曾、蔡元培等中华民族“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寻求强国富民道路为初衷。因此,它从未置身于中国发生的变化之外。它的建立和发展始终与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历程相交织,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巴黎专电 法中委员会主席魏乐彬最近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强调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他对中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是充满信心的,法国企业家们的信心也与日俱增。 法中委员会是一九七九年初在法国全国雇主协会、法国外贸中心、巴黎工商会和经济与商业情报法中协会的倡议下,为促进法、中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有一百二十家法国企业参加这个机构。魏乐彬先生自今年一月一日起担任该委员会主席。 魏乐彬首先热情地赞赏中国政府近年来为发展中国经济所作出的努力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他说,近年来中国在这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中法建交的开路者、法国前总理富尔,接受本刊特约记者访问时,回忆了他两次中国之行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交谈的情景,并对中法建交的意义及两国关系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5.
韩一敏 《理论导刊》2004,(12):29-31
中法在文化历史渊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法国政治民主确立、发展的过程启示我们,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是政治民主确立的重要条件。民主是需要养育的,它不可能在哪一天突然实现。  相似文献   

6.
沈济 《学理论》2012,(12):103-104
明代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时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农业平稳发展,手工业蓬勃发展,并在两者的作用下伴随而来的是明代商业到达中国古代以前其他朝代所没有达到的高度。商人阶级的兴起,商品经济的发展。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形态,但明代商人却形成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商业文化。官与商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融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结构,更为明代吏治腐败与最终灭亡埋下了一定的诱因。  相似文献   

7.
蔡名言 《学理论》2012,(33):153-154
在人类文明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语言和文化形成了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国与法国相距甚远,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存在着诸多差异。尝试从礼貌用语、问候语、称呼语及禁忌语等方面来阐述中法两国人民在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法国文化部部长德瓦布尔:法国与中国以及欧洲与中国的对话对于整个世界都非常重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中法两种文化在相互的碰撞和融合中找到了恋爱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在当代中国迅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兴起,青年文化受到另一种更有冲击力、更具渗透性的文化形态——商业文化的影响,进而发生了诸多变异,考察当今商业文化与青年文化的互动,并揭示其对社会变迁的正负功能,无疑对理解社会改革特殊性与市场经济变异性,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宋亚萍 《理论导刊》2001,(12):34-35
中国法律变革运动从戊戌变法开始,经历了百年曲折,走过了命运多舛的一个世纪。纵观这百年历史,中国法律变革运动,虽然时起时落,冲突不断,但却最大限度地接受了西方法律文化的主要内容,并基本确立了以大陆法系法律制度为主要特征的法律制度体系,为中国法律的现代化打下了基础。这也正是近代中国法律变革运动的历史价值之所在。因此,思考中国法制改革与中国法制现代化,必然要对这段艰难变革的历史进行总结和研究,并从中得到启示。一、中国法律近代化中法文化的冲突和法律移植法文化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中西法律制度的艰难契合上。从戊…  相似文献   

11.
刘芳 《瞭望》2004,(42)
新春佳节,巴黎埃菲尔铁塔染成“中国红”;金秋10月,北京正阳门披上红白蓝三色光。“中国文化年”的轰动效应仍在法国继续,“法国文化年”的强劲风暴已在中国开始。胡锦涛主席与希拉克总统一年之内实现互访,两国工商界接连签署合作协议…… 毋庸置疑,中法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温家宝总理说,中法关系有“三最”——在政治上最稳定、在经济上最深入、在国际事务中配合最紧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正在巩固和发展。这“三最”,取决于当前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针对现代商业发展规律演化的新特征,论述了以文兴商、以文兴商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必要性,并结合长沙商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就实施文化带动战略、以文促商、促进城市商业文化品位升级提出了具体的战略构想及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3.
姚琳 《侨园》2022,(Z1):117-118
<正>自从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层次的交往日渐频繁,紧密构建起了“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特别是通关政策简化便利后,中国与法国的贸易往来增长显著。中法贸易往来日渐频繁,国际之间交流增多,对商务法语翻译人才需求量也持续增加。商务法语翻译人才是中法贸易的基础保障,为了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的法律思想不仅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中国法制事业的发展,也为当代中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奠定了重要基础。“人民”和“正义”是毛泽东法律思想中“绝对超越指向”的两个要素,毛泽东法律思想中法的价值就是人民正义。  相似文献   

15.
焦点人物     
《瞭望》2005,(39)
孙家正:获法国最高荣誉奖的文化部长9月16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被授予法国荣誉勋位团勋章。同时,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被授予法国国家功勋勋章。法国文化部长德瓦布尔受总兢希拉克委托向两位中国文化官员授勋时表示,感谢孙、孟长期为推动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所作的努力以及在中法文化年期间他们所作的巨大贡献。设立于1802年的法国荣誉勋位团勋章是法国总统颂发的最高荣誉奖,设立于1963年的法国国家功勋勋章是另一国家级荣誉。两者均授予为法国军用和民用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法国人和外国人。  相似文献   

16.
廖京 《瞭望》2004,(13)
中法两国建交40周年以来,两国经贸不断发展。空中客车自1985年进入中国以来,业务进展顺利,目前在大陆、香港和澳门的飞机数量已经超过220架,占市场份额的30%。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40周年,对于空中客车这一欧洲公司来说是扩大在华贸易的—个良好契机。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9日访问了位于法国图卢兹的空中客车公司总部。这次访问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空客和中国的传统合作关系。访问  相似文献   

17.
在商业营销的过程中,怎么卖,如何卖得更好,客观上存在着一种文化现象,推动着商业的发展。这就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商业发展的灵魂和内在动力。利用文化来发展商业,繁荣经济,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商贸与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有3600多名职工,经营着36000多种商品,日均销售额350—400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去年商店销售额实现13.5亿元,蝉联全  相似文献   

18.
周凭 《侨园》2014,(12):12-13
(一)卢浮宫之约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应法中文化艺术中心、法国艺术家协会、尼斯市政府和巴黎卢浮宫等单位邀请,中国著名画家,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东方画院荣誉院长李刚先生赴法国巴黎卢浮宫参加"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中法艺术家‘东西方对话'联展"。画展于2014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卢浮宫展出。巴黎卢浮宫是世界艺术的最高殿堂。卢浮宫内4000多平米的卡布鲁斯展厅,灯光如昼,金碧辉煌。20多位中法著名艺术家作品,应邀参加本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作品联展。  相似文献   

19.
陈新 《侨园》2012,(9):19-21
她辞去大学教师工作,赴法国与丈夫自费共读,日子一度过得非常艰难;她加入欧亚文化交流协会做同声翻译,让自己的家庭成了"名人食堂";在法国已经生活了26年,她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文化,推进中法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0.
王帅 《理论探索》2015,(3):33-37
绵延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士农工商四民等级秩序构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之基,其中位于四民等级之末的商人一直在大田谷作的小农经济和专制皇权的高压之间浮沉,饱受各类抑商政策与文化的压迫和歧视,境遇相当悲惨。然而在宋明之后,中国传统社会的商业开始了真正的勃兴,抑商观念开始松动。中国社会内在的渐变是传统社会后期商业大发展和商人地位显著提升的重要内在依据,而催生这种渐变的内在文化因素有三:其一是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富民、恤商思想得到了后世思想家们的深度阐发;其二是传统儒学逐渐向"治生"、"人伦日用"这些方向转型,最终实现了近代儒学对商业的包容;其三是商人阶层自身觉醒,有了自己的文化追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儒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