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吴倩婷  庄晓珊 《学理论》2013,(33):274-276
写作历来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软肋,对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学生都是如此。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广东某本科院校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意在发现并比较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写作问题的异同点。结果表明,英语专业与非专业学生在写作动机与情感、词汇、语法、谋篇布局、修辞、英汉差异、写作策略与技巧、写作习惯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均存在异同。在对这些异同进行了原因分析后,本研究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6)
通过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考试焦虑的共性与特性,以及学习动机、课业压力、时间管理等主、客观因素与考试焦虑的相关性分析,从而为考试焦虑的心理干预提供具体指导,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减轻考试焦虑感和提出缓解对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学生专业考核、思想教育、安定稳定等工作的体系设计、实际操作、具体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2)
会话合作语用策略中包含数量、质量、关系和方式四条准则。听力对话语篇中存在大量遵守或违反会话合作语用策略的句子。听力教师如能给英语专业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会话合作语用策略的知识,并对学生碰到的英语对话语篇根据该策略进行归纳和分析,这将能帮助学生熟悉这些策略并使用它们来判断听力对话语篇中的隐含信息,提高听力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余晓燕 《学理论》2010,(20):288-289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学习和使用语言,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外语学习焦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各种外语学习焦虑中的课堂焦虑,任务型教学法提供了恰当的解决方式,缓解了学生的课堂焦虑,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较重要的全国性考试,广州美术学院专门开设了四级应试辅导的选修课程,近年来众多学生修读了该课程。为了解课程实施情况,以2008级学生为例,把学生分为选修课程的选修组和没有选修课程的对照组,通过对两组学生所共同参加的两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学生根据性别和专业的划分进行成绩对比分析,以检验四级辅导选修课程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瑞琴  张丽娟  马小骥 《学理论》2012,(31):186-187
学生外语学习综合能力评价研究是一个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评价改革与实践的过程。学习评价不仅是学习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和难题,而且是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学生外语学习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改革与完善高校现行的考试模式和教育评价体系,而且要使学习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尤其要使每一个大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高光华  马翠英 《学理论》2013,(22):110-112
国内关于社会焦虑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焦虑内涵、类型、特征、发展规律、产生原因、负面影响及其对策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情况来看,关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概念界定不清、研究对象宽泛、划分类型的标准不统一、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理论支持、解决方案"治标不治本"等。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在社会焦虑现状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5)
通过对内蒙古师范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调查和分析了他们的英语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探讨了性别、性格等因素与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被测学生学习英语最常用的策略是元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其次是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记忆策略,最不常使用的是社交策略。  相似文献   

9.
匡玉华 《学理论》2011,(11):260-263
研究英语口语课堂学习的焦虑情绪与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在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之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中和谐课堂气氛在进行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十分重要。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口语教学。此外,通过问卷与数据分析显示,学生英语口语课堂学习的焦虑情绪与学习成就之间成负相关,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焦虑度越高,学习成就越低。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降低学生口语课堂中学习焦虑情绪起积极作用;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作用也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听力课程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基础和必修课程。首先探讨了听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目前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现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提高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效果的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7.
公民舆论监督探析--以刘涌案等为背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舆论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出来。刘涌案件一波三折,但他最终没能逃过法律的严惩;大学生孙志刚惨死,可最终促成了一部实行了21年的国家法规的废止。在这些过程中,正是舆论监督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公民舆论监督中还存在着局限性。舆论监督必须日益走向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道德制度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道德制度化,就是以法律、制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领域内的伦理道德问题.具体说就是将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以制度、法律的形式表现或体现出来,并以强制力保证其贯彻实施,从而化软约束为硬约束,化自律为他律,化自愿为义务,最终更好地发挥道德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