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电控专业在我校已经有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门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是我校机电生物科重点专业,也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多年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在硬件建设上投入很大,现有电工实训室,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EDA机房、机械加工实习基地等.在教师队伍上有多名高级讲师、高级实验员、讲师.另外,近年来经常与企业合作,使学生在三年短暂的时间内,将所学理论知识最大化地转换为实际工作能力,为今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优化人力资源,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提高学生真正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应立足现有优势并吸取先进经验,更好地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下面将从几方面详细剖析.  相似文献   

2.
对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莉 《学理论》2010,(18):264-265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好地走向社会,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让学生开口说英语展开,重视学生课外英语的学习,只有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努力,把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当作一项长期工作,旅游英语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蔡来来 《学理论》2011,(34):238-239
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日益普及,目前作者所在单位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着教师观念、教学资源、学生素质、外部环境、制度运行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教师培训、关注学情、落实制度、加大投入等四个方面的举措建议,以期优化多媒体语言实训室的管理环境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程云 《学理论》2012,(28):192-193
网络教学的发展促进着英语校园文化的建设,它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辅助。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引导校园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多元英语校园文化添砖加瓦。网络英语校园文化和现实英语校园文化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接触英语,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增大,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实训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但是模拟实训由于其固定性、虚构性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不佳,而生产性的实训可以避免此类问题,从生产性实训基地分析入手,通过对生产性物流实训室优点的分析,提出生产性物流实训室的主张,并分析生产性实训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职高专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差,没信心。因此,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多鼓励帮助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山区中学生的实际,正确进行学生的英语入门学习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所以教师教学中正确体现新课标思想及理念,用教师自身的仪表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我们进行学生英语入门教学的重要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怀正 《学理论》2013,(9):237-238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核心课程教学组织安排中,要根据校内外实训条件,将不同学习任务分别安排在校内专业一体化实训室与校外教学性实习基地进行,由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分别按照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课堂教学,按照课程改革要求培养课程教学团队,形成课程建设整体方案。  相似文献   

9.
钟晓明 《学理论》2014,(20):240-241
传统的英语教学弱化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开展交际教学法是摆脱哑巴英语行之有效的途径。从设置真实场景、师生英语交际、加强阅读能力等三个方面阐释交际法教学过程,结合加强听力训练、培养英语思维能力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认为交际教学法能达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语言即学即用、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的作用,能体现出交际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10.
李彭琳 《学理论》2013,(15):235-236
英语教学分为听、说、读、写、译五大方面,"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教学中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随着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为注重技能,高职英语的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作后的英语应用能力,侧重口语的教学。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佟琳琳 《学理论》2013,(8):221-222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要求日益增加的同时,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落实这一标准的同时,显性课程体系改革虽有进展,却仍未扬弃传统模式,收效并不理想,若能够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发和利用隐性英语课程,使显性英语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得以延伸,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深入自主地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熟悉英语国家文化,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而且能够让英语学习成功地延伸到学校生活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2.
张红 《学理论》2012,(29):220-221
很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之后英语学习成绩出现了滑坡,家长、学生和一些教师对此都很困惑。高中英语学习与初中英语学习本质的不同在于高中阶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在课内外的英语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对这一部分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自主性学习的特点,结合课内外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经验,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健 《学理论》2015,(8):187-188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高职英语教学应融入职业元素,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创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等平台,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广未 《学理论》2012,(26):181-182
英语第二课堂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英语第二课堂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内教学而言,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各类英语学习活动的总称,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能动、创新精神,注重个性的发展,营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接触及使用英语的环境。精心设计和开展与学生一定阶段水平、层次相适应的、富有特色的英语第二课堂学习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培养其学习兴趣成效显著,应予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5.
董明晶 《学理论》2012,(28):190-191
英语多元校园文化建构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把英语学习过程由枯燥转化为乐趣。英语多元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为大学校园营造出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英语多元校园文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吴莹 《学理论》2012,(9):174-175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英语口语,尤其是职场口语俨然成为学生踏入社会的敲门砖。但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目前仅限于对学生进行英语日常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在职场环境下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从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以及当今职场要求的反差入手,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对学生职场口语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当今,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英语成为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于我们,学好英语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这是现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列为任务,可见兴趣对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王继英 《各界》2009,18(11)
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扩大学生视野,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十分重要,阅读课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理解技巧,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怡 《学理论》2013,(23):267-268
英语电影教学自本世纪以来在非影视专业高校得到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关于英语电影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语言训练、文化熏陶等的研究纷繁复杂,但就学生电影审美意识的培养研究重视不够。高校英语电影教学审美培养应注意电影范本的选择,教师自身知识面的拓展,电影基础理论内容与形式美的介绍,以及利用电影所反映的文化培养学生评判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宝研  姜珊  王静 《学理论》2013,(11):323-324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生工作的开展效率,是学工干部(即学生工作处、团委的成员和各院系副书记、辅导员)的重要依靠力量。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限于学生干部自身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工作经验欠缺等主观原因,学生干部在辅助学工干部开展学生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定的问题。结合学工干部在选拔、培养、考核学生干部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引导机制,以期发挥学生干部在学生工作、学风建设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