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产生了一批愤青,尤其以在校大学生居多。愤青有思维单一、消极、极端,把爱国主义停留于口头,把爱国情感作为宣泄的工具等特征。这一群体的产生有中国社会的原因,教育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虽然爱国是愤青永恒的主题,但是愤青和真正的爱国主义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我们需要运用愤青积极的一方面,引导他们以实际行动进行爱国。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4)
1943-1946年浙大正式有了地下党组织,并以此为核心进一步发展了进步学生队伍,斗争的策略有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爱国民主运动进一步深入,使浙大成为大后方高等学府中的爱国"民主堡垒"之一,主要爱国民主运动有"劳军运动"、发表《促进民主宪政宣言》、反内战运动、反国民党制造的"反苏游行"等。  相似文献   

3.
去年发生的那场动乱,人们一定还记忆犹新.这场动乱规模之大,介入的人数之多,给国家和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带来的危害之严重,是"文革"以来绝无仅有的.造成这次动乱的根本原因是极少数人要在中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这是大家现在已经明白的事实.但是,为什么极少数人能操纵那么多善良的人们为他们的目的服务呢?我认为,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极少数人搞动乱时,是以爱国的口号作掩护的,这就蒙蔽了不少群众,使许多人,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了他们的圈套.回顾当时,诸如"爱国无罪"、"爱国青年不能沉默了"、"妈妈,我没有错"之类的口号、标语到处都是.在社会上形成  相似文献   

4.
晚清有一位大学士叫徐桐。他非常排外,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爱国愤青,所以历史学家经常把他当成守旧派代表揪出来示众。比方说,他承认世界上确实有英吉利、法兰西这些国家。但有些国家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是英国、法国总来讨好处,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所以捏造出来跟它们一起讨好处,好显得自己不那么突出。就像什么西班牙、葡萄牙,徐桐说这简直是开玩笼“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相似文献   

5.
五四精神包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核心是爱国。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五四新知识分子,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所召唤,出于"救亡"的政治目的,发起了反传统的文化批判运动和"外争国权"的政治运动。他们秉持的进化论的观点和主张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历史危机的挑战所作出的思想反应,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实现"救治中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爱国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在高涨的爱国情绪下,如何表达爱国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由于自身心理特点、社会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爱国情怀表达不当的问题。以丽水地区高校学生为例,探讨当代大学生爱国情怀的表达方式,提出"理性爱国"的策略,并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视角找寻"理性爱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结合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知识,在新语境下探讨军人如何通过伦理途径实现人生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于当代中国军人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乃至"感恩"乃是五种其必须遵守的伦理规范。"爱国"居于军人伦理价值的首要地位,而"敬业"作为"爱国"的必要保障与实现途径,连同规范军人个人行为的"诚信"与"友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人道德体系",这种体系最终的伦理情怀便是回归到"感恩"。  相似文献   

8.
<正>"爱国"的话题,离不开"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几乎是定论。其实信仰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只是一个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构建的系统。爱国和信仰有关系吗?当然有,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信仰的缺位,导致的结果是精神上的迷失,对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淡漠。不知从何时起,"呲必中国"这个陌生字眼所概括的林林  相似文献   

9.
文芳 《各界》2008,(4):3
话说三国时期的"愤青"祢衡,在许昌"裸农挝鼓"后,曹操不愿背滥杀"知识青年"的骂名,将祢衡荐给荆州牧刘表.刘表深知营操借刀杀人的用意,便当了回"二传手",把祢衡荐给江夏太守黄祖.……  相似文献   

10.
曹含梅 《学理论》2012,(24):194-195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新形势下也成为敌对势力的争夺重点。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不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表现,在践行爱国主义中也表现不同的爱国观点。藏区高校要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强化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投身民族地区发展的远大抱负。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和2019年数据,分析当代青年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变化趋势以及群体内差异。研究发现,青年世代对"民主""文明""自由""平等""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的认同度较高,但对"爱国""和谐"的认同度较其他年长世代低;从2013年到2019年,他们对"爱国"和"法治"的认同度大幅提升,对"敬业""友善"的认同度有所增加;青年群体内部存在价值认同分野,中高学历、白领职业、高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民主""自由""法治""诚信"等价值理念,低学历、农业劳动者、低收入群体更加认同"文明""和谐""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随着世代演替,青年世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他们的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的社会共识状态。加大对青年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仍是未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2.
"抗非"期间,一位老领导不无感慨地说:"过去提爱国卫生运动,有人认为是牵强附会、小题大作,卫生与爱国到底能有多少必然联系?!但是这一次‘非典'之灾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教训极为深刻的爱国课!"老领导的感慨语出衷肠,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1989年12月7日,《光明日报》以《可贵的赤诚爱国心》为题,发表了一篇短评,赞誉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有近3000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满怀爱国热情回国定居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爱国行动.它强调指出,这种爱国行动,"最值得赞扬和尊重的,是他们的那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现在更需要把他们的这种精神进一步弘扬开来,成为年轻知识分子效法的楷模".对这种"可贵的赤诚爱国心",确实应该大力加以弘扬! 遗憾的是,在我读到许多这类感人的报道中,几乎没有一个是讲高干子女的.  相似文献   

14.
陈益群 《民主》2010,(9):9-10
<正>民进中央正在全体会员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活动。结合参政党的情况,有人将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为"爱国、民主、合作、求实、奉献"五个方面。这和《中国民主促进会章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爱国、民主、团结、求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运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培养一茬茬、一代代合格的红军传人。"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在弘扬井冈山精神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从娃娃抓起,探索出一条"日常+经常"行为养成、"教材+互动"立德铸魂、"融合+整合"情感培育、"队伍+实践"知行合一的红色基因传承模式,深播"红色种子",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有诗人气质的政治家,柳亚子是有政治头脑的诗人,两人都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爱国情深。大革命时期,作为国民党元老的柳亚子和作为中共新秀的毛泽东彼此敬慕,一见如故。1926年春,他们相约会晤于珠江畔,在茶楼品茗,纵论天下大事。一夕畅谈,  相似文献   

17.
老诚 《侨园》2011,(8):22-23
社会学家热拉尔·梅尔梅在他新出版的《国民文化与形象》一书中说:"法国人和意大利人常常被看作是浪漫的,但实际上缺乏魅力,他们常常自命不凡,以自我为中心;瑞典人不太重感情,而重视理智,因此,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排除感情因素;德国人有礼貌,但有点儿‘优柔寡断’;西班牙人活泼可爱,精力充沛,跳舞可以通宵达旦;丹麦男人‘谦虚、健康’,但惧内;希腊人闲适自在,热情豪爽,爱国意识强;而美国人,在所有欧美人中最具  相似文献   

18.
旧时的上海有一所美国人办的圣约翰大学,它有一条"校规":在校园里只能悬挂美国国旗,不准悬挂中国国旗。有良心的中国人岂能忍受那种奇耻大辱!于是在1925年,有一批爱国师生愤而辞职、退学,组织起来并创办了光华大学。  相似文献   

19.
热爱祖国是炎黄子孙的高尚情感和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我们中华民族有多少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或逆境挫折,都毫不动摇爱国之心。屈原被谗放逐,一个幼年时代的朋友关切地对他说:“你是有才能的。现在楚王不能重用你,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而爱国主义教育一直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最容易受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成为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爱国主义、理性爱国的内涵和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出发,为高校进行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